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长江的「处罚」:匿迹销声24年,野生鲥鱼陷入「迷局」?

2024-03-09科学

前言: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母亲河」,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的生存。

河中的鱼类更是丰富多样,其中不乏极品之鱼,这也令长江在中国大地上有了「鱼米之乡」美誉。

河中的鱼类资源丰富,也意味着长江渔民的生活能够得以富足。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人类对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令长江中大部分珍贵鱼类逐渐清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当年光耀一时的「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

自1994年起,野生长江鲥鱼便踪迹难寻,且在十多年的禁渔期中,鲥鱼的数量并没有因此而有所上升。

那么,野生鲥鱼究竟是如何渐渐消失在长江水域中的呢?

又或许是有什么迷局让它们迷失在这茫茫长江中呢?

一、人类的盗猎。

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渔网」。

无数渔民依靠这条长河,过上了「鱼米糊口」的生活。

而在这众多的鱼类资源中,饱受风评之最的便是那条滋味独特、价格高昂以及光彩夺目的鲥鱼。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条河鱼,鲥鱼的价格一直都十分昂贵,这也令它成为当时众多食客凭借口味和地位标榜自己的「必点菜肴」。

正是因为如此,这条本该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食,凭借其价格和身价,很快被人们神话成了一种滋补食物,这也带来了鲥鱼在市场上价码一路攀升。

为了争夺越来越高的利润,渔民们纷纷搭乘渔船追寻着这些高价值的河鲜。

他们不仅在产卵季节大肆的动用各种工具捕捞,甚至还联合在一起打捞,这一切都让本应是自然繁衍的鲥鱼种群骤减,甚至一度出现了绝种的危机。

二、环境的恶化。

除了人类的过度捕捞,长江的水环境也正变得越发恶劣,这也让大多数水产资源在其中无法生存。

正如专家们所说,水环境的恶化很大程度上也是鲥鱼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可能不服气,觉得一条河鱼又何至于这般挑剔呢?

其实这并不是挑剔的问题,很多河流的鱼类对生活环境是十分挑剔的。

它们不仅对水体的PH值有要求,对水温、氧气溶解度等等也都有特别的要求,稍有不适,就有可能导致鱼类死亡或者生病。

而就在1980年的时候,长江的水环境就已经出现了恶化的苗头,恶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投放的农药和化肥等等都让长江的水质一落千丈。

据统计,光是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每天流入长江中的废水就多达8000多吨,长年累月糟踏这般恶质水源,鱼类资源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而在长江这条流域中,除了水体状况不佳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不利于鱼类生存生长的因素存在。

不断修建的水利工程让长江的水流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大量的淤泥、泥沙让水域变得混浊,这些都让大部分鱼类难以在其中生存,鲥鱼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长江中游一支重要的河流,赣江一直以来都是众多鱼类产卵和孵化的理想之地。

而正是因为这一点,人类的盗猎尤其在它的产卵地峡江一带愈发猖狂,严重危害了这里的鱼类资源,甚至一度让鲥鱼在这里销声匿迹。

为了保护这里的鱼类资源,当地政府在1987年就已经开始出台相应的政策,严禁任何人在产卵时期捕捞鱼类。

除此之外,沿江各地还联合出台了【鲥鱼保护计划】,从产卵到幼稚期的鲥鱼全部纳入保护范畴。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国内的鲥鱼资源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渔民们以及一众科研人员们都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以期能够重新挽回这一失落已久的宝贵资源。

这一切的迷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为什么野外监测时几乎没有发现鲥鱼的踪迹呢?

又或许是有什么其他原因令这些鲥鱼无缘再度回到长江水域呢?

三、自然规律的改变。

鲥鱼在长江生态系统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更是许多捕食性动物的食物来源,甚至还能循环净化水体,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鲥鱼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这些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着实让鲥鱼一度备受威胁,但世事无常,随着时光流逝和人们意识的觉醒,长江的生态环境也渐渐有了改善的迹象,但鲥鱼的数量却依然没有因此有所起色。

这一切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相关专家们终于找到了这一迷局的答案,那就是鲥鱼的自然规律发生了改变。

改变自然规律的元凶就是人类修建的水利工程。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流,其流域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正是因为这种特殊之处,让它能够孕育出多种鱼类资源。

其中鲥鱼最为特殊,它的洄游和产卵过程都十分有讲究。

它们并不会在长江中游过多久,只有来到赣江这里才会产下精美的鱼卵,这些鱼卵需要在特定的水域中孵化十七八个小时左右,待孵化完成后,这些幼鱼又会继续随波逐流,直到等到了最适合生长的时机。

正是因为这种生存方式,一直以来鲥鱼都是渔民们眼中的「肥肉」,但这种过度捕捞的做法却也让鲥鱼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为了保护这一濒临危险的物种,1987年,有关部门终于出台了【鲥鱼保护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不仅有关部门在赣江上游一带进行了全面禁捕,还在其他地方划设了专门的保护区,禁止人为干扰鲥鱼的生产过程。

可遗憾的是,即便有了这些防范措施,但鲥鱼的数量却依然没有因此有所好转,经过多年的侦查和调查,相关专家们终于找到了这一迷局的答案,那就是人类修建的水利工程彻底改变了鲥鱼的自然规律。

鲥鱼之所以能在赣江顺利产卵,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水流状况,每到夏季赣江便会迎来汛期,这一时期内水位忽高忽低,水流迅猛,而正是这股迅猛的水流,为鲥鱼产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科研人员在对鲥鱼产卵过程进行观察后发现,其产卵的数量和赣江水位的变化以及洪峰的强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来到七月时赣江便会出现一次明显的涨水过程,这一涨水过程对于鲥鱼来说十分重要,但近年来,来到这里的鲥鱼却总是屡屡受阻,无法顺利完成产卵过程。

而改变鲥鱼自然规律的元凶,那就是长江中游安装的一座座水利工程。

这些工程的建成让赣江的水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曾经频频出现的汛期,如今却愈发不再稳定。

四、无从辨别的真假。

从1994年起,鲥鱼便再未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在十年禁渔的时间内,鲥鱼的数量却依旧没有因此有所改观。

其渐渐消失的踪迹,也令人们对此产生了不少疑惑和猜测。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特产的名声愈发嘹亮,让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鲥鱼。

为了满足人们对鲥鱼的需求,很多商家便推出了「鲥鱼」产品,在人们的误导下,许多人都以为自己品尝的便是长江野生鲥鱼。

但经过专家们的一系列检测和调查,最终发现,商品市场上的所谓「鲥鱼」大都属于误导消费者的伪劣产品。

根据专家们的介绍,鲥鱼的学名为「Tenualosa reevesii」,而在国内市场上,所谓的「鲥鱼」大都是属于其近缘物种。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外形差不多,口感也差不多,但却不知道,这一举动其实是在继续侵蚀着长江水域内鱼类的生存环境和机会。

很多近缘物种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会产生变化,若将这些变异的物种直接放入长江中,极有可能会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冲击。

正因为如此,长江中游的鲥鱼生存环境愈发严峻,生存机会愈发稀少。

而在人类的固有思维中,若不能通过人眼进行辨别,那么我们就要通过一些列的检测手段来替代,但可惜的是,在如今的科研技术下,我们依然无法从已经捕捉到的鲥鱼身上得到任何有效的信息。

面对如此情况,渐渐褪色的长江鲥鱼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些专家认为,完全「放手」不是长久之计,我们需要继续保护这一宝贵资源,及时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还有一些专家则认为,要将鲥鱼的种群数量恢复到巅峰时期并非易事,我们应该向更多的地区引入这一物种,让它在这里重新寻找到自己的家园和生存空间。

无论如何,想要让鲥鱼重现长江水域,我们还有着一段漫长而坎坷的道路需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