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继中央、省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后,佛山也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市进行了重点部署。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成为中国工业「第四城」,目前正向「工业4万亿」城市进阶。如何理解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要义和内涵特征?进入工业「后3万亿时代」,佛山新型工业化之路怎么走?围绕这个话题,佛山日报【理论周刊】专访了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顾乃华,请他分享相关观察和思考。
专家简介
顾乃华,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纵向课题10多项,在国内经济领域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承担有关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建设等方面的咨询项目50多个。
1、新型工业化须突出科技引领
【理论周刊】:如何理解新型工业化?它具有怎样的时代内涵?
顾乃华: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对而言的,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科技革命的演进而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动态性过程。
新世纪之初,党和国家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对「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的重要研判,并概括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实施路径。表述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时间节点,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美的机电工业4.0智能化生产基地。/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炳辉摄
总结来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基于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在尊重工业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能够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工业发展道路和模式。一是强调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作用。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的范式中,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前提和基础,信息化则是工业化的引擎,信息化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强调科技创新引领的工业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和商业的持续创新来驱动,推动工业发展模式从依靠资源投入转向更加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三是强调质量效益为导向的工业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要求在保持工业增长速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工业的效益、质量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四是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彻底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道路,坚持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不断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新型工业化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发展国情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决策。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以逐步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突破了西方主导的传统经济理论教条,为丰富世界工业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2、推进佛山新型工业化需把握四个核心要点
【理论周刊】:2023年,佛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进位为全国工业「第四城」。后3万亿时代,佛山推动新型工业化需要把握哪些核心要点?
顾乃华: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以后,佛山已经迈入动力转换、优势再造的新型工业化新征程。后3万亿时代,佛山推动新型工业化,要聚焦创新、质优、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点,逐步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重点在科技创新水平更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更优、产业体系韧性更强和社会经济效益更好等方面发力。
更合镇小洞工业园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一是要注重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十年来,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6%~60%之间,工业主导地位十分明显。但工业化不仅有量的标准,更有质的要求。佛山要不断提高工业化的发展质量,推动由依靠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投入,加快转变到以知识、技术、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推动的集约型、高质量工业化路径上来。同时,应该紧密贴合社会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生产和提供一批知识含量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生态友好水平更高、个性化程度更高以及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与服务。
二是要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从过去经验来看,佛山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也是自身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以工业技术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新质生产力依托于新的技术和经济范式,植根于前沿技术不断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大量涌现,进而催生一批增速快、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佛山带来了在新兴产业引领发展、构筑新的工业发展新优势的机遇。佛山要依托既有的产业优势,抢抓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技术迭代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推动前沿技术突破、颠覆性技术创新及其产业转化,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夯实新一轮产业科技竞争中的护城河。
三是要注重产业融合的深度。行业之间的发展并不是彼此割裂,而是互为投入和产出的产业链联系。当前范围更大、进展更快、程度更深的产业间融合能够解决供需不对称等问题,促使产业之间的融合成为趋势,推动制造企业日益向服务化转型。现阶段,佛山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以产业融合为重要突破口,推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和经济增长潜力的加速释放。佛山要重视发展由制造业服务化形成的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做优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和现代金融等专业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与产业链安全的支撑力度。
四是要注重数字技术的赋能。佛山的新型工业化离不开产业的「数实融合」和企业的「数转智改」。前沿数字技术的突破和颠覆性数字技术的成熟,推动数字经济的增长大幅度提高,孕育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平台型企业,推动各个行业发生深刻变革。数字技术推动工业组织模式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发展,生产流程从制造企业出发转向从用户出发,成为各工业部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佛山要将数字技术和「数实融合」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抓手,推动数据要素与人才、信息和金融等生产要素融合,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3、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理论周刊】:佛山提出,到2030年要完成向「工业4万亿城市」的跨越。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自身产业发展实际,您认为佛山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着力点何在?
顾乃华: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23年成为中国工业「第四城」,并且形成了「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制造业发展格局。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佛山工业仍然面临产业整体不够高端、要素配置和产出效率仍需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产业体系对比上海、深圳等工业强市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想实现工业3万亿向4万亿的顺利跨越,佛山需牢牢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亩均论英雄」为标准,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
格兰仕集团工业4.0基地,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臂进行生产作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伟楠摄
第一,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坚守实体经济根基。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515」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激发内在潜力,着力锻长板、固底板、补短板,加快构筑工业化发展新格局和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产业体系。一要加快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力度,把技术改造升级作为保持制造业永葆活力的密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更加现代、绿色和高效。聚焦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名片,鼓励企业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强化中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以优质产品塑造品牌和拓展市场,提升在全球分工体系的优势地位。二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做优做强泛家居、智能装备、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等三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强做优更多细分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汽车及新能源、电子信息、工业软件、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实现换道超车。三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关键技术领域和方向,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完善产业配套,构建适宜于「四新」经济发展的产业生态。持续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多点开花」,在未来产业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时,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第二,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高产业政策精准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韧性水平,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一是增强先进制造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性。提升重点优势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性与根植性,持续稳定产业链布局和增强供应链黏性。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毗邻前海、横琴和南沙等自贸区优势,持续推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业链合作。加快建立起近岸化的全球产业链网络,引导「走出去」企业在目的产业链薄弱环节发力。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安全和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重点产业链,聚焦工业材料、加工工艺、设计软件等基础领域,牢牢把握核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突破产业链「卡点」「断点」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各部门的协同机制,用好用足佛北战新产业园等重点平台,提高产业政策精准性,形成支持合力,构筑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和充满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三是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聚焦佛山优势产业链,加快完善「链主制」,鼓励链主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产业链共同体等平台,通过平台能力赋能助力更多中小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品牌消费」全链条发展模式,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佛山制造」品牌。
第三,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前沿领域技术布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关,把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培育创新主体作为主要方向,以创新实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一是持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力度。逐步健全开放式创新网络,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实施面向关键核心技术计划。鼓励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吸引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落户佛山。充分发挥广佛全域同城化工作机制作用,以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构建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二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多主体参与的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积极布局建设中试平台,支持大企业、大平台提供技术验证场景和融合试验场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优质创新主体的培育。增强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持续推进实施创新型企业主体培育行动。持续用活用好「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度,搭建创新企业资源库。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产业工匠。
第四,突出数实融合发展水平,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据要素价值化等路径,推动各个行业的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加快实现数实融合。一是持续做大数实融合的规模。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加快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和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产业集群的高端链接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同时,健全数实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生产过程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二是持续做优数实融合的质量。强化对数字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投入力度,构建数字技术研发应用体系。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加强数实融合的应用场景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创新生态圈,推动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深度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推动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对接,共同营造供需两侧协同升级的良好数字生态。三是持续做实数实融合的能级。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供给,营造良好的数实融合发展环境。构建数实融合的产业标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企业数字化重构和产业数字化重构良性互动。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叶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