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某天你在花鸟市场闲逛,冷不丁传来一声小鸟的问候。你一看,原来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鹦鹉。
你大概想不到,这种我们一般只能在笼子里见到的小鸟,目前在欧洲、美国夏威夷等地已经泛滥成灾,让当地人备感头疼。而曾几何时,它们也是作为宠物鸟来到这些地方的。这是人类与动物从相亲到互怼的又一个例子。
野生鹦鹉泛滥成灾
鹦鹉最早栖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带。在20世纪初,它的一个亚种——红领绿鹦鹉,出现在印度次大陆。根据遗传学上的证据,如今泛滥于欧洲的环颈鹦鹉正是来自这个种群。环颈鹦鹉有着一身绿色的羽毛,红红的鹰钩喙,因为有一个玫瑰色的颈环而得名。
鹦鹉最早可能是作为宠物到达欧洲的,然后慢慢地从笼子和鸟舍中逃出来——鹦鹉是高智商鸟类,是「越狱」高手——或者被释放出来的。
直到1986年之前,在欧洲野生鹦鹉还不多见,但自那以后,种群数量开始激增。环颈鹦鹉已成为英国的常见鸟类。据估计,现在英国全国大约有3万只环颈鹦鹉。在伦敦,你不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更要命的是,目前它们的数量还在以每年约30%的速度递增。除了英国外,世界上还有30多个国家,从美国到以色列,以及阿塞拜疆,正经历着外来鹦鹉数量的爆发。这使得它们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入侵物种之一。
是什么导致野生鹦鹉的数量急剧上升,目前还不清楚。也许是全球气候变暖提高了鹦鹉的野外生存能力。此外,鹦鹉跟人类很亲,这一点可能也帮了大忙。野生鹦鹉一般生活在靠近人类的地方,以便利用城市的热岛和喂鸟器等人工便利。以最近到达阿塞拜疆巴库的鹦鹉为例,那里的冬天气温徘徊在零度附近,本来不适合鹦鹉这样的热带鸟类生存,但它们通过栖息在燃烧废气的炼油厂附近而活了下来。
鹦鹉是一种害鸟
虽然鹦鹉是一种可爱、漂亮的鸟类,但野生鹦鹉的日渐增多,却让当地人笑不起来。
在美国南部,鹦鹉已经扩展到城市之外的乡村,那里有很多果园。鹦鹉是吃水果的,所以蜂拥到果树上乱啄。它们也吃坚果和种子作物。它们是浪费的食客,经常捡起一样东西,啄一啄,还没吃完,就丢掉,然后继续寻找更合胃口的食物。
在欧洲,鹦鹉对农业的损害倒不是那么令人担忧,但人们越来越担心,不断扩大的鹦鹉种群会挤压本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入侵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鹦鹉以多种方式与其他物种竞争。首先,它们在树洞中筑巢。它们比其他鸟类更早地占据了巢穴,这可能会使那些在树洞中筑巢的鸟类,如黄雀和啄木鸟,无处可去。还有一些证据表明,它们把某些本地的鸟类从喂鸟器上推开。在西班牙南部,鹦鹉正在把欧洲最大的蝙蝠——大夜蝠排挤出去。大夜蝠是濒危物种。鹦鹉抢占了大夜蝠在树上的巢穴,有时还把蝙蝠啄死。
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鹦鹉可以成为病原体的储存库。它们携带一些在牲畜身上发现的疾病,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会把这些疾病传给牲畜。然而,宠物鹦鹉有时会将一种叫做「鹦鹉热」的类似流感的传染病传染给人。1930年在法国爆发的鹦鹉热导致很多主人将他们的鹦鹉释放到野外,这被认为是欧洲鹦鹉泛滥的一个源头。
另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是叫声。鹦鹉是嘈杂的鸟类,当它们聚集在一起时,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有传闻,由于鹦鹉的噪音,人们在晚上被吵醒。它们的粪便和噪音污染已经开始对美国夏威夷的旅游业造成不良影响。
野生鹦鹉已经失控
一些地方的人已经忍无可忍,打算消灭这种可爱的害鸟。譬如,2019年,塞舌尔宣布在其主要岛屿马埃岛上,环颈鹦鹉已被全部消灭。岛上约500只环颈鹦鹉中的最后一只已于2017年被射杀,此后再也没有人看到。
不过,消灭野生鹦鹉并不容易。基本上有两个选择:枪或药。射击是快速和致命的,但当周围有人和其他动物时,很难做到安全。带避孕药的诱饵在实验室中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很难在野外推广,因为你必须设计只有鹦鹉才能接触到的喂食器。即便如此,因为鹦鹉的寿命长,以避孕药为主导的消灭计划可能需要二三十年后才能见效。
到目前为止,除了在夏威夷和塞舌尔之外,其他地方的人们消灭鹦鹉的意愿也不大。然而,生物学家们开始在一些鹦鹉尚未成灾的地区倡导控制计划。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有大量的坚果和水果农场,那里的人们认为,现在该是控制鹦鹉的时候了。
在欧洲,特别是在英国,鹦鹉实在太多了,而且扩散速度太快,已经完全失控。此外,很多人在情感上也并不乐意去杀死鹦鹉。
但是情感也会发生变化的。现在,许多人看到鹦鹉,也许还觉得它们可爱;但等到哪一天,当他们不胜其扰的时候,说不定也会拿起猎枪的。
一种人见人爱的小宠物,却惹起一场生态危机,这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
热岛效应
是由于人为原因(譬如修建高楼大厦、柏油路以及使用空调),改变了城市局部的气温、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