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昆明第三届融媒体网评大赛丨迈好走稳产学研融合这条路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5-24财经
当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热度最高的关键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云南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的关键时刻,云南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努力塑造云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创新为主导,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广泛共识。新动能新优势的发展根本在于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云南需要克服一些创新方面的短板,如基础研究领域薄弱、研发人才缺乏,企业创新发展缺乏内生动力,技术创新和产业的融合发展不够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既影响了云南从「0到1」的技术创新,也制约了从「1到100」的产业创新。今年4月起,自媒体上一度热炒「云南大学研发的新型芯片材料技术获得突破,打破台积电垄断」的新闻,在美国限制中国半导体发展的背景下,这消息固然鼓舞人心,但细究下来,这是2021年就报道过的新闻。据当时的报道,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杨鹏、万艳芬团队,突破了硫化铂材料瓶颈,为硫化铂在日后的投产、商用提供了便利,未来将有着比台积电1纳米材料更强的优势。
但时隔三年,这一被翻炒的新闻背后,硫化铂距商用投产仍有遥远距离,将硫化铂芯片推向市场的量产化过程中,还需要克服包括技术成熟度、产业链建设、大规模生产技术等一系列挑战。
这一切说明,无论是「0到1」还是「1到100」的创新,都离不开产学研融合,这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融合的重要手段,既精准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也缩短技术的转化周期。「斯坦福—硅谷」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校企合作的典范,国内上海、西安、湖南等地都在摸索探寻,并试图建立相似模式。其中,「复旦/同济—杨浦」模式已初见成效,近日,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考察学习,上海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图景呼之欲出,其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实践经验给云南以生动启迪。
对于云南和昆明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必不可少的路径就是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尤其是政府应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引导建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调动校企发挥各自优势,统一导向加强校企融合;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研发,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鼓励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打造产学研新模式,强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沟通协作,提高研发成果的应用率和市场适应性。
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转化,需要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提出新的要求,产学研融合,则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云南和昆明只有在这条路上迈好走稳,培育人才以及厚植科技生长的土壤,才能真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让校园中的科技突破转化成兴滇的产业。
评论员:周硕
责编:毕群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