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宠物

宋人爱猫太疯狂,连太子都要靠猫选,现代猫奴自愧不如

2023-12-31宠物

文|阿尔法

编辑|阿尔法

早在 2000 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养猫,【礼记·特郊性篇】云;「迎猫,以其食田鼠也」。

宋佚名【狸奴蜻蜓图】

当时在每年的腊祭中专设一项迎猫之礼,以求其消灭田鼠。但将猫作为一种宠物,并在整个社会形成养猫热潮,则是从宋朝开始的。

宋朝的猫

宋朝建立后,随着绝对君权的建立与官僚体制的完善,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也逐步失去了盛唐人那种「致君尧舜上」的历史条件。

宋徽宗 耄耋图

君主高度集权需要的不是「贤臣」,而是「忠臣」。

所以宋人进不能「治平」便退而「修齐」,将唐人追求事功的「外王」纳入重个体修养的「内圣」之中。同时,宋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超过唐代。

中小地主日益兴盛起来,商品经济更加活跃,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队伍迅速壮大。

整个时代风尚、社会氛围与前期封建社会大不相同,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

人们的审美情趣也从盛唐的「黄河」「白日」「大漠」「孤烟」,一变而为庭小院式的细琐平易,浅斟低唱,走进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捕捉追求中。

更加重视对日常狭小生活的兴致。于是那深庭小院里的娇小动物一一猫,便成为帝王将相、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和市井俗人的宠物。

宋朝养猫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北宋开封和南宋杭州都有专卖猫食的市场。【东京梦华录·诸色杂卖】条说开封的市场上,「则供猫食并小鱼」。

记载杭州的市场,「养猫,则供鱼借」。繁华热闹的国都里,专门有出售猫食的市场,恐怕在中国历代帝京中是少见的,也可想见来代国都中猫家族数量之大。

宫廷养猫

宋代从皇宫到民间,都盛行养猫。

南宋孝宗皇帝当初被选为太子就与猫有关。二年(1132)没有亲生儿子的宋高宗,为了早日确定继承人,下令宗正官查找皇室七岁以下的子十人,入官备选。

从十人中挑选了二人,一胖一瘦,原想留下胖的,赐给瘦者三百两银子让他回家。还未等走出殿门,又被高宗叫了回去,想再仔细观察一番。

命令二人叉手并立忽然一只猫从他们脚前超过,那个胖子便一脚将猫踢开了。高宗很不高兴地说「这猫偶尔经过,犯得着将他踢开吗?轻率如此,怎能担当重任?」

于是决定留下瘦者而将胖者遣送回家。这位癫弱者,就是后来的孝宗皇帝。

由于宫中爱猫,即使臣下触犯皇帝的忌讳,也不以为罪。宋理宗祀明堂时,问身旁的官员徐清叟,「猫儿捕鼠如何?」答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理宗本命属鼠,徐清叟顿感触突圣颜,但理宗丝毫未贵怪他。由于皇帝爱猫,宦官近侍们为了邀宠,千方百计搜求名贵猫进奉。

南宋杭州的达官贵族盛行养一种美观的「狮猫」。

【梦梁录·兽之品】说;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飞,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

毛益【蜀葵戏猫图】局部

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

猫的趣闻

奸臣案检的孙女被封为崇国夫人,显贵无比。她就豢养着这样一只名贵的狮猫。有一天她的猫突然丢失,立即命令临安府限期找到。

宋佚名【富贵花狸图】局部

到期猫未找到,临安府逮捕了临近崇国夫人府第的居民,又准备弹劾守卫府第的官兵。官兵们惶恐不安,到处步行求猫。凡是城内居民养的狮猫「悉捕致,而皆非也」。

于是又贿赂曾见过这只狮猫的老兵,画了这只狮猫的图像一百多张,在茶馆等人流密集处广肆张贴,希望能找到狮猫。

尽管临安府大动干戈,全城捕求,到处张贴寻猫启事,办法用尽,还是未能找到那只狮猫。后来府尹通过崇国夫人的亲信苦苦哀求,这件事才算了结(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从这件事可见官僚贵族养猫之风的炽盛社会上层这种疯狂的养猫热,导致了名贵猫的以假乱真和盗猫之风的兴起。

【夷坚三志·乾红猫】记载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南宋都城临安北门外西边小巷,有位卖熟肉的老头孙三,和老伴过着安宁的日子。

但有一段时间,孙三每天清早出门时,总要再二嘱咐老伴,「照管好我们的猫儿,整个临安城都找不来第二只,千万不能让外人看见,如果被人偷去,我就没法活了。

我们年老无子,这猫儿就像我们的亲生宝贝,千万小心啊!」

平日邻里之间也无往来谁也没有见过这只猫,当他们每天都听到孙三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话时,起初感到纳闷,后来心想可能是只带有虎斑纹的猫,过去罕见,如今也不足贵。

孙三老翁提心吊胆地看护,实在可笑。

忽然有一天,孙三家的猫拽断绳索,跑出门外,孙三老伴惊叫着急忙抱回,看见这只猫的左邻右舍都惊呆了。

原来这只猫全身血红,连尾巴,腿和胡须都是深红色,无一根杂毛。

邻居们从未见过这种猫,羡慕赞叹不已,孙三卖完肉回家,从邻居们的议论中得知猫已被外人看见,非常气愤地把老伴打骂了一顿。

孙三家有只红猫的消息,很快在都城传开了,不久便传到了皇宫大内,有个太监知道这消息后,觉得有利可图,想以高价得到这只猫。

但重金并未打动孙三的心,他说:「我孤贫一世,有饭吃就行了,无用钱处,爱这只猫如同我的生命一样,岂能卖给你」。

太监想用这珍奇的红猫博得皇帝的欢心,所以孙三执之愈坚,他求之愈急,一再加价,竟以三百余钱买下了这只猫。

孙三卖掉猫之后,好像丢了魂似的,痛苦不堪,常以打骂老伴出气再说那太监得到猫之后,满心欢喜,盘算着喂养调救好这只小宝贝后,再孝敬给皇上,以求加官晋爵。

就在他做升官发财梦的时候,那只红猫的颜色却一天比一天淡了,仅半月时间,竟然变成土白色的普通猫。

太监知道上了大当,赶忙带人赶到孙三的住处时,这对老夫妻早已无影无踪了。孙三夫妻扮演的这场以白猫染成红猫,故弄玄虚,以钓大鱼的闹剧,可谓天衣无缝,演技高超。

李迪【狸奴小影图】

由于猫价上涨,名贵猫更是奇货可居,遂产生了一批以盗猫为生的人。【程史·猫牛盗】云;盗猫者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套防止猫叫的办法。

偷猫一般都在白天进行,因为杭州城内居民房屋都较低矮,潮湿闷热,猫喜欢在户外活动,很容易被偷猫者捕获。

抓取猫之后,将猫全身淋湿,放进准备好的缸或桶中。

猫生性净洁,皮毛淋湿之后,不断地用舌舐,不干不停止,一般不号叫。

所以猫一旦丢失,很难找回。上行下效,民间养猫、玩猫之风更盛。宋代海州(江苏连云港)猫为天下第一。

【夷坚志·桐江二猫】云:桐江一富民家养了两只猫,喜爱有加,坐卧自随白天抱在怀间,抚摸爱惜,晚上让猫陪伴睡觉,外出办事,命奴婢侍候这两只猫。

有一天,一只老鼠跳进瓮中吃粮食时,无法逃出。

奴婢赶忙告知主人,主人高兴地抱着一只猫投入瓮中,老鼠惊恐得上下跳跃,叫声凄厉。而那猫熟视不动,不敢攻击老鼠。

一跃而出主人笑笑,又将第二只猫放人中,也是一跃而出恰好庭中有小鸡,反被搏弄而死。猫作为朱门内的宠物,饱食终日,其勇猛之气,逐渐蜕变,乃至畏强凌弱。

宋代文人对猫写的诗句

宋代文人社会地位优越,其中不乏喜欢养猫之人,大诗人陆游年轻时赤心报国,但壮志未酬,老年退居山阴(浙江绍兴)家乡,非常喜欢养猫。

他曾给自己养过的猫起了一些动听的名字,如「粉鼻」「雪儿」「小於苑」等。也写过一些很有特色的「赠猫」诗:

【赠粉鼻】

连夕狸奴碟鼠频,怒翼噗血护残图问染何似朱门里,日饱鱼飨睡锦菌。

【得猫于近村以雪儿之戏为作诗】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飨。

薄荷时时醉,能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猫】

盐襄聘理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影能。

鼠穴功方列,鱼飨尚岂无。

仍当立名宇,唤作小於范。

陆游当年曾在南郑前线投笔从戎,但是,现实却使他始终处于「报国无门」,「为国忧民空激烈」的痛苦之中。

所以他晚年养猫,既是蛰居生活的反映,又是孤寂心态的安慰。同时他的一些咏猫诗,也宣泄了心中的郁愤,【嘲畜猫】云:「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

但思鱼足,不顾鼠纵横,欲骋衔蝉快,先怜上树轻。

胸山在何许,此族最知名。」这些诗在不同程度上是对当权者的批判,对无能者的讥讽,表达了诗人的满腔悲愤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陆游从刺虎到养猫,典型地反映了宋代人普遍的心态历程和曲折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