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首单「果树寒潮指数保险+衍生品」!「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谁?

2024-05-27财经

5月17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将一笔保险赔付款打到了北京金渔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账户上:16008元,赔付率达119%。这标志首个「果树寒潮指数保险+衍生品」项目顺利结项,也意味着「保险+衍生品+资产管理」的这一气候风险转移结构通过了市场考验,「气象×金融」新模式取得重大突破。

「果树寒潮指数保险+衍生品」挂钩「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以下简称「温度指数」)中的北京站日平均温度指数(DAT),由中国太保产险、建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期货」)和上海笃熙禀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笃熙禀泰」),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指导下共同构建,是国内农业气象风险管理的一大创新产品。

「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城市分布图 供图:中央气象台

而北京金渔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之所以敢「第一个吃螃蟹」,看重的是理赔效率和科学性。该公司总经理陈知国表示,该公司在北京市平谷区种有138亩桃树,由于地处山区,气温波动大,每年3月至4月易受「倒春寒」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要到授粉挂果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按照传统政策性保险的理赔流程,时效低、定损难度大。而这次他们签下的果树寒潮指数保险不用人工现场定损,怎么赔、赔多少都有权威数据说话。

北京金渔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保的桃林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级工程师齐丹表示,温度指数依据国家气象站真实、客观、全自动化的温度观测数据进行编制,将其作为天气衍生品的标的物,服务于对天气高敏感行业的天气风险管理产品设计,可最大程度确保数据及时、权威、不可更改。

中国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三农经营管理中心综合市场部李怡介绍,该项目在保险期内,一旦DAT下跌触及保单预设触发值,被保险人即可锁定约定的赔付金额;如果DAT继续下跌,并触及代表更低气温的第二触发值,被保险人即可锁定更高金额的赔付。4月10日,DAT跌至9℃,当即触发第一档赔付。

「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中的北京站日平均温度指数(DAT)4月数据,可见4月10日温度骤降 供图:中央气象台

但指数型保险也面临着再保险支持有限、风险分散困难等问题,需要开辟新模式以转移承保风险。在这一项目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指数保险将气象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购买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场外期权服务进行风险再转移。

当前,期货市场未上市天气期货场内衍生品,相关风险管理需要通过更为复杂的方式进行。为中国太保产险提供了赔付风险对冲服务的建信商贸衍生品部联席总经理金士星说,「果树寒潮指数保险+衍生品」贡献的创新思路是,引入私募基金作为交易对手,通过资产管理业务实现风险进一步分散转移。他说:「在衍生品设计上,我们采用‘看跌二元期权结构’,根据气温降幅设置两档赔付,充分模拟了寒潮天气短时多次降温的特点,且在交易结构中明确了对DAT的每日观察条款,确保在气温快速变化时能对种植户的收益提供保护。」

对笃熙禀泰而言,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是一项全新尝试。该公司总经理唐福全表示,天气衍生品与传统投资收益率相关度较低,将其作为另类投资加入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组合中能有效降低波动率、提高风险收益比。「许多投资主体无法直接参与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风险转移,但‘天气指数保险+衍生品’为我们服务乡村振兴找到了新支点。」唐福全说。

从2023年开始,挂钩温度指数的「天气指数保险+衍生品」或「天气指数衍生品」先后在广东、湖北、北京、河南、黑龙江等地落地6个试点项目,聚焦水产养殖,售电,茶叶、果树、主粮等作物种植,探索温度指数衍生品在实体产业中的应用,多个参与主体反馈效果良好。

在4月18日举办的温度指数应用项目宣导班上,「果树寒潮指数保险+衍生品」投保方代表和相关各方介绍经验 摄影:叶奕宏

大连商品交易所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推动温度指数应用项目和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我国农业、能源等天气敏感行业提供应对天气不利变化的风险管理工具,期待在金融监管、气象等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与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深化合作,拓展应用场景,匹配实际需求,推动相关模式进一步辐射能源、交通、建筑等多个行业。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表示,「天气指数保险+衍生品」要精准发力,科学性是关键。要立足气象灾害风险预报、评估业务,设定科学的触发阈值,制定合理的保险费率、赔付金额,为更多气象高影响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缓释气候风险提供重要依据,「在这一方面,气象、金融携手,大有可为。」

中国太保产险三农创新研发中心经理刘易指出,在缺乏标准化天气期货交易市场的情况下,保险产品与天气衍生品的风险敞口无法进行灵活匹配,希望尽快推动天气期货实现场内上市交易,同时瞄准更多行业气象风险应对需求,不断扩充天气指数产品、衍生品种类,推动构建气象风险管理新业态。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叶奕宏

编辑:杨奥清 黄彬 王素琴

审核:崔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