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普及科学究竟有多难?——对科学的四个错误认知

2024-09-04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今年的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4.14%,与美国的28%、瑞典的35%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其实,据【人民日报】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01年的数字1.44%,2010年也不过3.27%。

科学的重要性,个人和国家都有充分认识。从民间到官方,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人对科学的重视有目共睹。 但是,普及科学为什么仍然如此艰难? 有一个最容易忽略的原因是,就连很多普及科学的媒体、教育机构,对科学也广泛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使得伪科学、反科学的观念大行其道。

科学,是现代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也是国人眼中「实现经济繁荣、国家富强的必须手段」。然而,越是重要的,往往也是误解最深的。对科学,我们常陷入四大思维误区。使得大部分的「科学」讨论,陷入了无聊、贫乏的语词争论。因此,澄清这四个错误认知,是理解科学的第一步。

▌错误认知一:技术表象与科学本质不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移动网络、电子支付、人工智能等发明应用日新月异,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于是很多人认为,这些发明应用,就是「科学」。

但其实,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还是当下的智能手机,都只是技术或应用,而不是科学本身。从本质上说, 科学其是一种探索世界的理念或思维方式。

正如吴国盛 【什么是科学?】 一书中所说:科学讲究逻辑、理性、实验、数学公理化表达,背后是追求自由的意志、求真的精神,乃至征服自然的雄心。

而具体的科技发明,或者是出于能工巧匠的匠心,或者是具体应用,都只是科学的副产品。 把表象的、零星的技术应用,当成了科学的本质,必然导致急功近利。

比如,试图通过政策规划、资金扶持,实现「弯道超车、赶美超英」;以「大干特干、多快好省」地实现技术更新迭代……结果耗尽了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却离真正的科学越来越远。分不清「技术表象」与「科学本质」,是对科学最常见的首要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分

近几百年来,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以强大的力量改造了自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很多人就以为,思考和改变社会问题,也可以用自然科学方法。

受这种思想的鼓舞,计划经济、社会管控甚至改造人性的「社会工程」接连出现,在20世纪达到顶峰,甚至引爆了世界战争。

但其实, 人类社会的复杂度远超自然界,人性之幽微也绝非原子那样简单。 把有思维、有道德、有独立意志的人与水,当成无意识的物品来研究,这恰恰是最不科学的。

正如思想家哈耶克在 【科学的反革命】 一书中所言,认为可以 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数理计算改造社会,是一种理性的僭越、致命的自负,是对科学最严重的歪曲。

另一方面,很多人眼见无法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就把认知社会变成了「诉诸经验直觉,随意解释」人云亦云。

事实上,社会科学虽然很难精准到数学化的地步,但也依然需要自然科学所具备的逻辑、理性和数据经验。正如乔晓春在【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一书说道,讲证据、讲逻辑、讲理性,是一切科学的基本要求。

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不科学」「非科学」乃至「伪科学」的现状。导致人们对社会问题的争论,都变成了只顾立场、不论是非的「胡说八道」。 分不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界、相同与不同,是对科学的第二个常见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三:当下与历史不分

所有思考过中国科学现状的人,经常提起那个著名的李约瑟之问—— 为什么古代中国没有诞生科学。

事实上,现代科学是一个很晚近的产物,不仅古代中国没有,其他地区也没有,乃至西方古代也没有。所以说,「李约瑟之问」其实是个假问题。

正如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威廉·拜纳姆 【耶鲁极简科学史】 在对科学历史性的梳理中,都不约而同的发现—— 现代科学不仅稀有,只诞生于西方;而且晚近,是近500年左右的产物。

正是在基督教统领西方后,特别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后,科学思维才从各种巫术思维中脱颖而出。

它是希腊求真的理性精神,中世纪唯命论革命的哲学基础,近现代实验方法论、数学量化表达,经过漫长时间演化的结果。最终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时代才逐步成型。个别具体领域,比如医学、生物学,出现的时间则更晚。

以为科学是个古已有之的东西,既容易形成历史误区,错判古人;也容易影响当下,忽视了现代科学的不易,不加珍惜。 无法以历史的视角思考科学,是对科学的第三个常见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四:虚假的危险与真正的危险不分

毫无疑问,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不加以区分,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大部分人反思科学,往往只能发出生态破坏、人文萎缩等文青式呻吟。 但其实,科学的真正危险,除了对环境人文的伤害,更在于对人类世界观的破坏。

学者金观涛在 【赛先生的梦魇:新技术革命二十讲】 指出,无节制、无反思发展科学,会打破人类赖以生存的三个真实性:

首先是「上帝存在」的真实性被打破。随着现代科学的起飞,上帝的存在感越来越弱。科学成了人们的新上帝,开始全面接管人类世界;其次是「伦理生活」的真实性被打破。现代的生物学、基因学、博弈论等等,都将人类都归结为「基因」、「激素」,把人类描述成没有自由意志的物品。

就连人类「主观感受」的真实性也被打破了。脑神经等新科学,已经把人的情感、思想、意志视为神经元产生的幻觉。赫拉利等人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意识都是幻觉。

简言之, 科学可以杀死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真实性,让人彻底滑向了虚无主义的深渊。任意一个后果都可能导致文明的衰亡。

大部分人仍然停留在200年前的认识,只知道警惕空气污染等细枝末节的小事。这是对科学的第四个常见错误认知。

在全人类都被「科学」裹挟的当今世界,对科学的认识,不仅关乎个人的贫富、国运的兴衰,更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读懂科学的本质,认清科学的进程,全面审视科学的得失,越发显得重要而紧迫。

但令人焦心的是,当今的教育、传媒乃至「科普读物」,都无法解决以上难题,反而制造出海量的迷信、仇恨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