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2600万年回来一次,生物灭绝随之发生,太阳真有这样一颗伴星吗?

2024-08-11科学
涅墨西斯,这个名字在希腊神话之中是复仇女神的名字,同时它也是一颗假想的恒星。
为什么要给一颗恒星取上这么一个可怕的名字呢?因为这颗恒星可能会导致地球上生物灭绝的发生。众所周知,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或大或小的生物灭绝事件,而这些事件之间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毫无关系,可实际上却蕴含着一定的周期性规律。1984年,古生物学家大卫·劳普与杰克·赛普科斯基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利用了不同形式的时间序列分析了过去2.5亿年间发生的物种灭绝事件,结果发现这些事件存在统计上的周期性。
在统计时间段内,总共发生了12次规模较大的生物灭绝事件,而这些事件之间的平均间隔约为2600万年。
为什么生物灭绝事件会存在周期性呢?这两位科学家认为其很有可能与地球以外的因素有关。就在两位科学家发表该论文的同一年,一些科学家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即「涅墨西斯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太阳存在着一颗伴星,这颗恒星以极扁的轨道绕行太阳,大概每2600万年可以运行一周,而当它来到太阳身边时,便会给地球带来巨大影响。
太阳伴星与地球物种灭绝之间到底有何具体联系呢?
在太阳系的外围存在着一片由彗星组成的区域,名为「奥尔特云」,当太阳的伴星来到太阳身边时,会使奥尔特云之中的彗星受到扰动,从而脱离原有的运行轨道,进入到内太阳系,于是地球遭遇小型天体撞击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地球作为一颗岩质行星,还是很抗造的,但地球生态就不是这样了,小型天体的撞击会给地球生态带来巨大影响,这些影响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形式来说都是巨大的灾难,于是物种灭绝便随之发生了。
另一方面,太阳伴星的到来,还可能对地球磁场、地壳运动以及气候造成影响,这些影响会使地球上的环境出现较大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使得现有的生命形式难以适应,进而导致生物的灭绝。
科学家根据2600万年的运行周期,推测这颗太阳的伴星与太阳的距离并不很遥远,远日点大概为3光年,而近日点只有1.5光年。我们知道,已知的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就是比邻星,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4.22光年,如果太阳的伴星真的存在,那么它与我们的距离比比邻星还要近。
这也说明了太阳的伴星是一颗很小的恒星,一颗红矮星或者棕矮星,因为太小,光亮很是微弱,所以至今我们还没有观测到它。
关于太阳的伴星,还有着另外一种猜想,名为「泰坎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太阳的伴星可能并不是一颗小恒星,而是一颗气态行星,它的运行轨道是圆形的,轨道半径约为1.5光年。因为是一颗行星,本身并不会发光,所以就更难以被我们观测到了。
无论是涅墨西斯假说,还是泰坎假说,都能够给地球生物灭绝的周期性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过假说终归是假说,至今为止我们并没有任何观测上的证据可以证明太阳伴星是真实存在的,也有可能这一切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猜测,太阳根本没有伴星,而地球生物的周期性灭绝也许另有原因,又或者根本就只是一个巧合。话说回来,如果太阳伴星并不存在,对于我们而言其实是个好消息,因为如果太阳真的有一颗伴星,那意味着我们迟早将要面对这颗伴星所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