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入伏出三象,遍地起坟头?哪三象?三伏天热不热?就看今天!

2024-07-16三农

今天是7月16日,同时也是入伏后的第一天。正所谓「头伏饺子、二伏面」,民间对入伏十分重视,大家也会根据入伏这天的天气变化,预测接下来的作物是否丰收、天气是否炎热。

那么,民间所说的「入伏出三象,遍地起坟头」,具体怎么理解?未来40天的三伏天是否炎热?看看农谚怎么说。

三伏天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其时间每年都不相同,但大体时间就是在小暑、处暑间,其时间为30天或40天。

而根据农谚所说,「夏至三庚入头伏」,因此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

庚日就是干支纪日法中有「庚」的日子,包括庚子日、庚辰日、庚午日等6个,每过10天迎来一个循环。

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后就是头伏,10天后也就是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但中伏比较特殊,在一些年份中,如果立秋在中伏之后,那中伏会继续延长10天,也就是第五个庚日。而到了立秋后,也就是立秋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今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第一个庚日为8月14日,因此末伏就是8月14日开始。

因此,三伏天有30天和40天之分,今年初伏时间为7月15日至7月24日;中伏为7月25日至8月13日;末伏为8月14日至8月23日。

正所谓「公伏凶,母伏爽」,从字面上看,公伏十分炎热,让人浑身不舒服,但母伏就不同了,显得十分舒爽,不至于那么闷热酷暑。

判断是否为公伏、母伏,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入伏这天为农历日子的双数日就是母伏,单数日就是公伏。

今年入伏对应的农历日子为六月初十,「十」为双数,因此今年为母伏。

2、今年是「伏包秋」

所谓的「伏包秋」,指的就是三伏天刚好将立秋节气包住。今年的立秋时间为8月8日至8月21日,而出伏日为8月23日;可见三伏天已将立秋包起来,因而为伏包秋。

在民间有「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的说法,显然伏包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好事,意味着三伏天过后很难再出现秋老虎,秋天的凉爽气温很快就会出现。

当然,以上说法只是单纯的从日历排序上去判断,并没有什么科学性,更多的是偶然性,这又是怎么回事?

从字面上看,如果入伏后出现了三种自然现象,那将不是一件好事,农业可能会迎来减产,百姓没有什么吃的,以至于饿殍千里。

对于农民来说,最怕的就是农田出现洪涝现象,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地可能就会毁于一旦。毕竟洪涝来了后,农田长期积水,根系无法呼吸,最后白白淹死。

民间有句话「伏旱犹如鼠,伏涝猛于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三伏天出现洪涝,那就犹如猛虎下山一样,对庄稼地造成严重危害,就算是稻田也会受到影响。毕竟洪涝带来的水流急湍,很容易将其冲垮,这是农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2、伏旱

顾名思义,伏旱也是一种特殊的气候,主要存在于7-8月份,此时气温高、日光强,水分蒸发速度比较快,且降雨量不是太多,就极易出现伏旱现象。

每年都会有部分地区,三伏天后长期干旱少雨,有也只是雷阵雨,很难湿润土壤,自然无法解决伏旱问题,作物收成必然会受影响。

很多农民为了避免伏旱,只能从沟河里抽水,以至于水分被抽干了。

3、极端高温

在气象学上,最高温超过35℃就已是高温天气了,而气温升至37℃以上就是橙色高温预警,而40℃就是红色高温预警。

三伏天是一年里最为炎热的日子,且一伏更比一伏热,初伏只能算是前奏,中伏更是极可能会迎来极端高温。

对大家来说,高温会让人的身体有所不适,同时也会让打工人、农民户外工作极易中暑,还会使得作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因此,大家要警惕接下来的高温天气。

对于农民来说,如果刚入伏就经历了以上这3象,那就是十分不好的气候现象,庄稼地难以迎来丰收,大家需要特别注意。

当然,很多人也关心着今年的三伏天是否炎热,晴天好还是雨天好,其实农谚给出了答案。

所谓的「伏王」,其实就是入伏第一天,那么这句农谚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入伏当天就下雨,那可能未来40天雨水都会十分频繁,部分时日更是达到一天一场的频率。

尽管这一说法夸张,但也说明雨水比较充沛,降水偏多,大家需要注意涝情。

而对于农民来说,雨水多也是好事,毕竟庄稼生长急需水分,三伏天正是作物生长最旺盛之时,此时降水可以很好的缓解高温,也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字面上来看,伏天降雨是好事,只要不出现伏旱现象,雨水充沛,那么作物就可能会迎来丰收,一亩地粮食可增收一担。

「一捏」形容的是分量很小。这句农谚是说,如果入伏这天为晴天,那显然不是好消息,可能一颗豆子的收成只有一小捏,一亩地收成也将少得可怜。

相比之下,如果入伏这天降雨,那反而是好事,一颗豆子收成能达到一捧,这说明作物必然会迎来丰收。

民间也有「入伏晴,旱死豆」的说法,意思是如果入伏为晴天,那就说明三伏天会干旱少雨,十分炎热,以至于连大豆等谷物都会旱死。

如果初伏天气并不是太炎热,那么可能中伏天气会比较炎热,用「凑」足以表明天气之炎热。

根据以往的经验,三伏天是二伏最为炎热,三伏次之,初伏相对要更低一些。所谓的「热不透」,指的是气温不太高,可能雨天偏多一些,但不要以为初伏不热接下来就一直不热,中伏就会慢慢热起来。

从字面上理解,如果入伏时降水,那整个三伏天的「含雨量」就会比较大,可能到了中伏、末伏也会迎来降雨。

这一天气对大家来说显然是好事,可以带来凉爽天气,人们的舒适度明显更高一些。

在笔者所在的黄淮一带,已凉爽10天左右,几乎每天都会下上一场雨,天气十分凉爽。而从农业角度来说,这一天气可为农作物生长补足雨水,缓解旱情,保证作物产量的提高。

但如果持续降水,也会使得病虫害增多,农民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范工作。

总体来说,伏伏有雨是好事,毕竟「三伏进三雨,五谷才进仓」,只要适当降雨,那作物就会迎来丰收。

从今天的天气预报来看,我国多地迎来雨水天气,如四川盆地、苏北、皖北、鄂北、豫中东部、陕南、鲁南、冀北、内蒙古中部等地区,将会迎来大到暴雨。

且这一雨水将会持续到18日,给这些地区带来充沛的雨水和凉爽的气候天气。再结合上述农谚来看,入伏有雨水是好事,庄稼会迎来丰收,三伏天也不会太炎热,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