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手机

你真的需要OPPOK12吗一文读懂这个防摔长续航手机的尴尬处境

2024-06-15手机

作为一名手机评测从业者,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无休止的新品发布,永无止境的体验和评测,有时甚至来不及消化品鉴。眼看着新机不断出现,旧作却还没写完评测文章,这种"疲于奔命"的工作节奏,使我时常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职业道路。

不过,每当我遇到一些定位模糊、自相矛盾的产品时,我就会重拾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因为这种类型的手机,往往能引发我更多思考,激发我更大好奇心。正如最近OPPO公布的K12系列手机,它的发布让我深感费解。

K12被定位为"防摔续航旗舰",这一点从参数表来看没什么问题。它采用了增强版的防摔设计,使其能够从最高1.8米高度摔落时机身仍然完好无损。同时,凭借5500mAh的大电池和57W的快充技术,续航能力也可圈可点。

然而,问题就出在"旗舰"二字上了。因为从影像和性能这两大旗舰手机的核心硬件来看,K12似乎都有些"廉价"了。它搭载的是去年的中端处理器天玑8000,性能同上代持平;拍照方面,则连影像旗舰都算不上,主摄像头选用了1/1.56英寸的imx766,比起上代K11的1/1.5英寸imx890还有些逊色。

我不禁要问,一款号称"旗舰"的手机,怎么可以在影像和性能这两大核心硬件上如此"普通"?OPPO此前K系列的命名也曾多次令人费解,似乎从未为这一产品线下过明确的定位。早期的K系列如K9 Pro靠天玑1200的强劲性能打造性能旗舰;后来K11则主打影像,但配置却连同门的Reno手机都比不上。

现在,K12的出现,又让人觉得K系列的定位更加模糊了。因为仅凭防摔和续航两个亮点,似乎很难称得上是什么"旗舰"手机。这不像是OPPO有意为之,反而像是被动选择的结果,仿佛是为了把K系列这个产品线勉强续一续命。

当然,K12的目标群体确实存在。比如手抖老人、勤恳的外卖骑手,或许会对它的防摔和长续航充满兴趣。不过,这个群体的规模未免也太小众了些。更何况,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把"旗舰"二字加诸于此,似乎也有些贬低了"旗舰"的内涵。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K12的卖点似乎并不那么吸引人。因为仅凭10元的手机壳加贴膜,就能实现与机身等同的防摔效果。况且,耐摔和耐磨可不是一回事。即便机身不摔坏,也难免会出现划痕和碰撞造成的磨损。所以想要长期保持机身的完好,最终还是需要为其佩戴保护壳。

与此同时,K12的价格也让人有些无法接受。就算防摔和续航获得了加分,但5499元的定价,也未免有些小贵了。毕竟以4999元的价格,同门师弟vivo的iQOO Z9在硬件配置上并不比K12差。Z9搭载的还是同款天玑8000处理器,但电池容量却比K12多出500mAh,达到了6000mAh的水准,续航时间自然也要更长一些。

而且,即使不与同门师弟比,K12的定价也显得有些离谱。上一代的K10去年发布时仅需4499元,如今换代产品反而涨价了1000元,这让我觉得难以接受。尤其是考虑到K12在影像和性能上与上代相比也并无太大进步,仅依靠防摔和续航作为亮点,对于主流用户来说未免过于单薄。

如果你是一名性能党或是影像爱好者,K12自然不会入你的法眼。对于这两类用户来说,同门的iQOO或Reno系列明显更具吸引力。前者重视极致性能,后者则专注于影像拍摄,都与K12的定位不同。而如果你是一名平价手机发烧友,那上代的K10反而更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的性能足以满足大多数人日常需求,价格还比K12实惠700元。

也就是说,无论是影像、性能党,还是性价比发烧友,K12似乎都不太入他们的法眼。就连对于那些极端追求防摔和续航的老年用户和外卖骑手来说,手机壳加手机膜的组合,似乎也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相同的防护效果。

这让我不禁感叹,K12这款产品好像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它的定位太过模糊,配置也仅算中规中矩,亮点又不太独特,价格反而有些小贵。如此看来,它似乎注定难以在市场上卖出一片天。也许618的促销活动会让它打出一些折扣,但即便如此,K12也难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手机市场中脱颖而出。

所以,当我把笔从手里放下,为K12的发布会写下最后一个字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疑问:OPPO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款产品?它的存在意义究竟何在?又或许,正如我之前所说,K12的出现只是OPPO为了勉强维系K系列这个产品线的一次自我挣扎而已。毕竟,没有产品线就意味着工人下岗,公司裁员,资金链断裂。所以,与其放弃K系列,不如硬生生推出这么一款产品,哪怕它的存在意义有些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