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距离地球256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如果以超光速前往需要多久?

2024-08-26科学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深度长文,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感谢您的支持!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很快,当人类走出地球之后,人类才发现宇宙浩瀚而神秘,在宇宙中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天体,比如说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等,我们的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而且属于太阳系当中,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但是后来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太小了,于是就将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我们的太阳系诞生于46亿年前,当时一个巨大的分子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开始坍缩。

其中的密度和温度慢慢升高,最终形成了太阳和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分子云中的物质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慢慢聚集,形成了太阳和八大行星等天体,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靠近太阳的行星被称为是内行星,而木星土星等远离太阳的行星被称为是外行星,太阳系形成以后就开始不断的转动,到现在已经运行了46亿年的时间,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太阳系的外面还有银河系,银河系是宇宙中非常古老的一个星系,目前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几种主要的银河形成的假说,其中比较大众化的是坍缩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早期阶段,物质分布并不是很均匀。存在着微小的密度涨落,在引力的作用下,这些密度较高的区域开始吸收周围的物质,开始坍缩。

大约在130亿年前,一个巨大的原始气体云开始坍缩,成为了银河系的前身,这个原始气体云包含了氢、氦以及少量的重元素,随着坍缩的进行,气体云的中心区域密度和温度不断升高,最终触发了核聚变反应,形成了第一代恒星,与此同时,原始气体云的外部区域继续坍缩和吸积物质,逐渐形成了一个盘状结构,这便是银河系的雏形。在这个盘状结构中,气体和尘埃不断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恒星。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恒星风和超新星爆发所释放的能量,会搅动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影响星系的结构和演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银河系不断和周围的小星系和星系团发生相互作用和合并,这些合并给银河系带来了更多的物质和恒星,同时也促进了星系的结构。

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看,银河系的形成是一个由引力主导,涉及气体、尘埃、恒星、暗物质等多种成分相互作用和演化的复杂过程,我们的太阳系在距离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的位置,银河系有四条旋臂,分别是人马座旋臂、猎户座旋臂、英仙座旋臂、三千秒差距臂。太阳这颗闪耀的星星就在猎户座旋臂上,位于这里的太阳系,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是我们的生命带。不过站在地球上,夜晚我们能够看到的最遥远的星系是仙女座星系,仙女座星系是位于仙女星座的巨型漩涡星系,也被称为是仙女座大星云,其编号为M31,它是人类确认的第一个河外星系,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约254万光年,直径约为20万光年(也有资料显示直径为16万光年),几乎比银河系大一倍。它包含的恒星数目也比银河系多好几倍,质量也更大。仙女座星系的中心部分较为明亮,从亮核伸展出两条细而紧的旋臂,范围可达245′×75′。仙女座星系里肉眼可见的星有54颗,但易于辨认的只有4颗,其中壁宿二是四边形中的一颗,同时也代表着仙女的头,因此找到这个四边形,便容易找到仙女座。仙女座天球坐标是赤经0400,赤纬+4100(1950.0),视星等m为3.5等,在晴朗无月的夜晚,肉眼看上去像是一片暗弱、模糊的椭圆小光斑。通过一些大型望远镜或者天文摄影,可以看到非常震撼的星系结构,且越接近中心越明亮,摄影作品中还能清晰地看到它左上方的伴星系——M32,在其右下方还有一个星系M110,那也是仙女座星系的近邻伴星系。

虽然说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距离很近,但是想要飞到仙女座星系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人类飞行最远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它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17千米,超越了太阳系逃逸的速度,按照这个速度计算,想要飞到仙女座星系大约需要440亿年的时间,要知道宇宙诞生也不过138亿年,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我们现在的飞行速度根本就没有办法能够飞到仙女座星系上面,在宇宙中基本上都是用光速来衡量的,不过即便是光速,飞往仙女座星系也需要256万年的时间才能够抵达,想要快速的抵达仙女座星系,人类必须实现超光速飞行才可以。目前人类想到的超光速飞行有虫洞穿梭,曲速引擎等。虫洞的概念首次是由爱因斯坦和罗森的理论提出的。

它被视为一种能够连接不同时空的通道,虫洞可以被视为两个黑洞之间存在着相互纠缠,并且他们以一种量子隐形传态的方式进行相互作用,虫洞的建构需要特殊的负能量物质或者暗能量,负质量物质表现出非凡的物理特征,能够扭曲时空并确保虫洞的稳定,此外,稳定虫洞可能还需要一种称为时空膜的物质,它可以维持虫洞的形状,并且通过控制物质或者能量来防止虫洞坍缩,不过虫洞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虫洞的稳定性是穿越虫洞时面临的另一个巨大的挑战, 物理学家迈克尔莫里斯指出,虫洞的开启和维持需要特定的能量和物质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其坍缩或崩溃。这意味着在穿越虫洞时,有可能会陷入其中无法返回原点。

除了虫洞穿梭之外,还有一种技术是曲速引擎,从理论上来说,它通过扭曲时空的方式来提高飞船的速度,这种技术通常被称为曲率驱动,利用特殊能量扭曲周围时空,从而缩短物体移动的距离,以实现超光速的目的,简单来说,其原理就像是弯曲一张纸或者橡皮筋,使得两点之间的距离缩短,在曲度时空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大幅缩短,这样飞船就能在看似超光速的情况下飞行,同时避免撞上宇宙中的物体。也有观点认为可以使飞船后面的时空膨胀,而前面的时空收缩,让飞船随着所在空间移动,就像在激流中的小船。然而,要实现曲速引擎技术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维持时空弯曲所需的能量极其巨大,可能超过目前宇宙的总能量。

所以还需要人类继续努力才行,现在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如何能够飞到仙女座星系,而是它正在朝着银河系飞来,每秒大约是120公里,并且未来还会发生碰撞,早在1929年的时候,科学家哈勃通过光的多普勒效应,发现仙女座星系正在靠近银河系,当时他计算出来45亿年后两个星系就会相撞,现在科学家把两个星系对撞的时间精确到了37.5亿年,从哈勃望远镜传回的数据我们能够知道,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都是两个庞大的星系,在正式碰撞之前首先会用引力干扰彼此的边缘,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扰动并且形成新的恒星,而原来的边缘恒星也有可能在引力干扰下飞出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成为宇宙中的流浪恒星。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

如果这两个星系对撞,那么对于我们地球来说,会不会产生影响?其实在宇宙中,星系碰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根本不需要担心,因为人类文明只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的科学和科技水平完全是近200多年发展起来的,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命,凭借日益增长的科学水平就能够提升自己在宇宙中的安全性,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总有一天会离开地球离开太阳系,甚至能够离开银河系,对于37亿年的时间来说,是一个无比漫长的时间,就算是到时候人类还没有离开地球,那么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碰撞对于地球来说影响也不会很大,这是因为宇宙空间实在是太广阔了,而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空间也是非常巨大的,现在我们都应该知道,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

比邻星距离我们有4.2光年,如果把太阳看成是一个硬币的话,那么最近的比邻星距离太阳都有700公里,所以在发生碰撞时,这两个星系只会彼此穿过,恒星的撞击只会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在此之后,它们会在引力作用下多次「彼此穿过」,其主体结构也将在此过程中分崩离析,而这也意味着这两个星系的毁灭,不过在此之后,一个新的星系又会重生,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银河-仙女星系」。根据科学家推测,这个新的星系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在其巨大引力的作用下,附近的一个名为「M33」的小星系将会被捕获,从此成为「银河-仙女星系」的一个卫星星系。不过两个星系中的天体都能够有合适的位置,但是两个星系的中心黑洞会融合成为一个更大的黑洞。

两个星系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银河系中心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400万倍,仙女座星系中心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亿倍。在星系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这两个超大质量黑洞也会相互靠近并发生融合。整个碰撞融合的时间可能会持续几十亿年,首次碰撞接触时两个星系中间的超大质量黑洞可能并不会直接相撞,之后它们甚至可能会相互缠绕。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碰撞形成一个更大质量的黑洞。在两个黑洞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并不是一瞬间就碰撞爆炸,而是会先相互围绕着一个中心质点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逐渐靠近。这个过程中,由于强大的引力会使整个时空不断波动,形成引力波传遍整个宇宙。如果说人类有幸能够发展到30多亿年之后,我们就能够见证这个奇迹。

毕竟这是几十亿年之后的事情,目前人类对这个过程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在这之前,人类将会面临什么样子的命运谁都说不好,现在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球变暖的问题,由于人类科技的发展很快,#图文新星计划# 所以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也是非常巨大的,现在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已经开始融化了,如果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将会全部融化,到时候海平面将会上升60多米,所有的沿海城市都会被淹没,原本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只占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果沿海城市都被淹没,那么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将会变得更小,人类可能会为了争夺陆地资源而发动战争,所以小编希望人类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能够保护好我们的地球环境,希望人类文明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