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 2023年美国的GDP为27.36万亿美元,中国为17.9万亿美元左右(126.06万亿元人民币), 分别是第三位的德国的6.1倍和4倍。毫无疑问中美两国的GDP在全球范围内是独一档的。
2024年第一季度已过,中国统计局于2024年4月16日公布了一季度GDP,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则是在4月25日揭晓了第一季度的经济情况,两国的成绩如何呢?先来看下官方给出的具体数据。
中国202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5.3%,美国则是增长了1.6%。
仅从两个中文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来看中美两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谓天壤之别,中国的增速是美国的3.3倍。不过,两边的统计方式不同,咱们是「同比」、美国是「环比折年率」,两种方式的区别大得很。
同比很好理解,就是把前后两年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长5.3%的意思是今年前三个月的 经济实际增量 比去年1-3月多5.3%。
环比折年率较为复杂,先计算连续两个季度, 也就是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的经济总量差距, 然后再根据季节特性调整,最后将季度增速转化为年度增速。
不同的统计方式显然无法放在一起比较,要么都看同比,要么都看环比折年率。中国统计局没有公布环比折年率法下的GDP实际增速,美国经济分析局倒是在【Gross Domestic Product, First Quarter 2024】中给出了包括同比法下的增速等多项数据。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单了,我们选择同比法进行比较。
同比法下美国2024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实际增速为2.9%, 依然比中国低,但增速差距小了很多,不到一半了。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了8万美元大关,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对于这样的高度发达经济体而言GDP增速不可能如新兴经济体那样强劲。 这就好比一个原本考试成绩为50分的人提高10分至60分不算太难,但原本成绩是90分,再提高10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多考5分至95分已非常厉害了。
GDP实际增速是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的结果,这是什么意思呢?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A公司2023年卖出1万部手机,每一部的平均价为1000元,总销售额为1000万元;2024年卖出1.1万部手机,每一部的平均价为900元,总销售额为990万元。
A公司2024年的销售额相比2023年少了10万元,但实际卖出的手机数量却多了1000部。 实际增速不看价格只看真实创造的财富, 例子中便是卖出的手机数量,所以A公司的「实际增速」为10%。
中国一季度GDP的实际增速为5.3%,美国为2.9%, 所以我们实际创造出的财富增加量更高。
下面换一个角度进行比较。
咱们第一季度的名义GDP为29.63万亿元人民币,去年第一季度为28.44万亿元,增速为4.2%。
有人看到这里有些糊涂了,官方公布的GDP增速不是5.3%,怎么现在又出来一个4.2%了。其实前面已经解释过了,5.3%的实际增速剔除了物价(手机例子中的单价)的影响,4.2%的名义增速是用两个时段的名义GDP算出来的,自然包含了物价变动因素。
中国今年一季度的总体物价水平相比去年一季度有所下降, 导致名义增速比实际增速低。
美国2024年第一季度的名义GDP为6.93万亿美元,相比于去年一季度的6.55万亿美元而言增长了5.8%, 比2.9%的实际增速高出了不少。
究其原因是美国正在经历高通胀,2024年1月至3月的CPI均在3%以上,物价上涨抬高了美国的名义GDP数值,包含了物价因素的名义增速比剔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增速高出不少。
我们来总结一下。
中国的今年一季度GDP的实际增速在全球主流经济体中位列前茅且超出了数据公布前的市场预期,说明我们实实在在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比去年同期多创造了5.3%, 经济发展的成色很足。 当然,不少人觉得感受不深,至少体感上没有经济旺盛的感觉,这与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有关。
美国的一季度GDP的名义增速高达5.8%,不仅比实际增速高多了而且比咱们的GDP名义增速(4.2%)还要高。对人们来说更能感知经济好坏的是得到的钱的数量有没有变多, 只要企业的营收以及个人的工资在增加,哪怕货币购买力因物价上涨而下降也会感觉好像更「富有」了, 也就是体感更佳。
由此可见中国和美国2024年一季度的GDP展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实际增速更高的中国赢得了里子,创造了更多真实财富;名义增速接近6%的美国赚了面子,表面看上去更繁荣、人们的体感也更佳,可实际上比较「虚」。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经济增长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