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美经济数据犹如童话,中美金融战风云再起

2024-10-20财经

美经济数据犹如童话,中美金融战风云再起

美联储9月启动降息后,对货币政策走向的表述依旧不明,还多次释放「不急于迅速降息」的信号,引起全球市场波动。此外,美元降息1个月以来,诸多经济数据的走向打破了常规认知,可谓「惊为天人」,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阴谋?当华盛顿的决策者们还沉浸在美元主导全球金融体系的美梦时,一场没有销烟的金融大战正悄然升温……

美国在今年9月终于宣布降息,但随后,美联储部分官员却口风突变。

不仅自相矛盾地为降息辩解找补,甚至态度模糊地称不想急于推进降息。

好像是「配合」他们发言似的,美国公布的CPI、非农就业人数、失业率等数据也突然间形势大好了起来。

其中缘由令人费解。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股市和汇率在近期欣欣繁荣一阵后,又好像受到无形力量操控一样,产生了较大波动。

这背后是谁在与我们进行金融博弈呢?其目的何在?

今天老墨给大家剖析这场金融战争的来龙去卖,看看美国究竟使了什么招数。

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前后矛盾「鸽」变「鹰」

近日,达拉斯联储主席洛里·洛根先后两次发表了有关渐进式降息的言论,引发市场关注。

10月9日,洛根发言称,降息「不应操之过急」,「从现在起采取更渐进的方式回归正常的政策立场可能是合适的」。

两天后,洛根在另一场会议上再次呼吁渐进式降息。

此番言论很可能得到了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授意,以此向市场传达放缓降息节奏的信号。

与此同时,其他美联储官员也纷纷发言,对进一步降息的态度有所松动,从鸽派向鹰派转变。

9月30日,鲍威尔在全国商业经济学协会会议上表示,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而是希望采取较小幅度的降息。

鲍威尔称「这不是一个急于快速降息的委员会」。

10月10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对11月会议不降息或者只降25个基点持开放态度。

拉斐尔·博斯蒂克声称,如果数据合适,他完全可以跳过下次会议。

就在同一天,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在纽约宾汉姆顿大学演讲时说道,「我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将货币政策立场转向更中性的进程是适当的」。

10月9日,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在博伊西州立大学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我对经济的预测,今年再降息两次或一次,已经超出了我所能想到的范围。」

但他们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都曾明确表态支持大幅降息。

9月19日刚宣布降息时,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开了个好头,我很高兴我们做到了」。

并指出对与美国高通胀的较量已经结束的信心增强。

9月23日,博斯蒂克解释了为什么他赞成大幅降息50个基点,理由是控制通胀取得进展和就业市场降温,他认为大幅降息将提振劳动力市场。

9月6日,威廉姆斯表示,通胀正在以可持续的方式下降,朝着2%的目标迈进,现在是降息的时候了。

8月27日,戴利说自己同意鲍威尔的观点,已经到降息的时候了。

她指出,随着通胀下降,美联储的利率一直处于高位,给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什么这些美联储官员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一方面,中国的反应迅速有效,出乎美国意料。

在美国宣布降息后,中国立刻出台了一揽子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国预判到中国会有所行动,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猛。

另一方面,市场反应也超出了美国预期。

美联储降息后,亚洲金融市场上有大量资金向中国大陆和香港流入。他们发现资本外流速度在加快,且速度超乎想象。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美联储官员的心思昭然若揭,他们在乎的是与中国在金融市场上的较量。

此外,老墨注意到,近期美国劳工部也公布了一些经济数据,对放缓降息的观点非常有利,这就格外耐人寻味了。

如今,话风已经转向,经济数据也「恰到好处」,但数据是否真的足以支撑观点,还真不好说了。

经济数据讲童话,资本市场说真话

美联储官员前后矛盾的发言令人疑惑,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却也突然变好。

美国非常及时地配合着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公布了近期一系列欣欣向荣的经济数据。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反而印证了美国试图捏造经济数据硬撑着狡辩:美国经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下面老墨就带大家看看美国这惊为天人的经济数据到底是怎么回事。

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后,A股和港股在政策刺激下开启暴走模式,牛市的氛围充斥整个市场。

与此同时,美国坐不住了,显然在此次降息美国没有捞到预期好处,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

然后,便出现了美国经济起死回生的神奇一幕。

紧接着公布强劲经济数据,试图加深投资人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吸引资金回流美国,为放缓降息步伐提供充分理由,并开始研拟通膨可能复燃的剧本。

10月7日高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增长稳定,衰退的风险已经降至15%。

此外,最新CPI、非农就业人数、失业率等数据也大有玄机。

美国劳工部公布9月最新CPI同比上涨2.4%,高于预期的2.3%,不多不少,巧妙地仅高0.1%。

而大有操作空间的劳动力就业数据,更是重灾区。根据劳工部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5.4万人,远超市场预计的15万人左右。

并大幅上修7月8月的非农就业人数,7月份非农就业总人数变化上调55,000,8月份变化上调17,000。

经过修正7月和8月的就业人数合计比之前报告的增加了72,000。

美国最新公布的失业率也意外地降至4.1%,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2%,实在是巧妙。

但是劳工部的另一报告显示,截至10月5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增加3.3万,总数增至25.8万,为202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

此前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值为23万人。

而且美国劳工部公布的7月职位空缺数量降至三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且降幅大于预期。

美联储发布的经济状况褐皮书也显示,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美国经济活动扩张速度放缓,企业减少招聘,大多数地区的消费者支出有所下降,制造业活动也在减少。

由此可见,数据显示就业向好,经济一片繁荣,而实际呢?

根据密歇根大学最新消费者调查显示,美国地总体经济形势与人们对经济地感受明显脱节。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及前奥巴马高级经济顾问杰森·福尔曼指出,美国经济现状充满矛盾。

尽管GDP、消费和商业投资数据显示强劲增长,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长率高达3%,但制造业前景黯淡且消费者财务状况令人担忧。

美国已经将经济预期管理手段运用到极致,经济数据造假已成为美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但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国这种大幅修正数据的行为也在削弱市场对美国官方统计数据的信心。

此次就是例证,资本似乎并不买账,没有按照公布的经济数据的风向标行动。

种种迹象显示,亚洲金融市场正在重新分配资金,热钱正从亚洲其他市场回流到中国。

伦敦证券交易所(LSEG)数据显示,本月外国资金正在撤离除中国以外的亚洲股市。

本月迄今为止,外国投资者已净抛售了印度、印尼、泰国、越南、韩国、台湾和菲律宾股票。

除中国外的亚洲股市净流出金额高达76.1亿美元,影响到印度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LSEG公布数据显示,台湾和韩国股市分别出现外资净流出约17.1亿美元和4.26亿美元。

泰国和印尼股市9月份分别出现净流出3.75亿美元和1.76亿美元的资金,印度股市已流出53.5亿美元。

吉特金融服务公司分析师表示,抛售主要是由中国股票的出色表现引发。

在外资大规模抛售下,印度股市持续下挫,印度股指上周累跌超4.4%。

10月4日,印度国家证交所蓝筹股CNX Nifty指数收跌0.93%。知名研究机构伯恩斯坦则将印度股市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

而与亚洲其他市场资本大量流出相比,中国和香港则出现大量投资流入,众多投资者也在收拢资金准备投入中国市场。

LSEG Lipper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已净买入价值58.1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基金,凸显了资本对中国市场信心的增强。

美银证券的数据显示,9月底10月初两周内,多头资金净买入中国股票34亿美元。

此前从中国股市撤出转而投资日本股市的资金,近期也出现逆转。

法国巴黎银行的策略师称,一些外国投资者正在减少对日本的持仓,并将资金重新配置回中国。

9月前三周,有超过200亿美元资金从日本股市撤出。

此次美联储降息后态度又突然转向强硬,随后又公布一系列漂亮的经济数据。

这前后矛盾的态度更体现了中美金融博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资本定价权大战:中美争当「价」驭者

在此次中美金融力量角逐中,双方主要目标就是汇率。

汇率的变动引发资本的流动,美国试图通过操控资本流动进而影响港股和A股。

今年下半年,特别是国庆前后,港股、A股及人民币汇率出现震荡波动,中美金融较量深陷复杂迷雾,不确定性陡增。

9月18日,美国降息企图重启引流剧本,意图借美元流动性涌入中国市场,掠夺低价资产。

而这场掠夺最主要的战场就是香港。

香港是大陆对外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支付结算中心,海外资本在此进出相对自由。

与A股不同的是,香港股市的国际化特性为外资操控和套利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间。

美国格外关注香港金融市场,也是为了把香港从金融「神坛」的位置拽下,进而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冲击我国外汇储备,重创中国经济!

华尔街资本开始做空港股。 8月,摩根大通大幅抛售1.1万亿港元的港股,使得其在港股市值由原先的1.31万亿港元降到现在的1870.6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也发布报告下调恒生指数最新目标到12000点。

然而,中国迅速反击,9月24日一连串政策出台——降准、降息、调整房贷利率,旨在稳固市场预期,提振经济增长。

中国政策出台后,港股与A股的反应重挫华尔街做空势力,引发美国恐慌。

9月24日至国庆期间,两市场均发生较大波动,这实质上是中美金融博弈下围绕资本定价权的激烈争夺。

港股首当其冲。 国庆首个交易日香港股市交易额飙升,触及多年峰值。10月2日-10月4日,恒生指数涨幅7.59%,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0%。

但美国并不甘心,试图利用国庆假期内地与香港之间股市资金渠道关闭的空档,大力狙击港股。

美国方面,9月25日提出「爱国者投资法案」,要对投资中国征收高额所得税。

9月30日,鲍威尔在讲话中明确表示,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

10月4日,美国公布9月非农数据就业人数奇迹增加25.4万人。

多重围攻之下,经历了连续暴涨、一片欢腾的港股,在假期结束后的10月8日暴跌。

恒生指数盘中最大跌幅近10%,备受关注的恒生科技指数,早间最大跌幅更是高达14%。

而A股市场也在短短数日内出现同样的波动。

924政策出台后的当周,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5.7%,创下2008年11月以来最强单周表现!

这让之前做空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的摩根大通亏损高达19亿元人民币!

但在国庆假期后,A 股三大股指大幅低开。 至收盘上证综指跌6.62%,科创50指数跌2.55%,深证成指跌8.15%,创业板指跌10.59%。

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下跌,逾3000只个股跌超9%。

港股与A股的动荡,多空对决的交锋,透露出美国试图操控市场,阻碍资本流向中国的阴谋。

美国意图通过打压港股信心,进而传到至A股,使中国政策失效,令国际资本远离中国市场。

当前,美股摇摇欲坠,濒临崩溃。

美联储降息后,美债的海外买家迅速撤离,美国原本寄望降息能提振经济、吸引资金,却遭中国资产崛起的冲击,计划落空。

美元霸权的衰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

美国通过加息降息操作扰乱国际金融市场的做法,已经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不满。

一位欧洲央行官员表示:「美国的任性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是时候改变了。」

当前,全球金融体系政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美元霸权的衰落渐已成定局,但新的秩序形成仍充满变数。

在这场没有销烟的金融战争里,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