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朱应庚:玉溪走出的著名经济学家

2024-01-17科学

他是最早提出「中国也有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之一、最早提出云南应面向东南亚谋发展的专家之一,他让中国的石油经营开发者第一次知道了国际规则,他是云南省最早宣传、教授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人,他就是从玉溪走出去的著名经济学家——朱应庚。

心系祖国学成急切归国


朱应庚,1922年出生于玉溪县州城。朱家在州城曾是一个大家族,开染坊,卖布匹,家境殷实。后来,家道中落,一年不如一年,到朱应庚出生时,他家已经沦落到靠典当房产、借债度日的地步,生活非常窘迫。在如此困难的家境中,作为一名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女性,朱应庚的母亲非常重视对他的启蒙教育。刚满3岁,他的母亲就从简单的【三字经】入手,开始教朱应庚识字读书。聪明好学的朱应庚在母亲的教导下,学得很快,到6岁时,已经能背诵【三字经】【大学】【中庸】【诗经】,虽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认识很多字。

7岁时,他到州城希圣小学读书,有了母亲的启蒙,他毫无压力,跳过一年级,直接读二年级。上小学时,朱应庚就展现出对书本、知识的强烈渴求。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他在小学期间,成绩优秀,连年获全班第一名。后来,他随父母迁居昆明,在云南省立昆华中学读初中、高中。这期间,他依旧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刻苦学习,连年获得奖学金,基本解决了读书费用来源的问题。

1940年,他考入西南联大经济系。大学期间,他一直牢记母亲「学好成才,经纶济世,报效国家」的教诲,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通过留学考试,于1947年考取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读研时,他刻苦钻研,一年后,以优异成绩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朱应庚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1949年,当得知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后,朱应庚和留美的中国同学欣喜万分,急切地盼望回国,一展所长,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留住这批学生,美国政府提出,只要填写一张自愿留在美国的表格,就可以给予丰厚的学费和生活费,毕业后,甚至可以安排一份好工作。面对如此诱惑,朱应庚没有忘记自己到美国求学的初衷是「科学救国」,放弃了已经攻读一年的博士学位,在1949年底,和其他爱国学生一起,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

身体力行宣传经济知识


回到祖国后,朱应庚一直在云南大学执教,长期从事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开设当代西方经济学、资本主义周期理论等课程,同时也担负着一些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工作,为培养经济学方面的人才呕心沥血,为宣传普及经济学知识四处奔走。

朱应庚深知,培养出更多为祖国建设服务的合格经济人才是他的职责。在得知云南大学要恢复经济系后,他不分白天黑夜,费尽心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1980年,云南大学经济专业不再隶属于政治系,实现了经济学独立成系,朱应庚出任系主任,此后数十年,他在教育工作中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作为一名研究经济的专家,朱应庚意识到,云南经济要发展,树立起商品经济观念非常重要,改变人们以往自然经济的思想束缚,普及商品经济知识是重中之重。为此,他先后到各地州、市、县宣讲商品经济。

1987年8月,朱应庚去东川、昭通讲学时,正值雨季,也是泥石流高发的季节,塌方时有发生,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很危险,但他没有退缩;1988年5月上旬,他在楚雄州举办讲座时,宣布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普及到还未宣讲过的地州,特别是云南省的41个贫困县……

朱应庚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一组数据可以佐证:自1984年开始,朱应庚为普及、宣讲商品经济知识,4年间足迹踏遍12个地州和50多个市、县,行程3万多公里,做学术报告百余场,听众5万多人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学问


作为一名经济工作者,朱应庚有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时,他就出版了两本有名的译著,一本是【费边论丛】,另一本是【繁荣与萧条】。这两本译著曾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读者的好评,后一本甚至多次再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朱应庚学术研究最鲜明的特点,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出理论上的佳论妙文。早在1979年他就提出社会主义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应当开展竞争;大力发展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对于长途贩运,不但不应禁止,而且应当鼓励。1988年,他又明确提出淡化国家所有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关键等论断。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他还发表了200余篇理论文章,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及云南经济的研究建树颇多。

他以自己对经济学的精深造诣,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格局,来看待云南省的经济发展问题。从1979年至1997年的18年间,朱应庚就加快云南经济发展的问题发表了57篇文章。他的研究文章创新意识强、可行性高,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如【抛弃老框框,走发展经济的新路】【关于发展农村经济若干理论认识问题】【富民兴滇之计在于改革】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85年他就向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云南要走向周边国家开放这条路,1989年他又提出云南应向东南亚全方位开放的建议,强烈呼吁「应不失时机地加快向东南亚开放的步伐」。

1991年,他进一步提出把握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契机,加快对东南亚全面开放的8条建议。他不仅发出呼吁,更身体力行,进行理论探索,就云南应加快向东南亚开放的问题发表了几十篇研究文章,如【以更加开放的气魄面向东南亚市场】【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向东南亚】【云南省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从世界经济发展全局来看待对东南亚、南亚的开放】【解放思想,加快对东南亚开放的步伐】等。

把脉玉溪经济开「处方」

朱应庚认为,经济学是致用之学,只有走出课堂,和实践结合,让群众掌握,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因此他特别注重「学以致用」。作为一名玉溪人,他的心里一直装着家乡,在调研玉溪经济的基础上,把脉玉溪经济,并开出了「处方」。

1984年,朱应庚撰写了【玉溪农村调查札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玉溪农村出现的新情况。他写道,玉溪地区农村变化很快,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出现了「万元户」和「万斤粮户」,盖新房子的多,讨媳妇的多,「过去,玉溪州城到北城的路上,骑单车的寥寥无几,大都是肩挑马驮,走路的不少。近几年单车多起来了,走路的人几乎不见了。前年州城放映影片【少林寺】,我亲眼看到影院门口单车停放上千辆,这是历史上没有见过的。农民手里钱多了,不但买单车、买手表,有的还买电视机。这是农村的新情况,人们的消费品向高档转化。」

他也指出玉溪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我们玉溪北城好几个生产队小麦亩产过千斤,这不仅是国内先进水平,而且也可以说是世界先进水平。」「玉溪盛产烤烟,质量很好,别的地方的烟厂专门用来作配料,这是玉溪地区一大优势。」

在分析的基础上,他用简单明了的案例,提出玉溪地区加速经济发展应当注意的六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基本经验和所产生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要选择好经济加速发展的突破口;第三个问题,单抓农林牧副渔不行,要农工商一起上,综合发展;第四个问题,要使集体企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其业务方向应当是搞各种加工业;第五个问题,要大力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第六个问题,要狠抓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他为玉溪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2004年11月6日,朱应庚在昆明逝世,享年82岁。

朱应庚一生的付出得到了世人的赞许,墓志铭便是他一生真实写照:

玉溪名邑,毓秀钟灵;

卧牛飞骧,凤舞龙腾。

朱公家氏,世居斯土;

聚奎扶元,育我斯文。

公讳应庚,自幼慧敏;

求学联大,璞玉始成。

负笈美国,终成大器;

爱我乡土,报效国人。

执教云大,培育精英;

桃李芬芳,梓材成林。

精研经济,著述丰硕;

真知灼见,利国利民。

秉性耿直,爱憎分明;

参政议政,务实求真。

襟怀坦荡,待人以诚;

杏坛垂花,饮誉学林。

斯人已逝,和光同尘;

伉俪同窗,万世常春。

声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梅

编辑:向卿

初审: 吴坤娱

审核:徐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