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手机

商家最狡猾的10种套路!刷手机停不下来的真正原因

2024-03-08手机

商家最狡猾的10种套路你绝对想不到一条海带摇身一变,居然能变成价比黄金的鱼子酱,手机之所以会被刷个不停,完全是商家的操控,而第一名的小套路,原本只是为了卖轮胎,却不想创造了一个闻名世界的餐厅。本期的内容就和大家一起去解密这些商家的套路。

第10名,无限刷手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说好的刷10分钟视频就睡觉,结果猛然发觉已超过一个小时特别是刷一些短视频的时候,总是有不断的内容推送,让你忽略时间的流逝。

很多人会觉得是自己的自制力不够才会沉迷于刷视频,但这或许并不是我们的错,人在玩手机时,大脑会分一种快乐激素多巴胺,而它会让我们感到快乐。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不是手机资讯,而是快乐。当然,在手机刚刚出现时,这种快乐的程度还很低级,是我们能够抵挡的。用户想浏览网页、看视频,需要点击单独的页面在访问内容,如此并不能很快速提起用户的快乐激素。

2006年,科技天才阿萨·拉斯金开发了无限滚动的浏览模式,在不给用户带来不便的同时,让我们更快速接触到易于访问的内容和资讯。随着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研究出算法,根据你的访问内容和停留时长一直推送更有趣的视频。一次刺激借着一次刺激让我们的大脑一直处于兴奋中,从而造成上瘾的情况。虽然我们的大脑对同一刺激物会不断减少多巴胺分泌,但是手机却可以持续提供兴奋点,久而久之,我们就慢慢养成了总想拿出手机刷一刷的习惯。这就是为什么,你明明想和手机保持距离,却怎么也做不到的原因。

但研究表明,长期被信息流包围,也容易让人降低生产力,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无聊的时候比起刷手机,还是要多出去走走。

第9名,网购奇遇

如今,网上购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需坐在家中便可浏览无尽的商品。

然而,总有些商家会投机取巧,让你的购物经历哭笑不得。就比如这些年无线耳机变得流行,有网友也想拥有一个,结果收到货后居然是如图的样式,让其一时之间大脑有点转不过来。生气的去找商家对质,结果商家表示自己没有说谎啊,这耳机确实是无线的,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啊。

而另一位女网友网购面膜,面膜是真的面膜功效也和标榜的一样,可看着大小怎么不对劲呢?想要铺满一张脸都得用上一整盒了。更有网友表示家里买了一辆单车,让他去拿快递,本以为可以骑回来,结果小的只有巴掌大小,瞬间有些五味杂陈。

其实这种套路就是通过虚假的商品描述和图片来吸引消费者下单购买。所以想要避坑,我们还是要在购买前仔细阅读商品描述和评论,以确保所购买的商品符合自己的期望,同时也要选择一些信誉较好的商家,减少遭受欺骗的风险。大家平时网购有没有遇到这种奇葩经历呢?欢迎来评论区分享。

第8名,离谱的山寨

「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这句广告词道出了山寨货无处不在的现状。一些商家为了蹭大品牌的热度和人气,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最普遍的碳酸饮料,除了可乐就是雪碧,而现在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雷碧,长着和雪碧一样的外表,却偷偷把雪换成了雷,好家伙,如果不是稍微留意一点,还真看不出来。

不过有一说一,雷碧听起来比雪碧要霸气的多,再来看看这碗泡面,是不是认为它是普通的康师傅,但仔细看就能看出来这是康帅傅。而和这种情况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旺仔牛奶的双胞胎姊妹,旺仔牛奶难道说它的功能如此强大,喝了竟然能多生孩子不成?

除此之外,在网上还流传着一张关于6个核桃的山寨,其名字非常的有震慑力,叫做6个核弹,这山寨货就应该拿到二战时期售卖。保准每个国家都抢着要,况且看着这种名字真不知道应该如何下口。

这些仿品无论是外观还是品名都与同行业知名商品雷同,如不仔细辨别难以分出真假,但当得知真相后也只能哭笑不得,直叹商家套路深。

第7名,包装迷人眼

包装对于产品的销售来说非常重要,企业往往将包装设计的非常精美,以此来达到更好的销售效果。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在包装上动了歪心思,用外包装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眼前这杯西柚汁看着满满一杯,结果翻转后才发现只有一半,原来上面的空气都被图案遮挡了感觉。以后买这种只有一半透明的包装都要先倒过来看。

看了图片仅供参考,往往是商家免责的手段,但这个商家却真的做到了与图片完全一致。包装上的芒果酱只有一点本以为是为了好看,谁知真的只有一点点,看来不是好看,而是好贵。

还有这款品克薯片,包装高度不变,胖瘦改变就算了,谁知薯片的大小也悄悄变了,如果没有对比,还真发现不了,真怕哪天购买薯片打开一看只剩下空气了。

这种包装把戏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而在日本引起轰动后,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悲惨遭遇,甚至出现了一个名为「内含量减少的商品」维基百科,详细记录了那些悄悄减少了的商品名,你还遇到过哪些包装刺客呢?

第6名,地摊榴莲

众所周知,榴莲的价格通常比较昂贵,然而一些街头水果车拉来的榴莲却常常以极低的价格出售,问其原因,商家就会回答是产地直销等,能降低成本,还用刚把货拉来很新鲜来吸引。当你购买了榴莲后,商贩还会将榴莲打开,并将果肉分装好后给你带走,此时你肯定会觉得好贴心呀,然而你其实已经中了商家的套路了。

事实上,榴莲的壳和果肉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商贩使用的电子秤上,商贩不让顾客带走榴莲壳,那顾客回去后也就无法验证商贩给出的是否足量,这样一来,商贩就能轻易的进行称重作弊,将顾客购买的榴莲重量减少,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如果顾客坚持要购买整个榴莲,商贩就会以回收榴莲壳可以卖药材、节约成本等说辞来套路顾客。所以在路边购买东西的时候还是需要多留个心眼哦。

第5名,泥巴叫花鸡

叫花鸡虽然名字不好听,样貌也不好看,但是味道却是一绝,因为外面裹着一层泥土。鸡肉经过荷叶的香气烤制后更加入味,不过一些不良商贩却在上面动歪心思。

大陆重庆一男子在路边摊花了约新台币500元买了一只叫花鸡,回家剖开后当场傻眼。且不说这鸡是不是好鸡,而是鸡肚子里居然塞了一斤香菇,差点把小伙气得背过气去,把照片发到网上怒骂,扬言以后再见到这样的商贩一定举报。

消息曝光后,吸引来不少苦主分享自己的经历,甚至有人买回去的叫花鸡居然只有泥巴,根本没有见到鸡的影子,请问是忘记放了还是鸡自己跑了?还有网友调侃,买叫花鸡就是开盲盒,全靠运气,所以大家在欣赏美味的同时一定要谨慎一点,小心落入有心之人的圈套。

第4名,游戏广告

打开YouTube视频广告页面,有时候推送产品,有时候是一些游戏画面,这种益智解谜形式的告非常流行,虽然那画面简陋,但随着机关拨弄关卡迎刃而解,甚至广告中的人物似乎有些蠢,明明很简单,却总是失败,让荧幕前的你看了忍不住点进去自己操作。然而当你点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游戏,瞬间感觉到自己上当。

而这种误导性虚假广告其实很常见,并且有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受骗。这是为什么呢?根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看过这种广告的人中有70%以上都知道其中的圈套,但由于内容是网络上流行的梗或者是吸睛题材,比游戏有意思,因此会勾起人们的兴趣。尽管大家觉得这种广告有欺诈的成分,但依旧有40%左右的人表示愿意下载,根据游戏本身内容决定是否玩下去,而不会因为广告与产品不符而放弃。

Nexters首席运营人员Anton Yakovlev指出,误导性广告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宣传手段,随着游戏内添加一些如广告版的迷你玩法,虚不虚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玩家也都不介意这种广告了。那大家介不介意这种广告呢?

第三名,软体的红色提醒点

在手机上,一个大大的红色提醒图标,还标注了一个消息数目,大部分人是不是都想点进去看看?毕竟这么显眼的标记,不点开看看始终过不了心里那一关。当发现提醒的数字不断变大的时候,是不是又有了一种期待,猜测是谁给自己发了消息?而这就是利用了大众的强迫心理。

据了解,Facebook在最初的设计中,信息提醒点其实被设计成了蓝色,但后来发现这个颜色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于是改成了红色。而在人类的基因中,对红色的警惕是与生俱来的,往往是有关生存危机的信息,所以消除红色信息代表的危险信号,确认了这与危险无关,才会让人更放心。于是在生物本能的驱使下,这一改变大获成功,并被其他平台纷纷效仿。

其实,作为设计者,完全可以预留设置。帮助用户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提醒颜色,但这样做显然不符合商家的利益,于是他们替我做了选择,而且是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

第二名,鱼子酱的秘密

如果要盘点世界上最昂贵的食物,鱼子酱一定名列前茅,什么「一口吃掉8000块」、「一口吃掉8000块」,米其林主厨不敢手抖之类的说法比比皆是。但当你打开电商app,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俄罗斯空运的黑鱼子酱一罐竟然只要14.5元。是科技让鲟鱼变身产卵超人,还是像网友评论的那样味道挺好,就是有点像海带?

其实不是所有鱼的籽都能叫鱼子酱,只有鲟鱼产的鱼子才能称为鱼子酱,至于鲑鱼籽、明太子这一类的鱼子其实不能称为鱼子酱,而鲟鱼的濒临灭绝也将鱼子酱炒到了天价。显然,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正的野生鱼子酱太过遥远,于是商家就抓住了商机,造出了一种人造鱼子酱,而原材料正是海带,和鱼压根没有一毛钱关系。

首先将海带在特殊溶液里浸泡之后晾干,研磨成粉,再加入食盐、冷檬酸等配料,黑乎乎的胶状物就产生了,然后经过挤制机的加工,让胶状物变成一颗颗饱满的鱼子,最后再加入一些稳定剂,可以以假乱真的鱼子酱就大功告成了。这种人工鱼子酱从外观上看天衣无缝,口感据说比不上真鱼子的Q弹爽滑,但一般人没有月子无数的经验可能也分辨不出来。

海带冒充鱼子酱虽然让人觉得出乎意料,但是下面这个卖轮胎的居然卖出一个世界餐厅品牌,是不是更加传奇?

第一名,米其林餐厅的秘密

不知道你有没有好奇过米其林餐厅和米其林轮胎到底是什么关系?虽然在大家的观念里,他们完全是不同的物种,不可能有任何关联,但事实上你错了,他们俩真的是一家,都是米其林公司的产品。

1900年,米其林公司为了促进汽车轮胎的销量,拐着弯的推广起了汽车旅行,因为汽车只有出去旅行才能加快轮胎的磨损,才能促进轮胎的销量。所以他们聪明的把餐厅、加油站、旅馆等等有助于汽车旅行的资讯汇总起来,出版了米其林指南,为旅游的行程推荐各种攻略。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餐厅品评板块大受欢迎,因为极其严格的评选标准而闻名,被誉为欧洲的美食圣经。

到了1926年,米其林指南开始以星级为餐厅打饭,而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1星是路过可以停车品尝一下的餐厅,2星是值得稍微绕一点路去品尝一下的餐厅,三星就是可以专门去品尝的餐厅了,这个营销方案是典型的无心插柳柳成荫,估计米其林兄弟也万万没想到,当初为了多卖点轮胎,却一不小心干出了一个世界知名品牌。

看完以上的内容,是不是让你对商家的套路更加了解了?那你还知道其他的商家轨迹吗?欢迎来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