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拆解过2个KVM,说实话,发现怎么内部设计这么差?
今天 又拆解了另一款十几年前的某宝切换器,拆开后,对这个里面的DFM设计我就总结成一句话:「怎么复杂怎么设计,以折腾生产一线人员为目标」
这个切换器是翻箱倒柜翻出来的,有20年的历史了。
宝LANBE MVS204 2进4出VGA切换器 桌面式 同屏输出 二进四出
看这饱经风霜的皮肤,就知道有点年纪了。
背后居然还是贴的标签纸?我怀疑这是不是只是一个样机?
拆开来了,拆开来了,快看,快看,这么凌乱,我也凌乱了
还能看到好多芯片被拆了,我怀疑是不是硬件工程师买来的样品进行学习的
DB头的端子线居然是这样手工焊接的
看着都心累,这样的工艺方式,能量产吗?我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生产线人员骂骂咧咧,然后又低头焊接的画面了
隐约感觉这可能就是20年前的这一类产品的设计画风,设计语言
拆DB头的时候 必需拧铜柱,安装也一样,挺费劲!
先焊接好这个组件,再安装
乱如麻的感觉
这样清爽点了
你敢相信,这一个DB头居然是用来档孔的,伪装用的。挺有创意!
脚都专门剪平了,脑海里又浮现出手指头被剪刀压红的痕迹。
果然是一个06年第四周的pcb,那年我刚毕业,那年我刚工作。
这种7805 7905的供电方式,不知道为什么总让我感觉就是一种设计年代感,可能我的印象中老产品都喜欢这样设计,也和我现在一直接触的产品不一样导致的印象吧
居然还有打磨型号,这应该就是一个单片机,搞不好就是一个894051或2051类型的单片机。
这按键小板的固定也太复杂了吧
虽然没几个物料,但怎么看,怎么感觉 别扭,不美观。
这种方式,是怎么想出来的
话说,就这切换器的这点功能,整个电路感觉特别复杂,用料也特别的「足」,如果换现在来设计,元器件基本全贴片搞定,电源肯定也是上小体积的LDO或DCDC了,这种电路一看就不会有多大的电流。
整上pcb的设计更是没有DFM可言,好好的优化设计一下,我敢说这成本可以降低60%,装配效率提高3倍。(当然客观说一下,毕竟是十几年前的小产品了)
毕竟这个是十几年前的产品,按当时的设计喜好,我有时感觉 这种设计可能是当时的主流,内部处节,外部标签为什么也这么的敷衍,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一个样机,还是一个正常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