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
今年以来,各大储能企业扎堆发布更大容量、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寿命的储能新品。市场主流的电芯容量已从去年280Ah迈向300Ah+,甚至向更大容量迭代。同样是2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容量从5MWh升级到5.5MWh、6.9MWh,以求更好性能,更少占地面积、更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芯、系统容量「做大」成为各家企业新品不约而同的发力点。不止于此,市场上的产品在外观设计、性能特征、营销卖点,甚至技术演进方向都呈现趋同现象,同质化风险愈发凸显。在储能新一轮淘汰赛的关键期,如何找到差异化竞争优势正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技术演进方向趋同
随着我国单个储能项目规模由MWh时代驶向GWh时代,大容量电池被认为是行业升级发展的一大方向。进入2024年,3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加速规模化落地及应用,与此同时,电芯产品、储能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发布500Ah+不同规格超大容量储能电芯。在系统领域,5MWh级别系统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6MWh+系统接踵而至,比亚迪、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近10家企业接连推出6MWh+的储能系统。
随着储能系统容量与功率越来越大,出于安全考虑,散热方式也成为系统设计中重点考虑因素。主流企业新品的冷却技术也由此前的风冷技术切换到液冷技术。此外,在西藏、新疆等地提出鼓励或强制新能源项目配建构网型储能的背景下,构网储能技术也成为企业争先布局的热门领域。
「当前,储能产品以半年为周期快速迭代,但整体来看,产品高度同质化。」业内人士称,技术创新要谨慎,如果容量扩大走得太快,很多标准不支持,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产业链、供应链、工艺工装也不支持。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郑华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一方面,现在技术迭代、人员流动、制造技术升级等方面的速度大幅加快,各头部厂商的制造工艺、营销手段差距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储能「好与坏」的评判标准并不完善,甚至缺失,「建而不用」问题导致储能的使用或商业价值并没有得到有效验证与发挥。这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问题,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对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伤害。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新型储能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最受关注的风口热点之一。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储能领域超过10万家企业,一年内新注册储能相关企业数量高达数万家,包括食品、白酒、房地产、玩具、陶瓷在内的上市企业也纷纷跨界储能。储能系统技术门槛不高,不少跨界企业技术沉淀不足,产品定位模糊、渠道资源缺乏,加上储能设备建而不用,投资方追求低价配储以降低成本,这给雷同产品带来生长的土壤。
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认为,储能产品同质化的原因,在于设备研发制造过程中仅从供给侧角度考量硬件的简单堆叠,缺乏全链条的数据闭环管理。设备厂家缺乏现场运行数据的有效反馈,投资和运营商则缺乏前端系统的建模。设备研发和制造是一个开环系统,数据之间完全割裂。
产品同质化的直接后果是加剧企业之间的降价竞争。过去一年,储能电芯价格下降过半,从0.9元/Wh降至0.4元/Wh以下,储能系统平均价格从1.3元/Wh降至约0.7元/Wh,已跌破部分企业产品成本线,且价格还在继续下行。
从最新披露的2023年储能上市企业年度业绩报告来看,虽然部分企业业绩出现高增长,但营收、利润双降,或增收不增利呈普遍情况。这也与储能系统、储能电池价格快速下降趋势相一致,企业在价格竞争的旋涡中越陷越深。
研究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分析,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储能系统集成环节较电芯环节竞争更为残酷,50%以上的储能系统企业(含大储系统、工商储系统、户储系统等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最终将由市场检验
「各商家储能电芯粗看起来好像一样,可细看存在差异,各指标相似却又不太相同,但对用户的使用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郑华指出,同质化不等同于标准化,但往往是标准化、技术突破或新理念破局的前奏。因此,同质化并不一定是坏事,尤其是对于消费者或使用者而言,在安全的前提下,以更低成本购买更高性能的产品。商品生产是为了使用,持久创新是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武器」。
业内人士同样指出,同质化是储能产品竞争的表象,实际上,电芯良率、循环次数、固定成本等方面,每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数据表现并不相同。随着储能真正用起来,更频繁地参与电网调度,产品真实性能将得到市场的检验。
「随着数智化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迭代加速升级,同质化竞争没有前途。」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最终凭借的还是高性价比的产品、领先的技术、丰富的国内外渠道资源和优质服务。储能行业要开展良性竞争,相互赋能,龙头企业应发挥引领和聚集效应,开拓创新,带领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打造出满足市场真正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
「行业亟需出台系列准入标准,把‘护城河’筑得再高一点。」天合储能总裁孙伟分享了其竞争思路,所有产品一定要跟细分市场相对应。我们的做法是底层硬件产品尽可能做到统一,减少产品分类、种类,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配置上,尤其一些软件的智能化配置,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开发,成为未来一个增配项或可选项,实现各个细分场景的最大经济化价值。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b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