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既然知道月球无法居住,为啥世界各国还要挖空心思,探索月球?

2024-10-22科学
  • 来源/洞鉴地理

  • 作者/洞鉴地理

  •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到月球,大家的脑海中是否第一反应便会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呢?

    相传,在远古时期,天空中突然出现了10个太阳。

    强烈的高温炙烤着大地,无数河流干涸见底、田间庄稼干旱枯死,百姓也陷入性命攸关的生死时刻。

    此时,有位名叫后羿的天生神力的英雄站了出来,跋涉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一口气射落了9个太阳。

    眼见家园重新焕发生机,为民除害的后羿成为了百姓们爱戴尊敬的英雄,许多有志之士都不远万里地赶到他的面前,希望能够拜师学艺。

    逄蒙这个奸诈贪婪、品行不端的小人竟怀揣二心,也混入了拜师的队伍中。

    后来,因为后羿的壮举,昆仑山上的西王母赠送给了他一颗长生不老、助人成仙的仙丹。

    但由于不愿与自己温柔体贴、伉俪情深的妻子嫦娥分开,后羿便让她将这枚仙丹藏在了百宝匣中。

    只是,这件事情不知怎的传入了逄蒙耳中。

    得知人间竟然还有这等宝物,他当即决定据为己有。

    于是,在8月15日这天,他趁后羿出门之时闯入后羿家中,威胁嫦娥交出仙丹。

    深知仙丹落在这等为非作歹的小人手中,或将对世间百姓造成极大伤害的嫦娥宁死不从,无论逄蒙怎样威逼利诱都不肯说出仙丹藏在哪里。

    深知嫦娥不会主动交出,逄蒙便开始自行寻找。

    当他即将搜寻到百宝匣的位置时,嫦娥快步上前,抢先一步将仙丹拿在手中吃了下去。

    随后,在逄蒙愤恨的目光中,她的身躯逐渐升起,向着月亮飞去。

    神话故事至此结束,嫦娥自此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居住于月亮上、与玉兔们为伴的月宫仙子。

    自古以来,【嫦娥奔月】的故事就一直牵动着我国人民的好奇心,激发着大家对于月球真实模样的幻想。

    后来,1969年7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启动,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巴兹·奥尔德林真正踏上月球,世界人民才真正揭开了月球朦胧的面纱。

    但可惜的是,月亮上没有嫦娥、没有月兔,也没有天宫——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巨大灰色环形山脉与死气沉沉的灰色月壤。

    并且,经研究表明,月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那么,既然已经确定了这颗星球不适合人类移居,世界各国为何还要执着于全方位地研月球、探索月球背面呢?

    一、月球

    纵观中国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看出,似乎所有文采斐然、才华横溢的文人才子都偏爱书写月亮。

    他们有些借助月亮抒发思乡怀人之情;有些受到月亮的清辉影响,产生深刻感悟;还有些看着月亮的变幻莫测有感而发,感慨着人世间的世事无常。

    只可惜,一直颇受文学大家青睐的月亮,并非他们笔下那般温柔恬静。

    从科学角度来讲,月球不过是时刻不停、围绕地球旋转的天然卫星。

    它的表面有着无数的疑似撞击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坑洼,看起来十分「寒碜」、骇人。

    时至今日,关于月亮的起源,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仍然保持着不同意见,多方观点争执不下,最终出现了4种假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问题上,原本是有3大派历史说法。

    第4种是建立在这些历史说法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探索、研究成果融合而来。

    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说,名为「分裂说」。

    1898年时,乔治·达尔文曾在其学术文章中指出:月球本是地球的一部分,由于地球自转速度过快,将附着在其表面上的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

    后来,这些物质在脱离地球后逐渐汇聚,形成了月球。

    至于这些物质脱离地球以后遗留下的「大坑」,就慢慢形成了太平洋。

    不过,这一观点在提出以后,很快就遭到了部分科学家们的反对。

    他们认为,地球目前的自转速度并不足以将物体「抛出」。

    并且,倘若月球当真如同乔治提出的假设一样形成,那么,月球的物质成分就应当与地球相同。

    但是,当人们对1969年「阿波罗12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进行研究时,化验结果显示,月球物质与地球物质二者相差甚远——地球岩石或许比月球岩石小上数亿年,太平洋海底更为年轻的岩石甚至无法与其进行比较。

    因此,研究结果与「分裂说」理论完全相悖。

    第二种说法,则是「俘获说」。

    有人认为,月球原本在太空中自由漂浮,游荡到地球附近时被地球引力吸引,从而开始围绕地球旋转。

    还有一种接近俘获说的观点认为,月球是因为地球引力不断吸附太空物质形成的。

    第三个观点则是「同源说」。

    它主张地球与月球都是在同一个区域、由星云物质堆积形成,只不过大小不一。

    不过,这个说法同样受到了岩石物质年份不同的事实怀疑。

    最后一种说法是「碰撞说」。

    这种说法认为,在太阳系演化早期,其空间中的星子相互碰撞、汇聚、堆积,地球因此形成。

    与此同时,在地球附近,有一个小型天体星子一并诞生。

    由于两者距离较近,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地球与该星子发生碰撞,导致地球自转发生倾斜,小星子也破裂开来。

    后来,在经年累月的引力作用下,破裂的小星子与地球因撞击四散的物质相互吸积、结合,形成了月球。

    又或者是这些物质先在引力的作用下成为一个环状,而后形成部分熔融的月球。

    基于诸多已知科学论证,这一说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认可。

    二、探索月球

    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科学家们对于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产生了极大兴趣,无数登月计划开始初具雏形。

    到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随着苏联「月球1号」、「月球2号」探测器的登月,人类正式开始对月球展开探索——紧随苏联身后,美国在1969年成功完成人类首次登月计划。

    眼看已经出现登月成功案例,世界各国纷纷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计划。

    我国也在2013年将「嫦娥三号」送上月球,实现了月球软着陆任务与月面巡视探测任务。

    但显然,这次登月成功后获得的数据并未满足我国的科学家们——当时,我国仅仅与其他国家一样,在月球正面进行探索。

    有关月球背面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9年时,苏联就将「月球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背面,并首次传回了月球背面的相关资料——月球背面与正面并无明显差别,只有地貌的略微差距。

    尽管已经有了相关科学证明,可秉持着凡事亲眼论证的我国仍然在2019年,将「嫦娥四号」送上月球背面。

    令人惋惜的是,这次勘测结果与「月球三号」的勘测结果几乎相同,没有出现任何更具有研究价值的新发现。

    不过,「嫦娥四号」虽然没能带回新发现,却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至于为什么要在已知月球无法居住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对月球进行探索,还要从探索宇宙的角度切入详谈。

    众所周知,凡事必须循序渐进、急不得半点,否则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

    探索宇宙也不例外。

    现在,对于人类来说,所有已知的科学数据不过是庞大宇宙实际情况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知的危险在暗中蛰伏。

    并且,源于这种未知性,宇宙中有着无数比月球更加具有探索性的星体。

    但眼下,在探索宇宙初期便舍近求远,只求成果不求平稳的做法实在风险太大、极其容易得不偿失。

    因此,建立在循序渐进、安全可持续的研究前提下,从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月球开始探索无疑是最好的起点。

    此外,据相关信息表述,科学家们还曾做出过一个大胆的设想——将月球视作「宇宙情报站与中转站」。

    要知道,美国曾经提出一个名为「重返月球」的登月计划,其核心目标就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由于地球的「防护罩」大气层会吸收宇宙辐射及电磁波,导致在地球表面观测的太空数据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倘若在月球表面建立空间基地,便可以清晰、直观、准确地观测到更加遥远的星系,进一步对更深远的宇宙、更多的天体展开探索。

    并且,如果在月球上建立中转站,人们就可以实现直接在月球上发射火箭,免除火箭在冲破大气层时必须损耗的巨大燃料,使其可以进一步深入宇宙深处。

    以及,据相关信息表述,月球上存在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土壤中的氧可以提取制作火箭推进剂,也可以为人们制成饮用水。

    硅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还有各种其他可使用物质。

    如果能将所有物质进行开采、利用,定能缓解地球的能源问题,还能实现将月球变为「宇宙情报站与中转站」、「火箭发射、修缮、整改基地」等各种理想计划。

    结语

    究其种种,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尽管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来看,月球并不能成为第二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但是,它能为人类航空事业、科学技术、太空技术等其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深远历史意义。

    这便是世界各国会耗费巨量人力物力与精力进行探索的原因。

    再者说,谁能保证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未来,月球不会被改造成为第二个宜居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