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铀 238 是塑料的克星?白色污染已攻克,光降解塑料实现循环利用。

2024-08-13科学

塑料制品,生活中非常常见,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白色污染。

你是否曾想过,某一天,我们丢弃的塑料瓶能够 在阳光的照耀下自行分解 ,重新化作新的塑料制品的原料?这看似异想天开的情节,如今正在成为现实。

就在近日,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于 2023 在 上海市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 上崭露头角,引发了业界的高度瞩目。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姜雪峰教授

团队历经 12 年的不懈钻研,终于成功攻克了困扰全球的白色污染难题。他们研发出一种借助 太阳光来降解塑料 的创新手段,荣获了 上海市专利运营标杆奖 ,彻底改变塑料回收利用的现有问题。

此项突破性技术的关键在于运用 铀酰离子作为催化剂 。当被问及铀酰离子的由来 时,姜雪峰教授阐释道:「 它是把U238通过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来,铀 238 与我们时常听闻的铀 235 有所不同,它不存在放射性,并且在大自然中的储量颇为丰富 。经研究发现,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它能够精准地‘切断’塑料分子的化学键,使普通塑料达成可降解塑料。」

这一发现堪称是对传统塑料处理方式的一场变革。往 昔,塑料的降解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不但能耗巨大 ,而且对于混合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极为棘手。然而姜雪峰团队的方法 能够在普温常压的条件下开展 ,甚至能够处理带有水渍、色素的「脏」塑料,极大地提升了实用性。

这种在塑料制品中 添加一定数量铀 酰离子 的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塑料的降解 ,还能够将其转化为能够再度利用的原材料。这意味着,我们即将步入一个真正环保的塑料循环利用新时代。姜雪峰团队所设计的新型连续流光反应装置,让 PET(常见的饮料瓶材料)的降解效率实现了惊人的提升,高达 54800 倍!

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绝非易事 。姜雪峰坦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看似不长,但需要思量的方面众多,诸如团队的构建、资本的运作、产业链的情况等等,任何一个环节规划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失败。」

所幸的是,这项技术已经完成了中试,并且在海南和浙江舟山均有落地项目。鉴于我国每年产生的 废塑料超过 6000 万吨 ,累计存量超 10 亿吨 ,这项技术的市场前景堪称广阔无垠。

华东师范大学也因在这一项目中的出色表现,荣膺「 专利运营服务奖 」。学校构建了以技术转移中心为主体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为科技成果的转化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项突破性技术解决了塑料污染这一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 。科研创新应围绕人类生活需要来展开,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树立了标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憧憬一个更为清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喝完一瓶饮料,只需将空瓶置于阳光下,它就会缓缓「消失」,而后以崭新的形态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不再是科幻,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铀 238 与太阳光的精妙结合,正在为我们开启一个 告别白色污染 的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