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国家植物园建设进展如何?国家林草局回应

2024-09-05科学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戴云

「我国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达3.8万余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约1200种。2021年12月,我国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2022年5月,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目前,国家植物园迁地保育活体植物1.75万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育活体植物1.22万种。」

9月5日,国家林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透露了以上信息。

9月5日,国家林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摄影:宋峥

谈及国家植物园建设进展,他表示,两个国家植物园设立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迁地保护成效显著。 自揭牌以来,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3624号,25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0种,珍稀濒危植物65种。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号,24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0种,珍稀濒危物种359种。两个国家植物园还推动实施了望天树、东京龙脑香、红花报春苣苔、滇西槽舌兰等16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野外回归。

二是科研实力逐步增强。 由国家植物园牵头、华南国家植物园等共建的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进入建设期;植物迁地保护、华南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2024年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植物园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资源调查、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40项。华南国家植物园制定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已在兜兰、甘草、檀香等资源植物开发方面取得进展。

三是社会关注度明显提升。 国家植物园2023年游客量为380万人次,相比挂牌前增长10%;打造【万物共生大讲堂】科普讲堂,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华南国家植物园2023年游客量达242万人次,相比挂牌前增长46%;202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等。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对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有何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形式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其中,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国家植物园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共同构成了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科学有效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他表示,国家植物园以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在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通过温室、专类园、标本馆、种质资源库、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对植物类群进行系统收集、完整保护、高水平研究和可持续利用,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受威胁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

他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野生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类型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因素,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可覆盖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主要植被类型,到2035年实现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0%以上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迁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