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建国以来最大的悬案:癌症科学家彭加木,罗布泊40年失踪之谜

2024-01-30科学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携夫人帕特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西郊机场。这一年的中美关系破冰,双方的关系开始逐渐缓和。

为了表示友好,尼克松带来了很多礼物,其中一张照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在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一处湖泊——罗布泊,科学家们曾经因为科技落后而无法窥见其全貌。直到尼克松带来的一张照片,让科学家们为之震撼。

后来,两位勇敢的科学家挺身而出,涉险罗布泊,但是其中一位却在罗布泊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那么,他们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风险去考察罗布泊呢?

他们的最终目的达到了吗?彭加木,这位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的1925年的人,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这一决定几乎奠定了他未来的发展方向。

彭加木,这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钾元素的发现和研究为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他在1948年辞去助教职务,报考中央研究院技工,开始投身于生物化学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并逐渐晋升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然而,彭加木并没有止步于此。在1956年,他主动放弃了去苏联学习的机会,决定前往新疆考察。这一决定让他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为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科学家,彭加木深知自己的使命是为人民的生活富足起来做出贡献。他通过研究发现,钾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

它可以促进植物体内酶的活化,增强光合作用,并且能够让植物抗旱、抗寒、抗害虫的侵蚀。 因此,彭加木的研究成果对于保障中国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努力和贡献,使中国的十几亿人口得以享受到更加丰富和安全的食品。

彭加木将新疆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共15次进疆考察和帮忙工作。那时工作环境艰苦,研究仪器极度匮乏。没有实验桌,他就用仪器箱顶替,把水桶挂在头顶当作自来水设备。

彭加木在新疆进行了大量的拓荒研究,夜以继日地投入其中,导致他在新疆一年就患上了罕见的膈障恶性肿瘤。这种病通常只能活半年,最长不超过两年。

突如其来的疾病并没有打败彭加木,他依旧坚持做研究。为了拯救他,医生加大了用药量,提高了X光照射强度,这让彭加木备受煎熬。

在患病期间,彭加木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下降,精神状态也一天比一天糟,但人们从未在他脸上看到惶恐和不安。彭加木认为既然生命有限,又何必浪费时间,不如用最后的时间为革命事业做贡献,那样才活得有意义。

疾病的折磨让彭加木的身体虚弱不堪,但他从未放弃过。从1956年到1964年,彭加木一次次住院治疗,他的病情逐渐稳定。

每次身体稍微恢复,彭加木就会毫不犹豫地回到新疆坚守岗位,他的革命事业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彭加木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在罗布泊外围的考察中,发现孔雀河、车尔臣河和塔里木河中的钾含量非常高,这表明罗布泊中的钾元素可能比预想的要多。

彭加木兴奋不已,立即上报这一发现,并申请进一步考察。1970年,中国第一颗遥感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利用遥感技术,卫星证实了彭加木的发现。

科学家们将从罗布河中提取钾元素作为首要任务。尼克松带来的照片让科学家们第一次看到了罗布泊的全貌。形状酷似一只耳朵,神秘又具有诱惑力。

这片荒漠似乎被地球遗忘,无边无际,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彭加木是一位勇敢的中国科学家,他决心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尽管他对罗布泊的了解还很浅薄,但他清楚地知道,每次踏入这片荒凉之地都可能面临着未知的危险,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前行的步伐。他曾先后三次深入罗布泊进行考察,为了实现自己的科学考察课题,计划用两年的时间穿越罗布泊,探索疏勒河故道的盐矿沉积情况,查清盆底资源。

彭加木在课题批准后,迅速制定了详细的考察计划并立刻启程。他们的目标是从孔雀河入湖口进入罗布泊进行考察,但由于白天的高温和盐块纵横,他们没能成功进入湖区。

为了节省时间,考察队被分为两路。一路由彭加木带队,穿越罗布泊湖盆,向南前往米兰农场;另一路则经过库尔勒到达米兰农场汇合。

当彭加木带领的小分队进入盐壳地带时,他们发现这里曾是罗布泊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已经干涸,露出了湖底的真正面目。

湖底的盐层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爆裂成一块块巨大而坚硬的多面体,布满了整个湖底。考察队的汽车在湖底缓慢而艰难地前行,他们按照指南针的方向走了好几天,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即将走出罗布泊。

考察队员们的心里开始打鼓,他们怀疑是磁场问题导致了指南针的错误,也许他们迷路了。更让他们无法平静的是,汽车的油料和食物、饮水已经所剩无几,他们能否撑到走出罗布泊,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把握。

终于,在6月5日,几近绝望的他们看到了几株胡杨树站在前方,他们的心情十分激动,这意味着他们走对了方向。

他们按计划到达了米兰农场,不久之后,另一支小分队也到达了农场,比预想提前了20多天完成了考察任务。在米兰农场休息之后,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准备出发了。

这次他们的路线是从米兰向西沿着「丝绸之路」南道,穿越疏勒河北上返回「七二〇」站。当时,气温高达60摄氏度,汽车的水箱根本无法达到冷却效果,每次走一两公里水箱里的水就会沸腾,他们只能停车休息或者掉头吹风。

大风天气时,又是另一重挑战,大风会带着泥沙,司机甚至看不清路,走了6天才走了原计划的一半的路程。

原地休息的队友们正在焦急等待,他们只有两天的汽油和水储备,距离目的地还有400多公里。这时,彭加木决定独自前往八一泉寻找水源,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彭加木和陈百禄终于找到了八一泉,但泉眼已经干涸,只剩下干裂的地皮。彭加木不愿就此放弃,但他目前无法确定下一个泉眼在何处,只能选择返回。

幸运的是,在返回的半路上,他们遇到了几头野骆驼。陈百禄立刻拿出手枪,打死了一只骆驼,这将是他们接下来几天的珍贵粮食。

同时,彭加木也意识到,这里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对今后的考察大有益处。但他知道,最重要的还是找到水源,有了水源,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于是,彭加木决定明天由他和陈百禄继续寻找水源,其他队员则继续原地休息。然而,第二天他们再也没有见到彭加木,他在寻找水源的路上遭遇了不幸。

一队严肃认真的队员对彭加木的决定产生了担忧。他们在沙漠中旅行,处处隐藏着未知的危险。而且,考察队规定,单人和单车都不能擅自行动。

为了对每个队员负责,队员们希望在得到大本营同意后再行动。彭加木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建议。第二天上午,大本营收到消息后表示可以为考察队提供物资,飞机将在18日送达水源,命令考察队原地待命。

队员们收到电报后都十分开心,陈百禄兴冲冲地向彭加木传达了这个好消息。但当陈百禄来到彭加木的帐篷中时,却没有找到他。

陈百禄询问其他队员是否见过彭加木,但队员们都摇头。大家都以为彭加木可能去解手了,但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看到他的回来。

一个队员在车上拿东西的时候,发现一张地图上写着彭加木留下的一句话:「我向东去找水井,彭,17/6 10:30」。

他还发现彭加木的旅行袋也不见了,里面装着彭加木的所有东西。

陈百禄为寻找彭加木,果断决定驾车出发。在疏勒河故道的盐碱地上,他瞥见了彭加木的脚印,朝东方向延伸。陈百禄不敢怠慢,立即加速追去。

然而,随着盐碱地变得越来越硬,脚印也越来越浅,陈百禄需要下车仔细观察才能辨认出来。但是,当他继续前行时,脚印就消失了。

陈百禄心急如焚,他决定采用「拉网」策略,先按照彭加木前进的方向开车出三四十公里,然后再用「之」字形往回找。

陈百禄坚信这样一定能找到彭加木。然而,直到夜幕降临,他还是没有找到彭加木的身影。无奈之下,陈百禄只能返回营地,把这个令人失望的消息告诉了队员们。

队员们心情沉重,决定第二天一早就继续寻找,并向大本营报告这个情况。

为了解救迷失方向的彭加木,考察队员们以红柳和梭梭柴为引,点燃了几个沙包,希望奇迹降临。就在彭加木消失后,一名女科学家毅然决定继续在罗布泊中寻找钾元素,她的内心充满了决心和毅力。

这种坚韧的精神,与其原生家庭的培养密不可分。她的父亲是一名留学生,回国后投身交通部工作,并主动要求到西北地区修筑铁路和公路。

她的母亲同样是一位大学生,对丈夫的决定给予了全力支持。因此,在王弭力的记忆中,她和母亲总是随着父亲在全国各地漂泊。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王弭力一家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弭力从小就养成了善于总结、勤于实践的习惯。从酷寒的大庆到酷热的湖北,王弭力从不叫苦叫累,这都是她对父亲精神的敬仰。

因此,她常常拿着父亲的笔记来激励自己。有一次,王弭力饶有兴趣地翻看着父亲的笔记,不知不觉中就被父亲描绘罗布泊景象的文字吸引了。

罗布泊好像有一种魔力,让王弭力心中充满了激情,她立即决定要去罗布泊考察,将父亲的足迹延续下去。1995年,王弭力首次向地矿部申请到罗布泊找钾,部里领导十分惊讶,因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女科学家去过罗布泊。

这并非不信任女科学家,而是因为罗布泊的环境极其恶劣。

王弭力不畏彭加木同志的未解之谜,坚定地踏上了罗布泊的征程。她表示:「我们不能再等待了,如果这一代人不付出行动,罗布泊的神秘宝藏可能会被后人遗忘。」

领导们被她的决心所感动,给她申请了10万元的资金支持。自她成功获得考察罗布泊的批准后,她的家人似乎对这个名字避之不及,似乎这个名字带来了厄运。

然而,在出发那一天,王弭力哭着让家人安心,然后独自登上了飞机。她所拥有的10万元经费,使勘探队在罗布泊北部的地层下发现了大量的富钾卤水矿。

到了1996年,国家将罗布泊的钾盐矿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与此同时,王弭力和她的队员们深入罗布泊的腹地,开始了一次充满挑战的旅程。

王弭力清楚记得那是1997年9月30日,当时她带着14个地质勘探队员首次从北部进入罗布泊。那是一个广阔的沙丘地带,没有参照物,他们只能依靠在车轮下面垫木块来行驶。

直到晚上,王弭力依靠GPS定位坐标标注位置,发现他们只行驶了3公里。

原计划仅需三天就可抵达目的地,然而他们仍未发现罗布泊的踪迹,最令人忧虑的是汽油也所剩无几。队员们的意志开始动摇,这时,作为队长和队中唯一的女性,王弭力表现得沉着冷静,决定向西南方向行进,凭借人类作为坐标。

第二天,在王弭力的指引下,他们每走100米便停一个人来指引车辆前进。在这里,考察队发现了一个超过2.5亿吨的特大型液体钾矿床,且储量丰富,质量上乘。

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建国以来我国找钾工作的第二次重大突破,是王弭力和全国人民的骄傲。

王弭力团队背后的付出是无法想象的,他们在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在出发前购买了几辆即将被淘汰的解放车,尽管这些车的基本功能还在,但开起来却十分困难。

老旧的解放车在罗布泊中显得更为艰难,时常在半路上出现故障。因此,他们不仅需要准备充足的粮食和水,还需要准备修车工具,随时准备修理车辆。

即使这样,500公里的路程也需要走上10天。在这无垠的荒漠中,唯一的信念就是「找钾」。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使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前行,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6年,王弭力重游罗布泊,眼前的景象与以往大相径庭,一条长长的公路为来访者指引着方向。看着罗布泊的美景,王弭力感叹之余,心中更充满着欣慰。

而她发现的钾矿,更是实实在在地造福了当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