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每人都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人才不是掐尖搞竞赛

2024-03-31科学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 受访者供图

2023年6月30日,工作人员(右)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举行的「科创教育集市」上向小朋友介绍一款带有编程功能的图像识别装置。 新华社发

「教育还需要从对知识的过度追求中,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对南都记者谈起当前教育面临的变与不变,「以知识传授为宗旨的传统教育核心,在人工智能时代必然要面临根本转变。」他的观点掷地有声。

倪闽景认为,作为替代人工的智能,从学习角度来看,AI就是一种能力强大的知识工具。机器学习从知识的深度广度上是完全辗轧人脑的,所有工具性的知识学习全部都可以被AI替代,而工具的发展则是人不断得到解放的过程。人工智能替代的是人类的工具性,留下来的不变的是学习过程本身对人类的意义,如塑造人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担任上海科技馆馆长以来,深感传统学习方式亟待变革的倪闽景,更潜心关注青少年科创教育质量的提升,去年两会还提交了相关提案。「只会解解题难出科学家!」倪闽景疾呼。

在他看来,教育内容和目标的变革,不仅是AI时代大潮给教育提出的挑战,也是当前教育系统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教育素养的紧迫需求。「人工智能大潮之下,确定无疑的是教育需要改变,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和方式,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其中最核心的正是对教育内容的变革。」他说。

专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倪闽景带来了一份【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提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掐尖搞竞赛。「向南都记者解读这份提案时,倪闽景表示,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贡献让学生的大脑更多样化,「希望我们的社会对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在课余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宽容,让他们的兴趣坚持多一条路可走。」

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要寄希望于所有的孩子 进行多元化、长链条培养

南都:您曾撰文提出,「人人可以成为拔尖人才,关键问题是怎么给他土壤」「拔尖人才培养一定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在一起培养,独狼式创新不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如何理解?

倪闽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是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和培养方法需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天选之人,只要把这些天才掐尖筛选出来培养就行。事实反复证明,只要智力正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我始终坚信,要寄希望于所有的孩子,让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才有行动力,允许每个孩子去试错,哪怕是错误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是误认为把超常儿童归拢到一起,做超前拔尖学习和训练就能够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然而集中培养反而减少了人才成长需要的多样化环境。学习的本质是塑造人的大脑,不一样的大脑才是未来创新的基础。

反过来看我们当下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已经很卷很努力了,国家也很重视,为什么还是很难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基层教育生态根子上还是老一套,单一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考试评价、从小学到大学整齐划一的教育追求。这种工具选拔式教育形态,培养一般的科研人才是有效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绝对是行不通的。钱学森之问怎么回答?就是要构建多样化的教育形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大量的人才在多样的学习形态下钻研各自不同的研究兴趣,甚至错误和缺点都会成为多样化的优势。只有在这种教育氛围中才会自然涌现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的创新教育才能落地。

南都:诚如您所言,拔尖创新人才必然是多元化、长链条的培养,那么今年两会在人才培养领域您有带来哪些相关提案吗?

倪闽景:今年我带来了一份【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提案】。提案中我关注到一个现象,部分高校非常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有的高校在高中甚至初中招收超前拔尖学生,集中举办少年班,甚至一些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也在效仿集中举办拔尖创新班。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扩大,将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造成较大冲击,进一步引起学校师生和广大家长的焦虑,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培育学生们的创新素养,不是要让学生去掌握十分深奥的创新技能,更不是去关起来集中搞奥赛。创新人才的特点就是兴趣与众不同,不是说哪热就一窝蜂拥上去研究,拔尖的创新最初一定是在小众甚至冷门的领域引爆的。

所以我不同意把这种有天赋的孩子选拔出来集中培养,但我坚持支持要给这样的孩子一条特殊通道,让他们能寻找到自己兴趣持续发展的路径,这需要教育政策上一条龙设计。人才的培养,从基教到高教,小学中学大学一路上来是个长链,持续性通道怎么设计落地,这既是难题也是破壁之法。最核心的培养方法就是动手实验,哪怕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天才科学家,无一例外从小都是在动手实验中成长起来的,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实践的宽容氛围和教育土壤,给这样的孩子多一条路可走。

我在提案中就建议,要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在思想方法和实践方法上找到中国式突破,站在传统文化传承与重塑的角度,为科学精神的旺盛生命力提供文化土壤。科学教育需要多样化的行动,要加强校内外科学教育的协同,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同时也要打破科学家神话,让科学回归理性。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多样化、实践性,唯此二途而已!

谈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做「加法」校长是关键 要点燃孩子的科学之梦

南都: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您在今年科创校长空间站新春特别活动中曾说,国内的科技文博馆热潮背后代表了一个教育的回归和转向,能否具体解读下?对于未来的科创教育落地工作有哪些启示?

倪闽景:为什么近年来科技文博的实体教育场馆这么火爆?因为整个世界的学习变革正在发生,教育在急剧转型,转向实物教育。科技馆、文博馆的核心特点是实物教育,和学校的符号教育是不一样的。

这种实物教育和学校的符号教育,在学习范式上有着主动吸收和被动接收的差别,实物学习具有「再发现的可能性」,是一种投入情感的主动式学习,更加能够引导孩子形成专注力、自驱力和创新力。学习的本质是自主,而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点燃孩子的自主学习的欲望与热情,上海科技馆的使命就是点燃孩子的科技之梦。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太泛滥了,信息不再重要,注意力重要。海量的信息把我们的孩子淹没了,就像农田里灌满了水淹没了禾苗,那灵感与创新就发不了芽。需要抽离,那来到科技馆里就像透气,本质上是让注意力重新集中,自主专注地看展,这是一种浸润式主动式的学习。

南都:您长期关注科普教育,此前您曾撰文指出,科技类场馆是高质量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您看来,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中,科技馆如何发挥作用?对此,上海科技馆有哪些实践经验?

倪闽景:如何利用上海科技馆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更好地为中小学生服务?这是我自2023年担任上海科技馆馆长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科技馆馆长的身份也让我对接了很多科学界人士,调研中我发现,科创的项目和方向有很多,对很多科研工作者、科学家们来说,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科普平台,到中小学生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做一个平台集聚起学校、企业、科普场馆等各类资源,连接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校内校外」「馆内馆外」课堂?这也是我馆在去年联合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组办「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的初心。

搭建这个平台,目的就是统筹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科学教育,让更多中小学生走进科技单位,也让更多有志于中小学科普的科学家、科技单位走近中小学生。在实操过程中,我发现,科学教育进校园,首要关键在「抓校长」。一所学校,校长重视科学教育了,他学校的课程设计就会往科学教育去引导、好的科学老师他会去引进、经费会投向实验室项目的建设、学校育人活动也愿意多请科学家了,校长是关键!要唤起更多校长对科教工作的参与热情。

我们「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举办半年多来,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家、人文艺术家等数十位嘉宾走进中小学为校长、学生作演讲,活动的线上线下传播量破千万,这种科普教育的形式孩子师生都喜欢,我认为是值得坚持下去的。

上海科技馆还设置了一些可供孩子自主实验的套装资源,希望能够送到全国的学校里去,送到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

谈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

去除社会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 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体系

南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您刚才提到宽松的教育土壤和鼓励试错实践的社会氛围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当下教育中焦虑内卷的情绪弥漫,尤其是在中大型城市的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功利化价值取向也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您怎么看待时下家长师生的教育焦虑和内卷?

倪闽景:教育焦虑,这是社会快速变化叠加技术爆炸带来的阶段性问题,不全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更多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需要时间来消化。我们这一代所有的东西都是借改革开放的红利奋斗出来的,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推高了人们的期望值,与期望相伴生的焦虑也相应激增。

社会的这种情绪也不可避免地要传递给我们的孩子,社会就是无数个小家庭构成的,现在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焦虑也受社会大环境中「剧场效应」引发。

很多家长孩子为什么「被动卷」?被社会焦虑的情绪裹挟了;怎么办?只通过教育内部的改革来缓解这种焦虑;怎么改?教师的态度很关键,教师教育的价值观,是否具备教育家的情怀,是唯分数论唯考试论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树人」,这对教育生态的塑造是非常关键的。

尤其是要破除学校教育功利化导向,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一个完满的人,一个拥有自主性、良好的人际关系、韧性与坚持的人。成功与幸福感源于这三个内在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在于考上好大学。破解内卷,有些是需要时间沉淀,更深层的则是需要靠解放自身的教育观念来破解。

南都:「双减」施行以来,多地频现减负「不到位、不彻底」的情况,教育功利化的导向仍在加剧孩子的学业负担。与压力伴生的就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已占总人数的30.28%。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及,要尽快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介入机制。您认为,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上海做得怎么样?如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社会支持,构建相应的介入机制?

倪闽景: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其实也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上海20年前就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却是心理疾病人群越来越多。一味加强心理辅导其实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走到死胡同了。心理问题一旦出现,治愈是很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一直强调预防是核心,「治未病」。预防就是抓几个关键,比如关键行为就是户外活动、吃新鲜食物、避免不当的胎教和早期教育。从心理调节角度来看,上一节心理辅导课,不如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打一场篮球。现在都说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户外活动多了,孩子心理问题也会减少了。

上海之前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为主来抑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是不够有效的,全国不能跟着走。只有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因机理综合研究为基础,以开展广泛的社会科普、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为先,以全社会积极预防为主,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为辅,并建设心理疾病检测网络与治疗应急机制,才是综合治理之道。宁愿增加体育老师也不要增加心理老师,宁愿增加音乐课也不要增加心理健康课,宁愿增加科学探究室也不要每所学校都建心理咨询室。当然对所有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特别是班主任和家长还是十分必要的。

要说到社会支持,我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联动医卫系统形成一套预警应急机制,这个技术上是完全能支撑的,很多孩子一旦有相关的病历病情上传,学校老师就能及时提前介入干预。

其次更重要的社会支持,是全社会病耻感的观念要去除。现在社会对心理疾病的人群还是有歧视的,需要更多的宽容度,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这才是一个现代社会文明应有之义。

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贡献让学生的大脑更多样化,希望我们的社会对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在课余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宽容,让他们的兴趣坚持多一条路可走。——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

采写:南都记者 吕虹 蒋小天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