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光伏建筑BIPV行业研究报告:BIPV风头正盛,谁将异军突起?

2024-10-16财经

【1 BIPV——传统分布式光伏升级,新应用方向不断涌现】

1.1 新增光伏装机主力是分布式光伏,BIPV增长潜力很大。

光伏发电里,集中式和分布式一起发展的趋势很明显,分布式光伏成了新增光伏装机的主力。光伏电站属于光伏产业链的终端应用市场,按照电站装机规模、跟用户的距离、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等方面的不同,能分成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集中式电站是在荒漠地区建大型光伏电站,好好利用荒漠地区丰富又相对稳定的太阳能资源,接入高压输电系统给远距离的负荷供电。分布式发电站主要在分散的建筑物表面,就近解决用户用电问题,通过并网来补偿和外送供电差额。和集中式发电站比起来,分布式的优势有投资小、建设快、占地少、盈利能力强、跟用户联系紧密、政策支持力度大等。2013年开始,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涨得很快,到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累计装机容量超过了3亿千瓦,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在全球排第一。从结构上看,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在总光伏装机里的占比,从2015年的14%提高到了2021年的35.1%。从每年新增的光伏发电并网装机来看,2021年分布式光伏新增29GW,同比增速是87%,这个增速比集中式光伏快多了,大概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5%,市场份额一直在增加,所以光伏发电集中式和分布式一起发展的趋势很明显。

在分布式电站里,BIPV在外观、寿命、受力、防水和施工这些方面比BAPV要好,发展潜力特别大。分布式电站大体上能分成三类:光伏组件和建筑结合(BAPV)、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BIPV)、非建筑场景。其中,和建筑结合的分布式电站(BAPV和BIPV)大概占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量的一半。BAPV(普通型光伏构件)主要说的是安装在建筑上的光伏构件,它不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只是建筑上起发电功能的部件,在既有建筑上用得比较多。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安装在建筑上的光伏构件,它不但是发电部件,还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和建筑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像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这些。到2021年为止,BAPV还是主流的光伏建筑类型。和BAPV比起来,BIPV直接把设备当成墙体或者屋顶,外观看起来更整体,使用寿命长,并且BIPV不需要其他固定结构,这就使它更安全,防水性能也更好,施工的难度比BAPV低很多。另外,BAPV往往是那种需要一次投入多年才能有回报的项目,业主很看重收益率和安全,要是遭受重大损失,权益可能就没法有效保障,BIPV就能避开这个问题。BIPV是未来光伏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很好地解决BAPV系统存在的一些毛病。

BIPV有多种应用方向,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BIPV不断有新的应用方向冒出来,能满足不同用户和场景的需求。(1)按照应用场景来分,BIPV有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采光顶、预制光伏墙以及光伏遮阳板这些类型。当下BIPV领域都在抢屋顶资源,特别是在整县推进政策的影响下,屋顶BIPV产品发展得更快了。(2)从技术路线来讲,晶硅电池的产业链是完整的,生产设备已经国产化了,产品技术又自主又先进,生产成本还低,现在在光电建筑里占了95%的市场份额。薄膜电池呢,虽然在转化效率等方面比不上晶硅电池,但是它结构简单,透光性可以调节,弱光性能好,温度系数低,这些特点让它比晶硅电池更适合用在BIPV上,在建筑立面上的优势就更明显了。(3)从产品表现形式来看,「建材型」BIPV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形式,定制化程度高,强度要求高,成本也高;「构件型」BIPV更偏向标准化产品,不过应用场景有限,目前主要用在工商业厂房屋顶、防雨车棚这样的大面积屋顶以及大型建筑外侧幕墙。总的来说,未来BIPV产品的发展方向就是既能做标准化产品,又能做定制化产品,这样就能满足不同用户和场景的需求了。

1.3 产业链中游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局呢,这就吸引了光伏、建筑行业的好多企业都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BIPV产业链有这些参与者:上游的光伏组件生产商,像隆基股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它们生产硅片、背板、墙体之类的产品;中游的BIPV系统集成商,例如江河集团、森特股份、东南网架,主要产品有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太阳能电池还有其他储能设备等;下游的客户大多是建筑业,包括工厂、房地产以及一些减排的国家级建筑。

上游竞争很激烈,产业各个环节的集中度在提高,龙头隆基股份有希望继续在行业发展中起引领作用。BIPV产业链的上游大多是像光伏电池这类的光伏组件,能分成晶硅和薄膜这两种技术方向,还有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生产环节。现在光伏产业链整体被政策推动着,光伏组件的产量一直在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82GW,和上一年比增长了46.1%;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是124.6GW,同比增长26.4%。BIPV的电池组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行业里竞争很厉害,少数的龙头企业在供应链环节里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和比较强的定价权,就像隆基股份,特斯拉Solar Roof也在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了。从产品形式和市场定位来说,各家是有区别的,隆基走的是光伏建材的路子,中信博等走的类似光伏支架的路子,隆基主要面向面积比较大的工商业项目,定价相对低一些,特斯拉能面向家庭用户,装机量可能在10 - 20kW,定位和售价比较高端。当下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集中度在提高,隆基股份作为硅片和组件方面的龙头,市场份额比较高,以后有希望继续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

中游的技术壁垒高,赚钱能力也强。中游的BIPV系统集成商,技术壁垒、准入门槛和盈利水平都比较高,主要有光伏企业和建筑企业这两类。光伏企业会涉足上游和中游,既能售卖定制的BIPV产品,也能负责BIPV产品的集成安装工作;建筑企业则是建筑围护、钢结构、幕墙这些建筑细分领域里的龙头企业。在碳中和的大环境下,光靠光伏屋顶发电是很难满足建筑物自身用电需求的。要是想让建筑物自己供电就能够满足自身需求,那以后BIPV的应用场景会进一步扩展,从屋顶延伸到建筑立面,像是建筑物的幕墙、围护之类的地方。

下游的工商业用户更愿意投资BIPV,厂房和建筑物的装机量占比是最高的。下游的光伏投资商有、居民、工商业用户等,他们投资的动力大多源于绿色低碳需求。从用电价这个角度看呢,我们经过测算发现,在不同的余电上网比例下,工商业屋顶的BIPV和户用屋顶的BIPV相比,投资回收期要短1到3年,内部回报率也更高。所以,电价高的工商业用户就更有积极性去投资建设BIPV项目(具体的测算在后面会提到)。从需求端来说,下游BIPV的需求端主要有住宅房屋、厂房和建筑物、商业及服务用房等。装机量占比的变化意味着需求端低能耗化的紧迫程度不一样。厂房和建筑物的装机量占比一直是最高的,它的用电特性和BIPV的契合度很高。在未来低碳的大环境下,新建住宅会成为第二大装机场景。

【2 建筑能耗、政策支持、平价上网,「三轮」驱动行业发展】

2.1在推进「双碳」目标的进程里,BIPV会持续增长。

我国建筑从始至终的碳排放超过全国总量一半,在「双碳」工作里,建筑行业减碳可是关键。建筑业是碳排放的大户,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老是有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建造方法粗放这些问题。我国建筑从开始到结束能耗都比较高,碳排放占全国总量一半还多,建筑业低碳发展跟实现「双碳」目标关系很密切。我国建筑的总规模在全球排第一,现在城镇的建筑总量大概有650亿平方米,每年预计新增建筑面积差不多20亿平方米,碳排放有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建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在不断升高。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是22.33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里占比45.8%;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是49.97亿tce,在全国碳排放里占比50.6%。所以,建筑业节能减排对实现碳中和特别重要,得从建筑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运营维护整个生命周期去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来讲,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主要出现在生产与运行阶段。在我国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里,建材生产阶段占比最大,差不多是55%;建筑运行产生的碳排放排第二,大概占43%;施工过程的占比仅2%左右。在能耗方面,主要也来自生产和运行阶段,分别约为50%和46%。建筑生产过程中好多碳排放都来自像钢铁、水泥这类工业里碳排放多的建材。我国现在新建的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生产的时候得消耗很多能源,也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总量在整个过程里只占2%,这个比例比较稳定。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是用电和供热系统里煤炭燃烧造成的。

我国BIPV的供需条件越来越成熟了,渗透率也有望进一步提高。从需求这方面来说,咱们国家现在老旧居住建筑的面积大概有4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大多节能率低,运行的时候能耗特别高,属于高耗能建筑。可是呢,我国BIPV的渗透率比较低,在分布式光伏装机量里只占4.9%。预计我国BIPV的装机量会从2021年的1.1GW增长到2025年的30.2GW,在分布式光伏里的渗透率也会从2021年的4.9%增长到2025年的74.5%,这个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从供给这边来看,我国的光伏材料技术和产能在国际上都是排在前面的。国内那些领先的建材企业顺着建筑绿色发展的趋势,一直在进行新型光伏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就拿杭州来说吧,2021年11月的时候,杭萧钢构控股的子公司合特光电,它的第一条BIPV生产线就正式投产运行了,这条生产线占的地儿有4800平方米,一年的产能能达到100万平方米。

2.2 有政策助力,再加上「国家队」进入这个领域,BIPV可能迎来发展的好时机。

国家鼓励BIPV行业发展,国有建筑会带头提升BIPV的市场占有率。从我国BIPV行业政策的推进情况来说,2019年底我国能源和环保相关政策才开始提到BIPV行业。2019年11月,工信部等六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在工业园区、建筑与城镇、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光伏电站、光伏扶贫和其他领域形成智能光伏特色应用,还提出建筑及城镇领域智能光伏和建筑一体化应用单个项目装机容量不能少于0.1MW。从近期BIPV行业相关政策来看,我国开始从鼓励行业发展迈向提出具体的中短期目标了,与此同时,相关建筑率先做出榜样,提高BIPV建筑的占比。例如,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表明,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要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2022年3月,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55%。

各地都接连出台绿色建筑补贴政策,这对BIPV产业是个助力。国家在推动BIPV发展,各级也跟着出台了相关的规划和补贴政策。这些BIPV相关的举措,主要是和绿色建筑光伏装机容量、新建BIPV建筑的占比以及应用面积这些方面有关。在已出台的补贴政策里,北京市的补贴力度最大,对于全部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就是把光伏组件当作建筑构件)的项目,补贴标准是0.4元/千瓦时(含税),补贴期限是5年;浙江省杭州市的补贴力度最小,对除上城、拱墅、西湖、滨江、钱塘区之外的其他地区,按照0.1元/瓦的标准给投资主体免洗的建设奖励。各地纷纷密集出台绿色建筑相关补贴政策后,BIPV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了,很可能会快速增长。

「国家队」大踏步进军分布式光伏,BIPV行业的春天来了。2021年3月,中国电建发布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指导意见】,表示要大力开展新能源投资运营业务。按照这个指导意见给下属28家子企业分解下达的新能源开发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增的规模总共是48.5GW。中国电建近五年的光伏订单有317亿元,BIPV项目有25个。到2020年底,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是1613.85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129.16万千瓦,同比增长7.77%。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号角吹响,中国电建在「十四五」期间会全面涉足新能源项目开发领域,在光伏电站投资领域可能又多一艘央企「巨无霸」战舰。2022年6月,振华重工打算和关联方中交产投按3:7的比例,一起出大概2亿元设立「中交建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中交产投拿1.4亿元货币资金出资,振华重工拿0.6亿元货币资金或者等价资产出资,这个建筑光伏公司由中交产投主导。中国交建现在正在大力发展九大新产业,新能源、光伏产业排在这九大新产业的首位,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机遇,重点开展海上风电、城市燃气供应、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等新能源发电业务。中国交建成立建筑光伏公司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充分表明公司很重视建筑光伏领域。

2.3 市场化的电价能推动行业良性竞争。

2021年的时候,光伏发电步入平价阶段了。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接着往下降,大规模推广BIPV就更有好处了。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了个【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有这么几点内容:第一,明确2021年新备案的集中式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网电价就按照当地燃煤发电的基准价来执行;第二,强调新建项目能自愿参与市场化交易来形成上网电价;第三,对于那些现在成本还比较高,但是以后有发展空间的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项目,把定价权给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了。平价上网让光伏发电成本从以前每千瓦时超过1元人民币大幅降到了0.15 - 0.35元人民币,这就和传统火电差不多了。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光伏发电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有希望变成最便宜的能源。从这时候起,光伏发展就从「补贴推动」走向「需求推动」了,进入平价阶段,慢慢不再依赖财政补贴,实现市场化、竞争化发展,行业的配套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国家能源局也明确了,以后会把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当作各省每年装机规模的依据,除了户用光伏之外,其他项目都能自愿参与市场化交易来形成上网电价。市场化的电价环境对以BIPV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发展有帮助,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让行业良性竞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BIPV「蓝海」市场潜力待挖】

3.1 BIPV在投资回收期、收益率这些方面是有优势的。

跟地面光伏电站比起来,BIPV的投资收益和发电效率比较低,不过单瓦系统成本更有优势。1)从投资收益来讲,BIPV的成本比地面光伏电站大概要高出一倍,而且BIPV的发电效率和地面电站相比,一般都会下降,最严重的时候能下降50%。地面电站大概3年就能收回成本,建筑光伏得8年左右,要是没有补贴,甚至要10年才能回本。但是BIPV的收益不能光从电价收益这方面来算,它有建材的属性,像能效提高、环境改善这些因素也得算到项目的投资收益里。2)从电站单瓦系统成本看,集中式电站因为装机规模大,得建配套的升压站和高压输送电缆(一个30MW的电站,升压站和配套电缆这些设备的投资规模接近1000万),电站单瓦系统成本就比较高。现在分布式电站系统平均成本在6 - 6.5元/W,集中式电站系统成本在6.5 - 7元/W。3)从外部政策方面看,分布式光伏一直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家政策从一开始就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从2017年起推动效果就很明显了,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的电价和度电补贴支持力度很大,涉及范围也很广。相对来说,最近一两年集中式电站就有发展规模受控制、电价不断下降、部分地区限电,还有土地和地方一些不合理收费等不稳定因素,发展速度就相对慢下来了。4)从系统成本构成来看,分布式成本里组件所占比例比集中式电站高,同时施工和建设出资等其他费用所占比例也比集中式电站低,以后太阳能组件价格会随着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到时候分布式光伏成本下降的弹性比集中式电站大,盈利能力就会更突出了。

BIPV更划算,它的内部收益率比BAPV高1.4%呢。从好多光伏发电项目的例子能看出来,和BAPV比起来,BIPV收益率更高,回本也更快。BIPV的内部收益率平均比BAPV高出1.4%,回本的时间平均比BAPV短1.8年。以后要是规模变大了,组件成本再降一降,BIPV的收益率还会再提高。BIPV现在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要形式,以后发展前景更广阔。

虽然BIPV在投资回收期、收益率等方面有优势,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在BIPV的应用上还是存在不少难题。比如说:1)行业标准不明确:相关建筑标准还没制定出来,这就限制了BIPV的大规模应用。一方面呢,直到现在,在产品性质、产权划分、技术标准这些方面都还没有系统性的标准。另一方面,通过装配式建筑来做BIPV是个主要趋势,可是在相关构件、设计标准上还是有所欠缺;2)抵抗恶劣环境:把光伏器件当作建材,就得具备建材应有的一些条件,像坚固耐用、保温隔热、防水防潮、有合适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这样才能抵抗各种恶劣环境对光伏设备的影响;3)建筑美观:要是光伏设备用在窗户、天窗这些地方,那就得能透光,就是既能发电又能采光;4)企业缺少经验:BIPV得先满足作为建材的需求,然后才是发电能力,传统的光伏企业缺乏相关的设计能力和建筑施工能力,不过传统光伏企业可以找BIPV相关企业合作来弥补不足;5)安装困难:受到城市建筑的限制,大部分居民没法享受太阳能屋顶。农村的屋顶空间又小又复杂,很难安装BIPV组件;6)产权划分不清楚:BIPV从生产、建设、运行一直到拆除,是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产权划分很模糊;7)倾斜角度:因为BIPV很难一直保持最高效率所需要的光照角度,屋顶平铺光伏设备的倾斜角度小,会影响转换效率。幕墙垂直铺设光伏设备倾斜角度大,也会影响转换效率;8)防火问题:热斑效应(在一串支路的电池组里,如果有电池被遮住了,就会被当成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电池组产生的能量,被遮住的电池组件这个时候就会发热)会严重损坏太阳电池,直接造成失效或者着火燃烧,传统光伏组件技术的结构设计有这样的先天缺陷;9)承重问题:传统组件产品的结构力学设计,只能承受一定的风压,从来没考虑过人在组件表面的活动。但BIPV产品作为建筑材料,必须考虑人在上面行走的活动。

3.2 BIPV的潜在规模能超千亿,工商业屋顶这个蓝海市场巨大,它就瞄准了这个市场。

现在BIPV存量建筑改造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千亿了,等到2025年的时候,新建建筑的市场规模差不多能接近600亿。1)到2025年的时候,BIPV的渗透率会增加到16%,增量市场规模接近600亿。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竣工面积是40.83亿平方米,结束了连续四年的下降趋势,比上一年增长了6.11%。受供给侧改革影响,房屋竣工面积会稳中略降,所以我们假设22 - 23年竣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5%、2%,24 - 25年增速为0%。假设屋顶可安装面积占7%,侧面可安装面积占3%,那么BIPV总的可安装面积占比就是10%。在合理的渗透率假设下,如果按照每平米安装150 - 200W、造价是5元/W来估算的话,对应的BIPV装机总潜力大概在8.8 - 11.7GW,对应的市场规模大约是438 - 584亿元。2)存量市场规模有希望超过3千亿。我国BIPV市场目前还是以存量改造项目为主,住宅房屋存量市场增长有限,厂房和建筑物的用电特点和BIPV最匹配,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最好选择。2021年全国存量房屋建筑面积是940亿平,其中住宅708亿平,非住宅232亿平,只以非住宅建筑来测算,我们假设其中像屋顶这种适合BIPV的建筑面积大约是1/6,也就是38.7亿平米,分别按照每平米安装150W、175W、200W,造价5元/W来测算,现存建筑改造比例是10%,那么国内存量建筑BIPV潜在市场规模大概是2.9 - 3.9千亿。

工商业屋顶投资回报率高,回本也快,很可能成为BIPV市场的突破口。工商业的用电情况和BIPV特别匹配,是减少建筑能耗的上好选择,主要优势如下:1) 屋顶又大又平。工商业屋顶面积大且平坦,用电量大,电价也高。工业厂房是工商业项目里应用最广最多的,在厂房安装光伏电站,能利用闲置屋顶,省掉峰值电费,多余的电上网还能让企业多赚钱,并且能降低厂房内温度,推动节能减排,有不错的社会效益。2) 投资回报率高。国内家用屋顶开发BIPV的条件和投资收益相对低,我们算过回报率大概在7.5% - 11%。工商厂房和物流仓库屋顶单个面积大,标准化程度高,而且国内工商业电价一般比居民电价高,投资回报率较高,算下来大概在8.9% - 18%。3) 回收期短。工业厂房屋顶资源多,建设面积大、用电量大,电价高,自己用电的比例大,这种情况下投资回本快,全自用的话只要5.37年。而像住宅、医院、学校这些单体面积零散、可安装光伏量少、用电价格低的建筑,投资回收期长,全自用得8.24年,往往被投资商忽视。4) 发电效率高。厂房大多建在城郊或工业园区,周边没有高大建筑和树木遮挡,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率更高,特别是大面积的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比较可观,能有效弥补白天高电价、高用电量的情况。2020年工商业屋顶BIPV的渗透率达到15.0%,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工商业屋顶安装BIPV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很可能成为BIPV市场的突破口。

构建模型来测算工商业和户用BIPV光伏屋顶投资的经济性。假定光伏屋顶的投资方和用电方是同一个主体,业主都用自有资金投资。工业用电价取平时段的0.725元/度,生活用电价取2021年我国的平均价0.54元/度。运营期是25年,组件发电效率在前5年每年降低1%,之后每年降低0.5%。因为工商业屋顶遮挡少,发电效率更高,假定工商业BIPV发电效率为200W/m2,户用BIPV发电效率为175W/m2。要是业主不能把发电量都消纳,或者投资方和用电方不是同一个主体,那就得把剩余电量并网卖掉,光伏余量上网换算成税后价格是0.42元/度,在不同的上网比例下再进一步测算投资回收期和回报率。

【4 东部地区将掀「分布式光伏」绿色巨浪】

风啊、光啊这些设备的造价在全国差不多是一样的,所以风、光这类新能源的初始投资在全国也基本相同。不过呢,不同省份的燃煤基准价有很大差别。这样一来,在平价上网政策下,那些燃煤基准价比较高的省份,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效益就更好。除了上网电价,太阳辐射量对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影响也很大。我们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省份固定式最佳倾角下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算出了不同省份的光伏度电成本(LCOE:平准化发电成本)。当分布式光伏度电成本和燃煤标杆上网电价一样或者更低的时候,就更容易得到投资收益。算下来的结果显示,在咱们国家的山东省、广东省、河北省、东北三省、海南省、西藏还有青海省投资分布式光伏,得到投资收益会更容易。但是结合当地的情况来看,青海和西藏这两个省,省内消化不了那么多电,往外输送电也比较困难,再加上一些非技术成本把价格抬高了,这些都限制了光伏发展的潜力,让项目很难落地。而长三角地区呢,虽然光照和土地资源不多,但是工业很发达,厂房屋顶资源特别多;用电量很大,而且工商业电价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高的;光伏制造业都聚集在这儿,产业链很完整;地方补贴的力度也大,所以这里的分布式光伏发展在全国是最靠前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光伏上网电价按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这和新能源的成本属性对不上。2021年6月,发改委【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说得很明白,从2021年开始,新备案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还有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就不再补贴了,要平价上网,按照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来执行。现在的燃煤发电基准价是从燃煤发电标杆价来的。2004年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对新投产的燃煤机组实行标杆上网电价,而且会根据上游煤价联动,体现燃料成本的变化(燃料成本大概占50% - 70%),煤炭成本是影响燃煤标杆上网电价的主要因素。从成本属性上讲,燃煤电厂和风光新能源在投资上差别很大,新能源发电初始投资成本高,后续变动成本低,并且随着技术发展和规模效应,新能源投资成本在将来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现行的燃煤标杆价(基准价)不能准确反映风光成本的变化。在平价上网政策下,那些燃煤基准价比较高的省份,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效益更好。因为风、光设备的造价在全国基本上是一样的,风、光新能源的初始投资在全国也大体相同,但是不同省份的燃煤基准价高低差别比较大。拿广州、贵州、湖南这三个相邻的省份来说,这三个地方都属于我国光伏三类资源区,太阳能资源比较少。广东省和湖南省的燃煤标杆上网电价是0.44元/度、0.46元/度,贵州省是0.33元/度,相差大概0.1元。要是按照2020年的政策,这三个省属于同一个资源区,执行统一的光伏指导电价(集中式和全额上网分布式),统一是0.49元/度。很明显,在「平价」政策下,广东和湖南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比贵州省好,每度电的收入高大概0.1元。

LCOE(平准化发电成本)就是把项目生命周期里的成本和发电量平准化之后算出来的发电成本(也就是生命周期内成本现值除以生命周期内发电量现值),这能用来比较和评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综合经济效益。按照我国不同省份日照辐射等效利用小时数,可以算出各省分布式光伏每度电的成本,这样就能帮我们比较分布式光伏在不同省份发展的前景。参照GE在【2025中国风电度电成本白皮书】里对LCOE公式的总结,LCOE是让发电收益等于所有投入(像前期投资、运营维护等)时的电费价格,因为光伏项目运营期一般是20 - 25年,所以得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

LCOE的估算和项目前期投资、项目运营期的运维费用(税后)、折旧的税盾效应、资产残值、项目实际发电量、项目运营期以及所采用的折现率都有关系。因为融资能力有差别,所以项目的融资额、融资成本、融资期也都不一样,这里只分析项目全投资时的LCOE(要是有杠杆的情况,融资成本比企业资金成本低的话,有杠杆后的LCOE应该比没有杠杆的LCOE低)。假设初始投资成本和装机量相同,根据各省采用固定式最佳倾角年有效利用小时数来算LCOE,以此比较各省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经济性。

分布式光伏每度电的成本要是和燃煤标杆上网电价一样或者更低,就更容易有投资收益。算下来的结果表明,大部分省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其平准化发电成本比燃煤标杆上网电价高,要是不把补贴算进去,发电侧完全达到平价挺难的,不过对有些省份来说,工商业的分布式光伏能有点经济性。河北、吉林、黑龙江、山东、广东、海南、西藏、青海这几个省份,分布式光伏每度电的成本和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差不多,甚至比它还低,在这些省份搞分布式光伏项目更容易拿到投资收益。

河北省是分布式光伏发展走在前列的省市之一。这几年,河北的光伏产业一直在增长,发展成了规模。特别是户用光伏发展得特别快,2021年新增的户用装机量比上一年增长了两倍还多呢。国家能源局统计过,2021年全国新增户用光伏21.59GW,河北省就有5.34GW,在全国排第二。到2021年底的时候,河北省正在建设的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超过50万户了,光2021年就新增了20万户。从自然资源方面说,河北的光照资源很丰富,有二类和三类资源区。从电网消纳能力来讲,河北省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外送配套设施建设这方面,有着很明显的优势。从标杆煤上网电价来看,河北省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冀南区域的基础电价是0.3644元/瓦,冀北区域是0.372元/瓦。

山东省可是光伏应用的第一省呢,在「整县推进」这个大背景下,户用分布式的市场可大了。山东人口多,用能也多,煤电装机量一直都在全国排第一,传统能源消耗占比高,这是山东能源结构里很突出的矛盾。煤电要去产能,增加光伏、风电这些清洁能源的装机量,这对山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低碳行动」。看光伏装机量的话,近10年里,山东省每年新增的光伏装机量和累计装机量在全国都是排在前面的,分布式光伏尤其厉害,新增装机量差不多占了全国分布式光伏的一半。从自然资源方面说,山东省光照条件很好,能和一类资源区相比,平均每年光照时长在1300小时以上,在三类地区里,它的太阳能资源是最好的。再看上网电价,山东省的燃煤标杆电价是0.39元/度,在全国是比较高的,这就给分布式光伏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基础。在「整县推进」的情况下,农村是户用光伏的主要地方,山东农村人口很多,这就给户用分布式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山东差不多有10000个村庄,其中有安装光伏条件的屋顶超过700万户,而且山东农村的房子基本都是平房,屋顶面积比较大。

广东省在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电价也是最高的,是很多光伏从业者都想抢占的地方。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在全国各个省份里都排在前面:2021年广东光伏新增装机266.4万千瓦,仅排在山东、河北、河南、浙江、安徽之后,在全国排第六名,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27万千瓦,比集中式的还多;2022年第一季度广东光伏新增装机79.3万千瓦,这里面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69.5万千瓦,占新增装机量的87%,增长得特别快。从资源条件来讲,广东省缺乏一次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基本靠从省外调入或者进口,不过太阳能资源挺丰富的,每年辐照时数大概2200小时,年辐射总量在4200 - 5800兆焦耳/平方米,这就相当于一年辐射到省内土地上的能量能达到300亿吨标煤左右。从屋顶资源看,广东省工业制造业很发达,有发展分布式光伏的产业环境和屋顶资源,全省有将近200个工业园区,屋顶资源很多,每年新增建筑屋顶面积超过8000万平方米,并且降水多,能减少电站运维成本。从政策方面看,2022年4月14日,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这个「规划」明确要新建20GW光伏装机,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好多市、区都出台了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从需求方面看,广东全社会用电量是786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8%,超过山东,成为全国第一,但发电量不够,用电缺口大,2021年用电缺口达到1752亿千瓦时。所以,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当地的太阳能和屋顶资源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能优化广东省的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电的依赖,降低干旱季「靠天吃饭」的情况,更好地满足用户侧的需求。

海南省:海南缺乏化石能源和土地资源,但太阳能资源充足,适合搞建筑光伏,自贸港政策和制度上的优势有助于项目开展。海南本省的化石能源少,能源供应大多靠外省和国外输入的能源,本地可再生能源对海南能源供应的贡献不大,长期以来煤电是海南电力的主要来源,昌江核电运行后,煤电占比在2015年到2016年间从93%降到了72%。海南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光照条件很好的省份之一,海南除中部山区因云雾多,年日照时数约1750小时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能达到2400 - 2600小时,适合开发光伏发电项目来满足本省能源需求。开发集中式光伏电站需要大片土地,海南陆地资源少,所以更适合开发和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海南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43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只有16万千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海南发展不好,主要是资金成本的问题,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优势,让利用全球技术和资金资源发展光伏项目成为可能,也能降低这类项目的非技术成本,有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加快项目落地。

西藏的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不过因为消纳能力和运输成本的限制,发展得比较慢。「十四五」期间要是能得到国网的大力支持,西藏地区的光伏产业有望得到发展。西藏的化石能源很少,煤的质量差,开采条件也不好,开发价值不大,但是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资源特别丰富,而且能源开发程度低,清洁能源在发电装机容量里占了98.06%。到2019年底,西藏水电开发的容量大概占技术可开发容量的0.92%,光伏开发的容量大概占0.16%,风电开发的容量大概占0.004%,地热开发的容量大概占3.8%。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在全球都排前面,日辐射量最高能达到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大概有7亿千瓦。即便这样,西藏地区的光伏发展一直很慢,主要是因为:1)和中国其他地方比,西藏居民用电需求不强,生活水平普遍低,对电价的承受能力弱;2)电网规模小,装机规模相对大,太阳能电站弃光现象严重;3)太阳能电站建设成本又高又难,当地游牧民流动性大、交通不便,自主生产规模小,发电运输成本就高了;4)太阳能发电要有效利用得靠产品合理利用和维护,西藏高寒、偏远、落后,缺少相关技术人员。这些原因让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把这里当成主要的电站建设地。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打算在西藏投资466亿元,要完善西藏电网的骨干网架,加强和西南电网的互联,推动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和电气化发展,按照「十四五」光伏装机量突破1000万千瓦的目标,未来五年西藏光伏装机量会增加863万千瓦以上,年均增加172.6万千瓦。

青海省:消纳不够、往外送也没劲儿、非技术成本还高,这些都限制了青海光伏发展的潜力。青海的水电资源老多了,太阳能资源更是棒得很。到2020年底的时候,青海电网总共装机规模达到了4030万千瓦。这里头新能源装机有2445万千瓦,在全网总装机规模里占的比例超过了60%,实际是60.7%;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了3638万千瓦,占比超过九成呢,光伏都超过水电,成了省内最大的电源了。青海那大片的荒漠地方适合搞集中式光伏,光伏并网大多是大规模、集中式接入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量在全国排第一。但是青海省内能消纳的能力不强,基本上都靠往外送,而且上网电价比较低。全面平价之后,配套储能、送出工程这些非技术成本变高了,这就更让青海光伏项目投资落地变得更难了。2021年是全国光伏平价的第一年,青海新增加的光伏装机才753MW,近五年来头一回跌破GW级别的增幅,弃光率是13.8%,就比西藏的19.8%低,在全国排第二。

长三角地区光照资源不太多,可分布式光伏市场一直发展得很快。长三角地区经济挺活跃的,不过传统能源资源比较缺乏,现在能源消费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国家提出双碳政策、要提高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在长三角地区发展本地分布式清洁能源,这是提高自身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必须要走的路。从我国各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来看,长三角地区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得不错。2021年,江苏、浙江、上海这三个地方,累计分布式光伏装机和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在全国都排在前面。长三角地区的光照资源在我国属于三类地区,这地方在东部沿海,人多地方小,城镇化水平高,能用来搞分布式光伏的面积比较小。江苏省甚至从来都没出台过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但是分布式光伏市场一直发展得很快。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1. 江苏、浙江、上海这三个省工业发达、经济好,用电量很大。2021年,江苏用电量是7101亿千瓦时,浙江是5514亿千瓦时,上海是1750亿千瓦时,这三个地方用电量加起来差不多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0%。其中工业用电量,江苏是4980亿千瓦时,浙江是3768亿千瓦时,上海是851亿千瓦时。从用电负荷来分析,这三个地方分布式光伏市场重点在工商业分布式这一块。2. 长三角地区工业很发达,厂房屋顶资源很多,而且工商业电价在全国来说比较高,这样企业就很积极去开发那种自发自用的光伏项目,能节省用能成本。3. 在双碳目标提出来之前,分布式光伏电站不是必须要搞的,分布式光伏市场不是由市场需求拉动的,而是靠供给侧推动的。长三角地区光伏制造业集中,产业链很完整,有很多光伏企业和光伏方面的人才,这就为光伏产品在本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4. 地方补贴很多。像上海在东部是消纳大省,最近出台的【可再生和新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里,加大了对分布式光伏的补贴力度,最高补贴能达到0.55元/千瓦时。以后考虑到双碳目标产生的市场需求,还有长三角地区巨大的用电负荷,分布式光伏市场潜力非常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 BIPV 浪潮下建筑企业发展可期】

5.1 森特股份呢,它可是金属维护方面的龙头企业,现在和隆基合作,开始进军BIPV啦。

公司是国际一流的高端建筑金属围护系统一体化服务商,也是国内领先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噪声治理(声屏障系统)和土壤及地下水治理。公司主要做金属围护系统工程(屋面系统、墙面系统)、声屏障系统工程和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公司定位在中高端金属建筑围护系统方面,工程业绩累计超2500个,建筑面积累计达2000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在主板上市、以金属围护为主业的公司,在行业里,它是为数不多能同时做 大工业建筑与公共建筑这两个市场的企业之一。经过20年发展,公司已经是国内建筑金属围护行业的佼佼者。公司和很多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很快就打开了国内的BIPV应用市场。2021年3月5日,隆基股份用溢价的方式收购了公司27.25%的股权,成了公司第二大股东,隆基和公司的利益深度捆绑起来。这次收购有利于双方业务融合,能发挥森特股份在建筑屋顶设计、维护方面的优势,同时结合隆基股份在BIPV产品制造上的优势,一起开拓大型公共建筑市场的业务。2022年3月31日,森特股份发布公告,打算用6848.896万元收购关联方隆基绿建持有的隆基绿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这次股权收购完成后,隆基股份和森特股份在金属围护领域新接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都由森特股份承接、实施和交付,双方在这个领域互为唯一的合作伙伴。隆基把BIPV业务都转给森特后,森特股份能充分发挥在建筑屋顶设计、维护方面的优势。公司和隆基股份合作之后,最先推出了行业内领先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金属屋面系统产品。此外,公司凭借建筑主业的技术和工程优势,先后和简一集团、三棵树集团、徐工集团、山重集团等有名的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BIPV项目,大大拓宽了BIPV的适用范围,很快就打开了国内BIPV应用市场。

5.2 东南网架:在国内空间钢结构这个领域里,它可是领跑者呢,而且正在加速向BIPV EPC转型。

1984年公司成立,2007年5月上市。它主要有钢结构和化纤业务这两大业务板块。公司以前是1984年成立的东南网架厂,是钢结构产品、新型围护产品的供应商,也是钢结构建筑体系的一体化服务商,在空间钢结构领域属于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一直围绕钢结构主业发展,是装配式集成建筑服务商。它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唯一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基地」,也是住建部全国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在技术、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比同行业强。公司参与建设了很多标志性工程,像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地下700米江门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国家游泳中心、北京首都机场T3A航站楼、广州新电视塔「小蛮腰」、杭州新建火车东站、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大莲花」、杭州奥体博览城网球中心「小莲花」、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等。因为这样,公司在全国知名度挺高的,品牌形象也很好。

东南网架以后打算成为绿色建筑光伏一体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为了积极响应「双碳」战略,东南网架在积极布局光伏建筑一体化,推动业务转型升级。2021年4月,东南网架发公告称,公司打算用现金收购福斯特持有的浙江福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51%的股权。到了2021年9月,东南网架和福斯特的合作又深入了一步,双方一起出资成立了浙江东南网架福斯特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2亿元,东南网架出1.5亿元,占75%的股份;福斯特出5000万元,占25%的股份。这个合资公司会成为一家集投资、研发、设计、建设、运维于一身的光伏发电新能源企业。另外,东南网架还和萧山区衙前镇、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山西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签了合作协议或者投资协议,投资光伏发电业务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总承包项目建设。东南网架计划到2026年,项目的总装机容量预计能达到约950MW,成为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领军企业,构建起以萧经开为核心、辐射全球的光伏建筑产业链。东南网架是钢结构方面的龙头企业,以前就有屋面电站建设经验,在BIPV环节有比较重要的渠道、生产和资源整合能力,这次通过股权合作以及自己设立子公司,有希望形成投运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力,而且东南网架和森特股份都是行业里最早布局BIPV业务的建筑公司,这对东南网架以后在BIPV市场拓展中抢占先机是有利的。

5.3宏润建设:靠着「基建+BIPV」双轮驱动,给公司发展开拓增量空间。

宏润建设1994年就成立了,2006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它主要做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公路桥梁、房屋建筑、水务环保、海上这些工程的施工,还有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太阳能产业投资这些事儿。这公司是有「双特双甲」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呢。在轨道交通、公路桥梁、市政高架、地下空间及综合管廊、房屋建筑、生态环保等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方面,经验很丰富,业绩也很突出,公司品牌形象很不错。从1995年起,它就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了,是国内头一家搞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盾构施工的民营企业。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1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它都参与承建了,盾构掘进累计完成了270公里。它也是国内较早涉足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业务的企业,像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的市政管廊工程都是它承建的。宏润建设在让建筑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布局。2022年1月,宏润建设和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签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杉杉股份把控股子公司宁波尤利卡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给宏润建设,成了宏润建设的战略合作股东。杉杉股份重点搞锂电和光电业务,这次合作能让宏润建设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更扩大,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整县、绿电资产投资运营、能源管理、储能等业务上进行拓展。宏润建设未来3到5年打算投资不少于1G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这能给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公司转型升级。BIPV业务发展有望让公司业绩进一步增加,估值水平得到提升。

5.4精工钢构:加快光伏建筑一体化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精工钢构是国内钢结构行业的领军企业,1999年成立,2003年就在A股上市了。它在全国钢结构行业的排名里,连续六年都是第一,在所有钢构公司甚至整个建筑行业里,资质是最高的。精工钢构的主业是给钢结构建筑做设计、采购、制造、施工、运营维护这些事,制造的产品有钢结构构件和装配式建筑产品。它一边深挖原来的钢构主业,一边积极发展信息化产业来找新的赚钱路子,还朝着EPC工程总承包商转变,好获取更多盈利。精工钢构设立了子公司去做分布式光伏EPC业务,是现在钢结构公司里唯一在BIPV有净利润的。分布式光伏是精工钢构绿色建筑产品的重要部分,从2009年就开始布局探索了,有好多光伏建筑方面的专利。2014年,精工钢构参股成立了联营企业——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精工能源」),涉足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投资、运营维护等整个产业链,已经完成了山东邹平绿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抚州精工广银铝业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项目、青岛中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几十个电站项目。按照精工钢构的年报,精工能源2020年营收有4.4亿元,净利润0.46亿元,确实是目前钢结构公司里唯一在BIPV产生净利润的。2019年之后,精工能源先后跟三峡集团、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国企当投资者,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分布式光伏的布局规模一直在扩大。2022年3月17日,公司发公告说,打算设立一个叫精工绿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名字暂时这么定)的专业子公司,专门做分布式光伏的EPC业务,这能让公司在绿色建筑这块的产业布局更完善,把客户资源和分布式光伏的技术优势整合起来,让主业发展得更好。同时呢,公司也在加强供应链方面的合作联盟,还有产品开发。2022年3月底,公司下面的子公司精工工业建筑系统集团有限公司和东方日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还发布了产品。公司会利用自己客户渠道资源、建筑领域复合技术能力这些优势,和对方在BIPV产品的研发、采购、业务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合作。2022年5月,公司和天合光能下面的子公司江苏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两边都打算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开展BIPV业务,一起推广天能瓦BIPV光伏分布式电站业务。甲方负责钢结构包括天能瓦(彩钢板)体系的实施,乙方负责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的实施。在双方战略合作期间,打算实现500MW的光伏系统销售规模,2022年计划实现100MW的销售规模。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务能让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更强,进一步提高公司主业的业绩。

5.5 江河集团呢,靠着在幕墙这块儿是龙头企业的优势,加快光伏幕墙业务的推进速度。

江河集团的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个以建筑装饰和医疗服务为主业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2011年8月,江河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了。之后它先后并购了香港承达集团、北京港源装饰和香港梁志天设计,这样就把业务从建筑幕墙拓展到室内装饰和室内设计了,形成了「内外兼修」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现在,公司主要有建筑装饰和医疗健康两大业务板块,建筑装饰板块包含建筑幕墙、室内装饰和室内设计。公司在光伏幕墙施工方面经验很丰富。这几年公司在大力布局BIPV幕墙业务,已经承建了北京世园会中国馆、江苏无锡苏南硕放机场航站楼、珠江城(烟草大厦)等不少光伏幕墙工程,有光伏幕墙制造和施工经验。江河集团打算投建BIPV异型组件生产基地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2022年5月10日,江河集团发公告说,要通过全资子公司江河光伏建筑在湖北省浠水县投资建一个300MW光伏建筑一体化异型光伏组件柔性生产基地项目,这个项目计划总共投资5亿元,预计2023年投资完并投产。这次投资建这个基地是想把光伏建筑业务往上游产业链延伸,生产异型光伏组件,走差异化产品的路,解决光伏建筑个性化设计的技术难题,并且把这个基地作为在全国开展光伏建筑业务的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另外,建筑外观个性化设计会增加异型光伏组件的市场需求,公司生产异型光伏组件的业务能和现有的幕墙业务产生协同效应。2021年,江河集团先后中标了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屋面BIPV工程、台泥杭州环保科技总部光伏工程等重点项目,这让BIPV发展得更快了。(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6杭萧钢构:投资合特光电,在BIPV产业链上进一步加码。

杭萧钢构1985年就成立了,2003年11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在杭州。这是一家建筑行业的公司,主要做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它的主要产品有多层和高层钢结构、轻钢结构、空间结构,在钢结构住宅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是领先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非常强。从创建开始,通过钢结构专业总承包、EPC总承包等方式,它加工生产的钢构件在写字楼、大型厂房、住宅、医院、学校、体育场馆、会展中心、高铁站、飞机场、道路桥梁这些地方广泛应用。主业合同按建筑类型分的话,有「多高层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工业建筑、空间钢结构建筑、钢结构住宅」这四大类。最近这些年,杭萧钢构积极在绿色建筑领域布局,抓住「数字化转型」这个时代机遇,用「互联网 + 绿色建筑」的模式把建筑领域产业链打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里,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

公司在BIPV产业链上进一步加大投入,这对公司长远发展有积极意义。2021年7月16日,杭萧钢构发布公告,表示为了让BIPV项目实现产业化,杭萧钢构打算跟张群芳、浙江合特光电有限公司签【增资扩股协议】。杭萧钢构要用现金给合特光电增资3500万元。这次增资扩股结束后,合特光电的注册资本会增加到6862万元,杭萧钢构就会持有合特光电51%的股权,合特光电也就成了杭萧钢构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杭萧钢构在这次增资扩股完成之后,有权设立BIPV子公司,这个子公司打算注册资金2亿元,杭萧钢构占BIPV子公司80%的股份,合特光电占20%的股份。合特光电重点在做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研发,它的产品主要有智慧建筑系列的,像光伏发电地砖、光伏发电玻璃幕墙、光伏发电屋面瓦,还有智慧交通系列的,像发电隔音障、发电眩晕板这些。从订单情况看,自去年11月5日第一条年产100万平方BIPV的智能生产线在杭萧钢构萧山产业园正式投产之后,合特光电在一个月内就很快完成了订单供货,合同总金额超300万元。到4月中旬,合特光电累计签的合同订单有2000多万元,中标还没签的订单也有2000多万元,这些成果会给后面BIPV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打好产能基础。

杭萧钢构未来的利润或许会因为股权激励而增加。2022年4月28日的时候,杭萧钢构发了个公告,说为了能更好地激励合特光电里那些中高层的管理者,还有核心的骨干员工,杭萧钢构打算回购公司的股票,数量在500万到1000万股之间,用这些股票来搞员工持股计划。这里面呢,创始人占600万份,合特光电的高管团队占400万份。业绩考核方面是有要求的,2023年、2024年合特光电的净利润不能低于0.5亿元和1.0亿元,如果达到这个要求的话,杭萧钢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分别增加0.26亿元和0.51亿元,这在杭萧钢构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里占的比例分别是6%和12%。杭萧钢构对合特光电的核心成员做股权激励,这可能会让杭萧钢构未来的利润增加。

(这篇文章只是用来参考的,并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要是想使用相关的信息,那就去看报告原文吧。)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