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宠物

读方志 行贵州 | 不可貌相的世界名犬——下司犬

2024-10-16宠物

我国是犬类大国,种类繁多。据【黔东南州特产志】载,黔东南州麻江县下司镇居民居住于深山峻岭之间,过去林深茂密,山高路险,野生动物较多,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安全造成了困扰。深居于此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面对严峻的环境和凶猛的野兽,展开了一系列应对,其中便包括了驯养犬类。

驯养犬类的首要之事便是选取种类。在众多的犬类中,无论是体型大小还是外貌特征,在大多数人眼中下司犬的颜值难免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可就是这么个「其貌不扬」的下司犬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地看家护院和外出打猎的得力助手。

下司犬「长蔗秆毛」(左)与「短蔗秆毛」(右)。 顾先文 摄

下司犬有个好听的原名:白龙犬。犬头大、额宽平、腰平直、眼鼻红、足趾紧、尾直立。因其全身雪白,在山中狩猎时快速穿梭于林中,远远望去宛如白色长龙而得名。民间也流传着「虎头蛇腰鼠尾肘子脚,空鼻红眼耳直立」这样的顺口溜,描绘了下司犬的外貌特征。

现如今下司犬却很少被唤为白龙犬。一方面是因为下司犬原产地为黔东南州麻江县下司镇,这么称呼更为亲切、接地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个传说。

相传在清乾隆时期,巡抚大人在贵州黔东南巡视之时发现了擅长捕猎的白龙犬。巡抚大人知道乾隆皇帝喜爱打猎,便买下了白龙犬献于乾隆皇帝。一次狩猎,乾隆皇帝带上了白龙犬,只见白龙犬一犬当先,迅速搜寻并追上了一头野猪,成功将其捕获。乾隆皇帝大喜,高兴之余要奖赏此犬,便询问巡抚此犬之名。古时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而白龙犬一名中带了「龙」字,则是犯了大不敬。巡抚为了避免冲撞乾隆皇帝,临时因地改名为下司犬。据此,白龙犬一名便冷落下来了,但却也打响了下司犬的威名。

据【黔东南州农业志】载,贵州下司犬是经过贵州人民长期以来选育并培养的地方品种犬。早在嘉庆十三年(1808)时,作为商埠的下司镇成为当时的重要交易码头,而官家富人习惯于养犬护院,便逐渐形成了一股养犬风气。当地的下司犬凶猛勇敢,领地意识强,忠诚度高,同时又乖巧听话,自然而然被官家富户选去看家护院。

下司犬外貌「草率」,实力强悍。据【重刊清平县志】载,贵州省凯里市自古便存在野猪、野山羊等大型野物。野猪是一种破坏力大、食量大、繁殖能力强的动物,损毁的粮食和农田不计其数,当时的人们对成群结队的野猪无计可施,苦恼不已。直到发现下司犬面对比自己体型大好几倍的野猪时并不怯场,不仅能够反杀野猪,并且还能够主动去捕猎,因此在野猪再次盗食粮食时,便让下司犬出去驱赶和猎杀野猪。野猪在下司犬的攻击之下死伤惨重,再不敢轻易下山,粮食和农田也得以保存,自此下司犬正式成为了当地人外出打猎时的忠诚伙伴。

在我省出版的【贵州省烈性犬名录和大型犬肩高与体重标准】中,德国牧羊犬位居其一,属于大型烈性犬。1938年冬季,国民党陆军通信兵学校西迁至麻江县,在下司玉皇阁设立了军犬所。下司犬在军犬所中与德国牧羊犬决斗中大获全胜,名声大噪。当时中国正好有参与国际猎犬大赛的机会,军犬所所长李丹秋便带着下司犬千里迢迢渡海参赛,在国际猎犬大赛中一举荣获第三名,打响了世界名犬的名号。由此下司犬成为了我国唯一一种世界级猎犬品种、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犬,实至名归。

下司犬。顾先文 摄

在前不久的第二届贵州村BA总决赛上,贵州村BA官方邀请现场观众参与互动活动:若有人能够投进三分球,即可立马带走一只下司犬幼崽。这一奖品将现场气氛拉至高潮。下司犬也再一次以荣誉之名,通过互联网展现在世界面前。

为了保护和发展纯种下司犬,据【下司镇志】记载,下司镇于2002年起,建立了繁育保种提纯基地。2004,【贵州日报】刊发【保护纯种世界名猎下司犬】一文。2005年,麻江县原畜牧水产局开展了对下司犬的保种开发利用工作。2007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实施【贵州下司犬】地方标准。2008年,下司犬保种繁育基地繁殖出1000多只纯种下司犬。2009年,下司犬通过农业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2010年,下司犬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同年,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公安厅将下司犬警用犬选育及应用平台作为科研重点科研项目立项。2012年,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下,纯种的下司犬数量逐渐增加,数量达1万多只。2017年,下司镇有30余个养殖基地,有800余户散养销售户,在贵州各地建有下司犬纯种提纯养殖基地。

>>>>>>>>>>

相关链接

读方志 行贵州|志书里的廉洁之脉

读方志 行贵州 | 三都大桥印迹:从望江兴叹到美好记忆

读方志 行贵州 | 三丈水,一个河谷的传奇

读方志 行贵州|鲍家屯:历史即当下,往事不如烟

读方志 行贵州|虎门巷:见证贵阳过往的老巷子

读方志 行方志 | 青溪铁厂史话: 中国钢铁重工业的发端

读方志 行贵州 | 「豉辣」食话

读方志 行贵州 | 地方志中「父与子」的故事

读方志 行贵州 | 「黄小西,吃晚饭」,徐霞客打卡了两处

读方志 行贵州 | 地方志勾勒的贵州茶图景

读方志 行贵州|【遵义府志】的「副产品」—— 从【桐梓诗略】【播雅】到【黔诗纪略】

读方志 行贵州 | 梵净山:恐是神仙居,可见不可掬

读方志 行贵州 | 万峰林:磅礴数千里 西南奇胜处

读方志 行贵州 | 竹都话竹

读方志 行贵州 | 西江千户苗寨:千年时光蕴养的第一大苗寨

读方志 行贵州 | 五部县志里的荔波身影

读方志 行贵州 | 徐霞客点赞安顺:城垣峻整 街衢宏阔 市集甚盛

读方志 行贵州|大夏百年 寻脉贵州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古城,地域文化「盆景」 各路「神仙」聚会

读方志 行贵州|安顺是一座莹白的石头城

读方志 行贵州|贵州最早教育先贤的星辰大海

读方志 行贵州 | 村超·乡村师范·黄质夫

读方志 行贵州 | 毕节养蜂史话

读方志 行贵州 | 郑珍成为比肩偶像尹珍的硕儒

读方志 行贵州|斗牛相思,交流和情谊绵绵无绝期

读方志 行贵州|古往今来的石阡人,是这样泡温泉的

读方志 行贵州|石牛口,一个不该遗忘的地方

读方志 行贵州 | 护国英烈传

读方志 行贵州 | 首批官费留学生与首家公立医院

读方志 行贵州 | 贵州旧志中的土司书写与土司形象

读方志 行贵州|寻着方志看白云

读方志 行贵州|古韵悠悠巢凤寺

读方志 行贵州|在村志里寻找乡愁

读方志 行贵州 | 护国英烈传

读方志 行贵州|隆里所村:600年前那位建筑设计师,请收下我的膝盖

读方志 行贵州|六盘水黄土坡,不见黄土不见坡

读方志 行贵州|贵州土司从被动修志到主动存史

读方志 行贵州 | 吴中蕃两修【贵州通志】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亭台楼阁的隐秘往事

读方志 行贵州 | 遵义舟水桥与八五厂的变迁

读方志 行贵州 | 「广济」古桥 曾经的交通要道

读方志 行贵州 | 从贵州「惜字塔」说起

读方志 行贵州|贵州「飞地」趣话

读方志 行贵州|贵州第一位状元曹维城文武兼备笑傲江湖

读方志 行贵州 | 相宝留云

读方志 行贵州│ 魁胆村:「杉君子」的奇幻漂流

读方志 行贵州|从江高增侗寨「吃新节」吃的啥?

读方志 行贵州|黔东南白酸的悠远历史

读方志 行贵州 | 「牛瘪」和白酸一样,古已有之

读方志 行贵州 | 安龙招堤,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读书志 行贵州 | 夜郎坝1300年坐不更名的历史密码

读方志 行贵州|梁启超的贵州朋友圈

读方志 行贵州|为什么郑珍和莫友芝不愿意承担【贵阳府志】的编撰

读方志 行贵州 | 贵州第一座铁索桥——盘江铁索桥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有座甲秀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读方志 行贵州|湄潭茶语

读方志 行贵州 | 顺着【遵义府志】的线头,牵出许多惺惺相惜又一脉相承的人和事

读方志 行贵州│【黎氏家谱】,让家谱从私家谱牒变成折射明清黔北社会的历史文献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交际处的前世今生

读方志 行贵州|旧时餐饮广告中的贵阳美食渊源

读方志 行贵州│ 把沙滩村作为「方志之旅」首站,至少就没输在起跑线上

读方志 行贵州|在志书与现实的遥相呼应中,体会一方土地的生生不息

读方志 行贵州|「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

策划/黄蔚 舒畅

学术支持/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文/廖鑫鑫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