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为何宏观世界没有量子纠缠?可能也是有的,只不过坍塌了

2024-08-09科学

我们通常把微观粒子描述为实心的小球,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

实际上,微观粒子更应被视为波动性的存在。理解量子力学的第一步就是接受所有粒子实质上都是波动的。这些波并不像水波或声波那样的机械波。

微观粒子表现为波的形式,遍布整个宇宙空间,理论上这些波可以扩散到宇宙的最远边缘。尽管波的空间范围是无限的,它们的能量通常会集中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所谓的波包。

波包的聚集度越高,其表现就越接近粒子。这正是波粒二象性的体现。

事实上,由波粒二象性引发的就是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设想微观粒子为一个具有波动性的波包,这个波包聚集程度越高,其越接近粒子状态,分散程度越高,其越表现为波动。波包主要有两个重要的物理属性:位置和动量。

波包的位置可以理解为其宽度,而动量则可视作其所含能量。

测量波包的位置(宽度)需要使用光子撞击波包,通过检测光子得到的信息来确定波包的具体位置。

但你会注意到,测量得到的波包位置范围较广。要获取更精确的位置信息,需要使用更高能量的光子撞击波包,使得波包因吸收能量而进一步聚集,因此宽度变窄,越发表现出粒子的特性,位置测量也更为精确。

然而,尽管位置测得更精确,波包吸收了光子能量后,其动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使测得的动量信息变得不精确。

若要精确测量波包的动量,则需减少光子能量,这会使波包的宽度变大,因此其位置测量就变得不准确。

海森堡认为,粒子(波包)的位置和动量信息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位置越精确,动量越不精确,反之亦然。他认为这主要是测量仪器发射的粒子造成的干扰。

但现代量子理论认为,海森堡的这种解释不完全正确。虽然测量仪器确实会对被测对象造成干扰,但这不是测不准现象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粒子本质上就是波包,精确测量波包的位置就如同测量绳摆的波动位置一样无意义,因为波本身就不存在完美的位置,动量测量同理。

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测不准原理反映的是微观粒子的内在特性,而不仅仅是仪器造成的干扰。

使用「测不准原理」这一术语容易引起误解,使人认为是由于人类技术限制导致的测量不准确。因此,这一原理现在更常被称为不确定性原理。

微观粒子的另一个普遍特性是态叠加原理。这一原理在数学上的解释相当复杂和枯燥。态叠加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量子叠加。

例如电子的自旋,可以同时处于上旋和下旋的状态。这种难以理解的现象也让薛定谔感到困惑,为了以通俗的方式解释量子叠加,他将其推广到了宏观世界,即那只既死又活的猫的例子。

实际上,将微观粒子视为波可以更容易理解量子叠加。

这种波遍布整个宇宙空间,但并不均匀分布,波上的波包标志着粒子的位置。

理论上,这个波包可以出现在波上的任何位置。而由于波遍布整个空间,我们才会说粒子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

测量行为会导致量子叠加态消失,这是因为测量仪器需要发射某些粒子来探测被测量的粒子(波),从而导致被测量粒子的原先叠加态消失。这就是所谓的测量坍塌效应。(理论讨论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

只要我们不测量这个波包(粒子),波包(粒子)本身就与这条波是一个整体。因此,这个波包(粒子)在空间的位置就是叠加的,所以粒子即在此处,又同时在彼处,可以同时处于多个位置。这就是叠加态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理解量子纠缠就变得很容易。

两个纠缠的粒子实际上是同一条波(复合系统),只是测量行为会导致这条波坍塌出两个波包(粒子)。

这两个波包在未被测量前本就是共同的叠加态。

测量会导致叠加态消失,转变为两个确定的波包(本征态),但对我们观察者而言,好像这两个粒子(波包)可以无视空间距离,同时发生作用。这就是量子纠缠的超光速现象。

其实从本质上看,纠缠粒子之间本就是同一个粒子。因此,对一个粒子的测量实际上也就是对另一个粒子的测量,所以量子纠缠的效果必然是同时发生的!

但量子纠缠这种现象并不存在实质上的物质运动,因此不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为什么我们宏观世界的物体不存在量子叠加现象呢?

其实宇宙的规律并没有宏观与微观世界之分。

宇宙的本质是由微观现象主导的,量子叠加实际上是宇宙中最普遍且最正常的现象。我们之所以难以理解量子叠加,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已经发生坍塌的宏观世界中。

基于宏观世界总结出的牛顿力学,是基于先入之见的,所以我们通常认为非叠加态才是正常的,而叠加态反而显得异常。

宏观世界的叠加态消失只是因为宏观物质较大,易受到各种干扰,比如宇

宙中无处不在的光子撞击,这种干扰的本质就类似于测量坍塌效应,导致宏观世界的叠加态消失,而显示出确定的状态。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空气分子的叠加态,以及分子尺度上的量子纠缠。

这表明,即使是比原子大得多的物质,如果不受其他粒子的干扰(相当于未发生测量坍塌效应),依然会表现出叠加现象。

但在现实中,比分子稍大的物质必然会受到其他粒子的干扰,因此分子尺度以上的物质的叠加态因为这些干扰(测量)而消失。

现在我们知道,一个光子本身就是一个波包,这个波包具有许多叠加态的特性。如果你想复制这个光子的状态,需要将这个光子一分为二,但光子作为量子,是不可以被分割的,因此这种方法行不通。

另一个方法是测量这个光子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重新生成一个相同的光子。但由于测量坍塌效应,一旦进行测量,光子原来的叠加态就会消失,因此你永远无法获取光子原来的叠加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单个光子无法被克隆的原因。

传统的电磁波通信,通过发射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进行,光子频率的高低代表的是二进制的0和1。因此,窃听者可以在光子传递过程中截取一部分光子,通过这些光子的频率高低来解读通信内容。

而量子通信利用单光子不可克隆的原理进行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上可以确保信息的绝对安全。

如果窃听者试图窃听电磁波通信,要么直接窃取光子,要么对光子进行测量。

但单个光子一旦被窃取,就会立即被发现,这样就表明通信过程已被窃听,因此通信双方会立即停止发送信息。

如果窃听者不直接窃取光子,而是进行测量,也会引发测量坍塌效应,并被发现。

旦量子通信被窃听,就一定会被发现。因此,通信双方会中止此次通信。

如果窃听一直持续,是否会导致通信持续中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信息被窃听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内容被窃取后还被获取了。

量子通信的最大贡献是能够确定通信过程是否被窃听,而不仅仅是阻止窃听。

虽然窃听者可以通过持续的窃听行为来阻断信息的发送。但我们可以通过更换通信信道来继续传输信息。

即使其他信道也被持续窃听,导致信息中断。那我们还有物理手段来对付窃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