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请记住这个「乞丐」,全世界都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2024-02-11科学

他,不为人知,他,广为人知

他,本来应该是第一个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但因为别人的错误最终失之交臂。

他,却是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他,曾因为一段「乞丐」的经历而被国人铭记。

他,虽未参与国家两弹事业,但「两弹元勋」中有9人都是他的学生。

他,就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赵忠尧。

天才物理学家成长记

1902年,赵忠尧出生于浙江诸暨,他的前半段学习经历可谓顺风顺水。

年仅18岁就考入南京高等学校(今南京大学)学习数学和化学,毕业之后先是在国立东南大学做助教,后到清华大学物理系继续担任主教。

1927年,赵忠尧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于是远赴美国,到加州理工大学继续深造,师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密立根教授。

为了能尽快学成归国,在美国学习期间,赵忠尧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1929年,赴美两年之后,赵忠尧发现硬γ射线的高能量光子束,在通过重金属铅时出现了「反常吸收」现象,随后发现与「异常吸收」同时存在的还有「额外散辐射」,又写出题为【硬γ射线的散射】的论文,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

1930年,赵忠尧顺利获得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再次远赴英国剑桥大学,开始与原子核大师卢瑟福(E. Rutherford)一起工作。

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毅然回国

虽然在学习期间,赵忠尧就已经发现了硬γ射线的反常吸收现象,但是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直到1936年,赵忠尧的同事安德森因发现正电子径迹获诺贝尔奖,而对于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赵忠尧却并未提及。

在后来追溯这其中原因时,更多人认为是当时科学家在对赵忠尧率先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时,因为出现错误而对他的结果提出了质疑。

对于赵忠尧来说,这也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赵忠尧毅然选择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英国的合作伙伴卢瑟福几番挽留未果,在赵忠尧离别之际送给了他50克放射性镭。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无意之举,会为中国后来的两弹事业带来多大的影响。

化身「乞丐」,跨越千里,只为信念与坚持

回国后,赵忠尧开始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并且首次在国内开设了物理课程,班上也聚集了后来的很多栋梁之材。

1937年,北平沦陷,清华大学不得不举校前往长沙,但是行至中途,赵忠尧才发现,自己从英国带回来的放射性镭被遗忘在了清华大学的实验室。

赵忠尧首先想到的就是返回北平,取回实验室的镭,但是当时的北平已经沦陷,日军岗哨重重,但赵忠尧毅然选择了回头。

随后他潜回清华实验室,找到镭之后,如何再次远赴长沙成了困住他的最大困难,要知道当时全国都在打仗,自己随时有可能葬身途中。

为了掩人耳目,这个文弱书生撕烂衣服、头发抹泥,装扮成乞丐,将镭放在破咸菜罐里,一路乞讨前往长沙。

途中遇到盘问时,他都会谎称那是自己父亲的骨灰,1500多公里的路他足足走了一个多月,多次差点死在途中,但是他始终没有放下抱着的罐子。

当他终于到达长沙见到清华校长梅贻琦时,他终于忍不住情绪失控,失声痛哭,没人知道他这一路上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只知道他胸口的皮都磨掉了,但是罐子却始终没有丢失。

这一年,赵忠尧35岁。

清华校长梅贻琦

曲折回国,遗憾错失两弹事业

1946年,抗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彰显军事实力,邀请全球范围内的物理专家们汇聚美国,参观原子弹爆炸实验,44岁的赵忠尧应邀出席,并到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处进行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赵忠尧准备回国,但是在归国途中却被美国连下三道命令,扣留之后关进了日本的军事监狱。

经过中国的多方交涉,赵忠尧终于在1950年11月重获自由,返回了祖国怀抱。随后祖师爷潜心科研,奏响两弹一星前奏。

他先是筹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并且担任首届主任,同时还参与到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然而在十年动荡期间,赵忠尧再次深受其害,遗憾的错过了两弹一星的研发过程,原子弹、氢弹、核潜艇,承载了赵老毕生的夙愿,却因为历史原因无法参与其中。

坎坷一生,负重前行

1973年,赵忠尧正式恢复工作,随后又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物理工作当中。

虽然自己没能在国家的两弹事业中留下名字,但是他真的当得起一句「功不可没」,

王淦昌、彭桓武、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程开甲、唐孝威,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曾经受业于赵忠尧。

虽未留名,但实际早已留名千古。

1998年,赵忠尧因病逝世,享年96岁!

请记住这个「乞丐」!他的名字叫赵忠尧,世界永远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向赵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