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千帆星座」正在快速组网,比「星链」更加合理,月球可同步部署

2024-10-20科学

据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的报道,中国版「星链」项目"千帆星座"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部署。相较于美国的「星链」,该计划在轨道设计、高度选择以及卫星配置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构成了鲜明的特点。

计划分三阶段实施,目标是将近1.5万颗卫星部署进入近地轨道,其中首批将发射600多颗卫星,随后进行一系列验证并构建起规模较大的卫星网络,第二批将增加发射1200颗卫星,最终目标是完成全部1.5万颗卫星的部署。

通过分析卫星总数量,我们的「星座」设计旨在为全球导航定位和通讯互联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各国积极投入到天地融合的结构建设中,以美国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代表,正迅速在距地球350公里、550公里、1150公里等不同高度部署卫星,目标总数达4.1万颗,通过三轨道布局实现卫星在不同轨道的协同工作。

然而,这种设计虽然能带来复杂的轨道周期及其他保障因素,但在近地轨道尤其是较低轨道上,采用较少卫星也能实现全覆盖。不过,这同时对轨道控制、姿态维护及其他相关因素提出了较高要求。

若我们能够在低于美国"星链"卫星轨道的区域进行布网,并设计类似于"千帆卫星"的网络,这将对卫星的整体性能和轨道保持提出更高的标准。

美国的卫星,若如马斯克所宣称的,价格便宜且寿命较短,将面临性能和寿命的双重挑战,导致其工作周期偏短,需要频繁发射以组成网络。

此外,高轨卫星向低轨转移,最终坠落大气层,而低轨卫星则需实时补充,这使得轨道调节成为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

"千帆计划"依托于简单而有效的轨道设计,在低轨道构建出全球密集覆盖的网络体系,这不仅会在地球轨道上构建出中国版的"星座",也能让地球表面用户享受到"千帆计划"带来的种种便利。

目前,这一"星座"正在不仅仅局限于地球,月球上也拥有了它的足迹,因此,月球版的"小北斗"或将诞生,虽然月球上无法部署1000颗卫星,但我们的"百帆卫星"可在月球轨道上设置。如果"中国式"的导航定位与通讯联络在月球上得以实现,将为月球的开发与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物理支撑。

以前无论是人载还是无人的登月任务,通讯问题一直是个大难题,信号延迟及其他通讯干扰对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带宽、容量等因素,使得月球活动受到一定不便。

如果通过地球上的"千帆计划"和月球上的"百帆计划",我们可以在地月间构建两个相互连接的星座,这样无论是有人探索还是各种科研活动,信息传输都将非常便捷。

过去,信号延迟导致通讯耗时,且由于容量限制只能进行基本通讯。现在,我们不仅能传输声音、图像,甚至可以实现直播等复杂通讯。

无延迟的信号对于即时捕捉目标、观察情况至关重要,这也意味着"千帆计划"正在加速推进。这表明,美国的"星链"在地球轨道的垄断地位已不再,中国正快速在近地轨道上展露出独特的能力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