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手机

华为、小米、iQOO、荣耀、魅族,谁才是系统的纯净度?

2024-06-25手机

在当下这个智能手机日新月异的时代,用户对于手机系统的要求已经远不止于简单的通讯工具,更多的是对操作体验、功能丰富度以及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最近,我有幸深入体验了一番国产手机系统及其预装App,发现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其实与系统本身的纯净度息息相关。因此,我决定将华为、小米、OPPO、iQOO(vivo子品牌)、荣耀、魅族这六个市场上的主流品牌拿来进行一场关于系统纯净度的比较。

让我们看看华为的Mate 60 Pro搭载的HarmonyOS 4.2。华为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造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生态,HarmonyOS便是这一理念下的产物。从我的体验来看,它确实做到了广告干扰较少,系统整体流畅度很高,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不错。

接下来是小米14 Pro运行的HyperOS 1.0。小米作为互联网思维最为浓厚的品牌之一,其系统在功能性和可定制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不过,在我的体验中,虽然HyperOS提供了丰富的定制选项和便捷的互联网服务,但其系统广告相对较多,影响了一定的用户体验。

然后是OPPO Find X7上的ColorOS 14.0。OPPO在年轻化市场颇有建树,ColorOS以其鲜活的色彩和友好的用户界面受到不少用户的喜爱。在我体验的过程中,ColorOS展现出了较高的纯净度,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视觉体验和操作便捷性。

iQOO作为vivo的子品牌,主打高性能游戏体验,其12代机型上的OriginOS 4.0也表现出色。在我的使用过程中,虽然OriginOS针对游戏进行了大量优化,但其系统的纯净度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广告干扰不多,为玩家提供了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谈到荣耀Magic6 Pro的MagicOS 8.0,这个品牌自从独立后便开始着力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MagicOS给我的感觉是介于开放与封闭之间,既有丰富的功能和服务,又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系统纯净度,是一个平衡得不错的系统。

是魅族21 Pro上的Flyme 10.24。魅族向来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用户体验著称,Flyme也不例外。在我这次的体验中,Flyme展现出了很高的纯净度,几乎没有不必要的广告和预装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近乎纯净的操作环境。

通过这次的体验对比,我发现尽管各品牌在追求系统功能丰富性的同时,也在努力保持系统的纯净度,减少广告干扰,以提供更为舒适的用户体验。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在,意味智着能我手们机能市够场在,享各受大高品科牌技纷带纷来推便出利了的自同己时的,旗也舰能机拥型有,更并为且纯不净断、更舒新心的使用环境。系统版本以提升用户体验。今天,我们将聚焦于这些最新系统的体验评测,特别关注它们出厂设置下的存储情况。

在智能手机的存储占用方面,各大品牌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策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荣耀和OPPO,它们的系统文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空间,特别是荣耀,其系统文件高达24.73GB,加上运行所需的缓存等数据,总占用轻松超过34GB,与其他品牌相比,显得MagicOS的体积最为庞大。

紧随其后的是小米、

和OPPO,它们的系统文件和数据总和分别达到了28GB、26GB和24.6GB。有趣的是,虽然小米的系统文件本身并不大,但其「其他数据」一项却高达19.05GB,几乎是其他几个系统的两倍多。这部分主要是因为小米系统自动划分了6GB的存储空间用于扩展运行内存,这一策略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大幅增加了存储的占用。

而在运存扩展方面,除了小米的6GB之外,OPPO和vivo默认开启了4GB的运存扩展功能,荣耀更是达到了8GB。相比之下,华为则没有提供类似的内存扩展功能,而魅族则需要用户手动开启。

这种存储占用的差异不仅反映了各品牌对于系统优化和用户体验的不同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它们对硬件资源利用的策略差异。用户在选择手机时,除了考虑性能和价格外,也许还需要关注一下这些细节,以便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设备。毕竟,一个流畅而又不占用过多存储空间的系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在当前智能手机市场中,小米、OPPO和vivo等品牌提供了手动关闭运存扩展的选项,用户在重启手机后可以释放一定的存储空间。然而,荣耀品牌似乎没有提供这样的开关,这或许会引起一些用户的注意。随着端侧AI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大厂商尤其是旗舰机型对运存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可能是部分手机即使拥有高达16GB的内存仍默认开启运存扩展的原因之一。

对于那些对AI大模型需求较少的用户来说,关闭运存扩展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手机的存储空间。除了系统数据外,预装应用也占据了大量的存储空间,其中小米手机的应用占用相对较少,仅约200MB出头。不过,仔细查看具体应用的占用情况会发现,实际占用可能远不止这个数字,这可能与系统计算方式有关,部分应用的数据被归入其他分类。因此,在比较各品牌预装应用占用时,我们排除了小米的数据。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品牌在处理存储空间问题上的不同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对于追求高效使用存储空间的用户而言,了解并合理调整这些设置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当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中,不同品牌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预装应用的数量和种类上。最近的一项对比分析显示,OPPO的应用数据占用量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其总体资源占用仅次于荣耀。而在这些品牌中,魅族的应用数据占用量则显得相对较小,其他几个品牌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

是否OPPO的大量占用就意味着其预装应用数量最多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特意整理了一份包含六款手机的预装应用数量统计,涵盖了系统自带应用及第三方应用。结果显示,华为在出厂预装App数量上位居榜首,其次是荣耀,随后是vivo、小米和OPPO,而无论是系统应用还是第三方应用,魅族均保持在最少的水平。进一步细分到系统应用层面,小米、OPPO与vivo三家的数据较为接近,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克制。

华为和荣耀除了明显的预装应用外,还存在所谓的「隐藏预装」情况。具体来说,这两家的手机桌面上都有一个「热门推荐」文件夹,里面的应用并未直接预装在手机上,而是提供了一个快捷下载入口,用户点击后即可快速安装。

这一发现揭示了智能手机厂商在预装应用策略上的不同取向,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用户体验和手机性能影响的关注。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和保证手机流畅运行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各大厂商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当前智能手机市场上,华为和荣耀因其系统「隐藏预装」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揭示了预装应用数量的增多与系统占用空间的密切关系。尽管OPPO的预装应用并不算多,运存扩展也较为节制,但其系统占用仍然紧随荣耀之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系统本身体积较大的问题。

对比之下,华为虽然拥有更多的预装应用,但系统的总占用空间却是最小。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华为没有采用运存扩展来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二是鸿蒙操作系统本身的体积较小。如果华为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减少预装应用和广告,那么鸿蒙系统提供的纯净体验将更加显著。

包括一些系统应用在内,许多第三方应用及「隐藏预装」的应用都支持手动卸载。对很多用户来说,拿到新手机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这些不想要的软件一扫而空。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较,看看在删除所有可卸载的应用后,各品牌手机还剩下多少不可卸的应用。直接查看下方表格便能一目了然:

在当今智能手机的海洋中,除了系统桌面因预装应用和广告泛滥而影响用户体验外,负一屏也成为了一个被广告和信息流侵扰的重灾区。本应提供快递信息、健康数据等快捷入口的负一屏,在默认状态下却常常充斥着各种推荐信息,杂乱无章的内容不仅未能提升效率,反而让这些快捷方式失去了原有的便捷性。

在对比分析不同品牌的做法后,我们发现魅族在这一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其负一屏保持了极高的纯净度,完全没有推广内容,仅有快递、日历、扫码等实用的快捷小组件,呈现出简洁明了的界面。紧随其后的是小米,其负一屏除了底部有一个推荐卡片外,几乎没有其他推广,展现了相当的克制力。

而OPPO、荣耀和华为则属于第三梯队,它们的负一屏仅含少量的应用推广,对快捷组件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华为的负一屏设计最为复杂,还包括一个「发现」页面用于推荐各类小组件。从这一功能设计上看,华为似乎倾向于「极繁主义」,与极简主义背道而驰。

通过对魅族、华为、vivo等品牌的负一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自在设计哲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化的设计反映了各品牌对于用户体验的不同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

在智能手机的海洋中,魅族、华为和vivo无疑是其中的璀璨明珠。然而,在负一屏的设计上,三者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尤其令人瞩目的是vivo,其OriginOS系统本就以创新设计见长,负一屏的功能小组件更是独树一帜。原本以为这样的独特设计已是极致,没想到继续操作之下,负一屏竟巧妙地转变为「今日头条」,各类信息汇聚一堂。尽管这样的转变增加了信息的可获取性,却也不免让人感到有些过度,影响了整体的使用体验。

手机厂商在系统中加入第三方应用、推送广告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矩。记得早前,魅族曾试图推行所谓的纯净三零系统,旨在减少广告与预装应用,但这一尝试并未持续太久,可见要完全摆脱这一模式是多么困难。即便是力求纯净的魅族,最终也未能彻底做到无广告、无预装、无推送。

我们并不奢望所有厂商都能实现绝对的「三零」,但至少,过多的预装应用与频繁的推送不应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负担。并非所有厂商都对用户的呼声置若罔闻。小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推出了旨在提高系统纯净度的剃刀计划。对用户而言,更希望看到的是,系统的纯净度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能有更多的实际行动,真正将选择权交还给用户。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智能手机的竞争不仅仅是硬件的比拼,更在于谁能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使用体验。让我们期待,更多的手机厂商能够加入到这场以提高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竞争中来,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