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支撑。3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明月湖正大力引入「人才活水」,打造新质生产力生成的「闭环」。
两家由「00后」创立的公司估值超5000万元
最近,重庆大学两名「00后」明月科创实验班学生郦铖、王梓昂创办的企业得到资本的青睐,并顺利完成新一轮的融资。
其中,创立的重庆无界启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估值达2000万元,其同班同学紧盯制冰机赛道,创立的公司市场估值达3000万元。
谈及创业契机,郦铖说,他曾花9.9元网购了一本只有142页的【地心游记】,变成盲文书后,却有整整三大本,需要几百元钱,可见盲人阅读的「成本」是常人的几十倍。
怀揣着为视觉障碍人群解决阅读难题的满腔热忱,郦铖到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下称「明月湖科创基地」)开展创业探索。2023年,他们做出了第一代产品,并得到50万元种子基金。随后,产品迅速迭代。2024年2月,团队自主研发的「盲文电子书」完成了第二版产品的全新升级,并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推向市场。
▲郦铖(中)与无界启航团队成员。两江新区供图
好点子能被「看见」,离不开明月湖的大力扶持。据悉,明月科创实验班采用项目制教学,以项目完成情况检验结果。截至目前,明月科创实验班创业比例超过30%,7个团队已入驻明月湖科创基地开展创业探索,2个团队已获得天使轮融资。
打造孵化「硬科技」的「温室」
「有人把明月湖科创基地比喻成创业者的‘温室’,要不是有‘温室’,项目早就‘死’了。」
今年26岁的程川是基地的首批创业者之一,他创立的捷程未来得到明月湖科创基地和两江创投145万元的种子轮投资。借助这笔资金,今年1月初,捷程未来推出了MakaGiC VS01桌面级智能电动台钳和Beiloop桌面级吸塑机两款产品,其中MakaGiC VS01上线全球最大众筹平台Kickstarter进行众筹,连续14天在科技产品区排名前三,取得了数百万元的众筹成绩。
▲MakaGiC VS01桌面级智能电动台钳。两江新区供图
「我们瞄准的是小众级创客人群,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把消费级电子的智能化技术革新到传统工具领域,将传统的工业级制造设备进行桌面化、智能化改造。」程川说,此前,公司经历了资金链断裂等巨大挑战。得益于基地「扶一把」,公司目前已在筹备更多产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硬科技」。记者了解到,如果将「硬科技」产业化,主要涉及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光电芯片、信息和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
在明月湖科创基地,一大波重庆土生土长的「硬科技」正在生根发芽。
数据显示,自2021年正式运营以来,基地已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科创主题活动80余场次,举办13场科创训练营,覆盖创新型人才3万余人,培育和发掘潜在创业者600余名、潜在创业团队96个;在智能C端、新能源汽车、智慧农业、智慧出行等主要方向,基地孵化投资「硬科技」项目30个,其中15个项目已在渝注册成立公司,并累计获得超过1.22亿元资本投资,同时吸引了215名国内外优秀「硬科技」创业人才扎根重庆。
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能够取得上述成果,离不开明月湖科创基地的长期深耕。
2021年9月,明月湖科创基地正式运营,围绕硬科技企业「0-1」的培育,探索出一条「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科创生态闭环。
在人才链的培养上,基地与重庆大学深度合作,培养硬科技创业人才,共建明月科创实验班和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其中,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进一步打破了学校、专业限制,面向重庆本地高校理工类专业招生,首届186名本科生顺利毕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7%,其中48.6%在重庆本土企业就业。创业项目如果通过明月湖科创基地种子轮遴选,便有机会进入基地孵化并获得50万元-350万元的创业探索资金支持。
在创新链上,2023年12月,基地发起成立明月湖硬科技供应链联盟,构建包括工业设计、加工打样、PCB制造、模具开发、OEM代工等制作硬件产品的支撑,目前联盟成员有地平线、艾睿电子、嘉立创、洛可可、力科新能源等100余家供应链及企业。
▲明月湖硬科技供应链联盟成立。两江新区供图
在资金链方面,明月湖科创基地除了自有资金和清水湾二期基金、配套的政府投资,还有红杉资本、高瓴资本、源码资本、清科资本等国际国内头部机构。
在产业链方面,基地面向重庆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持续助力引进希迪智驾、固高科技、欧卡智舶等明星企业,并推动成立重庆车载软件基地,为重庆产业创新升级贡献力量。
「从‘0-1’培养创业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资金、平台,从而培育出满足市场需要的科学技术,产出更多新质生产力,开拓更多未知领域。」明月湖科创基地总经理张艺蒙说,基地「人才-创新-产业-资本」这一科创生态闭环,就是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培养更多未来的产品经理和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