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广东连降暴雨 (预报说接下来也还有) ,北江流域的韶关、英德、清远等地洪灾尤其严重。很多网友问: 广东为什么不修大水库拦截洪水? 这里谈谈个人浅见:
首先,修建大型水库防洪,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思路正确。
但是, 大水库不是你想修,想修就能修的。 大型水库需要有利的河流和地形条件:1.地形最好是一个盆地——库身又深又大,能尽可能多储存水,库口窄,以便能最小工程量建立水坝;2.有河流流经,而且处在防洪的关键位置。我国根本不缺盆地,但例如西北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储水造型固然绝佳,但没有水。
有大河及丰富水资源的,储水造型又好的地形我国也不少,但这种地方土地条件和水资源都好,早就住满了人。例如四川盆地,想要大水库、大湖泊,堵住三峡,等着长江上游的水注满就有了。但盆地里小一亿人口、天量的经济怎么办?根本不现实。
人工挖一个水库行不行? 很多人想过。其实这是极大高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力量。大型水库我国的标准是储水量1亿m³以上,1形大水库储水量10亿m³以上,2形大水库1-10亿m³。这是人工能挖出来的吗?
举个栗子,广西正在开挖平陆运河,土石方开挖总量接近3.4亿m³,工期近5年,投资总额727亿元,目前建设者9000多人。这么多人、无数大型机械,吭哧吭哧干5年,花七八百亿,而且是在很长的战线——方便展开和处理土石,才能挖3.4亿立方米?!
什么样的水库,值得那么大投入?用来储存金子吗?再说3.4亿m³对于水库来说根本不算大!广东防洪需要的是几百亿m³的大型水库 (中国最大的三峡水库390亿m³,世界排名第25位)。 再次强调, 挖掘大型水库根本不是人力能及的。
▲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就积极修水库。上下五千年都在不断兴修水利,贡献大的人能青史留名。
说回广东省,珠江水系3大主要河流, 防洪搞得最好、最安全的是——东江。 广东第1大水库万绿湖 (库容139亿m³) ,第2大水库——枫树坝 (库容约20亿m³) ,第5名的白盆珠水库 (库容12亿多m³) 都在东江流域。枫树坝在东江干流,万绿湖在东江第一大支流新丰江上,白盆珠在第二大支流西枝江上。东江养育了大湾区三分之一的人口、近一半的经济量,水利设施非常强大,2019年数据,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38.3%,逼近国际40%的警戒线,洪灾是没有的,反而已经比较缺水,万绿湖经常装不满,还有咸潮上溯等生态问题。
▲几十年前香港缺水的老照片,没有东江水的哺育,就没有东方之珠的繁荣。
广东最危险的其实是北江。 粤北位于南岭山脉的迎风坡,降水量非常大;北江是叶脉型的水系结构,两侧密集的支流汇聚;位置居中,悬在珠三角头上,对广州和佛山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威胁非常大!
为什么不像东江一样修大水库储存洪水、削峰补枯呢? 不是不修,能修的地方都已经修了,主要是山多平地少,库容量小,存不了多少水。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为广东省最大,大坝内的库容19亿m³多,前几天最大的时候,飞来峡水库出现18900m³/秒的入库流量,接近百年一遇,我们算一下,如果暴雨不停、保持最大流量不变,一小时就有6800万m³的水,一天16.33亿m³!飞来峡本来就有水不是空的,如果不泄洪,1天都扛不住!!!
▲位于清远市的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图源自广东水利厅网站
如果换成万绿湖在这个位置,保持百年一遇的最大流量,不泄洪 (暴雨的时候下游也压力大) 也能扛住一个星期,一般不可能最大流量的暴雨持续那么久。如果有个几百亿立方米的容量,那更是高枕无忧了。
▲英德盆地地图,纯地形角度是好的储水结构,且汇聚北江各大支流,是防洪的「七寸」位置
问题来了,北江流域防洪比较好的位置,能不能找到这么大库容的地形呢?目前确实已经没有了,除非不要英德或者韶关,这两个城市处在北江叶脉状水系的汇流处,防洪位置绝佳,特别是英德,如果能把城市搬迁,每位市民广州发房子安置,整个英德盆地和峡谷变成大水库,库容会非常大,北江水系洪灾估计可以永绝后患,枯水期珠三角上方那么大一库水,怎么都够喝。但这只是从地理角度考虑,这么多人口、经济量和人文价值,淹没的话损失太大了,因此还是一个经济和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