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陕西省农垦集团17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季

2024-05-31三农

又是一年丰收季。日前,陕西省农垦集团四个农场的小麦迎来收获期,置身一望无垠的麦田中,满眼金色、麦浪翻滚,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集团今年的17万余亩小麦,是历年来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说起小麦生产,省农垦集团负责人徐雄佐就滔滔不绝,「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履行粮食安全国家队的职责使命,紧扣农业农村部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总量为目标,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融合,从新品种引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型现代农机购置应用,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着手,夯实了大面积小麦增产丰产的基础,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有效发挥了农垦国家队作用和头雁效应,全力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土地能力提升是粮食丰收的根本基础。

省农垦集团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多渠道统筹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持续在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修复、耕地地力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全力打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

通过「产业创新示范引领百日行动」,推动各单位因地制宜,实施节水节肥、病虫防治一体化管理,促进苗齐苗壮,致力于创建百亩「吨半创建田」、千亩「超吨展示田」、万亩「吨粮示范田」,筑牢了粮食持续稳产丰产的根基。

新品种推广是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

望着即将成熟的小麦,陕垦大华种业总经理吕宏飞信心满满的表示:「陕垦大华种业今年小麦制种田面积5万多亩,预计可生产优质小麦种子4000—5000万斤,可满足150万亩小麦播种用种量,陕垦大华种业要让每亩小麦都能高产增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集团依托陕西农垦大华种业育繁推设施一体化基础,在自主研发新品种的基础上,引进推广高产、稳产、抗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10余种,满足不同地块对小麦良种的需求,实现农场小麦优质品种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经营。良种带来好收成,在陕垦大华种业专家团队的带领下,自主研发的华垦麦7号、华垦麦23相继通过国家审定,为粮食丰产增收,实现种业振兴保驾护航。

新技术应用是粮食丰收的关键环节。

据集团农技人员王士幸介绍,「去年受秋汛影响,陕西农垦小麦播期整体推迟,二、三类苗占多数」。为改善苗情,弥补播期滞后不足影响,集团及时印发了【省农垦集团2024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各级提早着手,与农时赛跑,做好春季田间管理,抓住小麦拔节、抽穗、灌浆等关键生长期,科学应用水肥一体化、节水滴灌、「一喷三防」等稳产增产技术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小麦促若转壮、防灾增产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应用新技术,小麦苗情加快转化。同时,集团还组织开展了以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主导的「产业创新示范引领百日行动」和劳动竞赛活动,多措并举打好夏粮丰产丰收基础。在各方努力下,小麦苗情得到整体好转。

农场种田能手(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黄晓宏称,「从田间情况看,今年晚播小麦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麦穗大、籽粒沉,总体表现良好。」他认为,「结合各类田块大面积测产情况,今年小麦整体不低于上年水平。」

现代农机投入是粮食丰收的有效支撑。

近年来,集团相继购置了凯斯400大马力拖拉机、大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新型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等现代化农机装备,全面提升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深耕深松、宽幅沟播、精量匀播等先进技术在农场全面得到落实。

粮食减损,农机先行,农机强了,农机手培训还要跟上。每年的麦收前,集团都会在朝邑农场农机大院,组织对所有机手进行统一培训,加强农机检查保养、机收减损等操作要领和细节培训指导,对收割高度、机收速度、装卸运输等多个环节进行明确规范,最大限度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现代化大型农机装备还为集团开展的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扩面行动提供了设施保障,扩大了集团在土地、种子、农资、农技、农服等方面的服务规模和范围,加强了垦地合作,为集团协同地方政府打造「吨粮镇」「吨粮村」,推动落实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面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是得益于集团上下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近5年来,集团粮食生产种植面积持续攀升,从当初的自营面积不足8万亩,逐步扩展到现在的17万亩。未来,省农垦集团将坚持把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作为主业方向,主动融入全省农业农村粮食生产区域,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两大行动」,扩面积、提单产、做示范,努力为全省粮食安全作出农垦企业应有贡献。(集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