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中国最后的「伙婚」村落:一半的家庭是一妻多夫,他们怎样生活?

2024-05-22三农

麻烦大家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在2021年3月这一特殊时刻,充满历史韵味的俄亚大村荣幸摘得「四川最美古村落」的桂冠,这无疑为这座古老而神秘的纳西族村落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长久以来,它犹如镶嵌在云南和四川两省接壤位置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世人去揭开她的面纱。

如今,随着公路的建立和开通,这个藏匿在高原深处的人间仙境与外部世界相互连接,现代生活的脚步也悄悄地踏进了这块世代居住的土地。

村里的年轻人满怀好奇和期待,纷纷萌生了外出闯荡的想法,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风情。电视机、摩托车等现代化产品也逐渐走进这个与世隔绝已久的小村庄,即使是年长的村民,也开始学习并接受这些新奇的事物。

然而,马匹和骡子仍然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每当马帮队伍归来时,整个村子都会被热闹非凡的吆喝声和马蹄声所包围,仿佛是从梦境中醒来。

曾经在俄亚大村占据主导地位的「一妻多夫」伙婚家庭数量正在逐步减少。如今,村里已有部分家庭开始遵守合法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例如,次玲的哥哥正是其中之一,而年加的小儿子则以上门女婿的身份「嫁入」了离家不远的女方家中。

俄亚大村的面貌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但那些历经沧桑的独特习俗和传统依然得以保存完好。石板铺成的道路蜿蜒曲折,砖石堆砌的密集民居依然保持着蜂巢式的布局。

只是,一些家庭的门口已经开始出现晾晒的棉被和簸箕,预示着这里正在经历着潜移默化的变革。

要探究俄亚大村的起源,我们不得不回到十四世纪末期,那时一位名为瓦赫嘎加的人物在此留下了他的足迹。

彼时,丽江山麓的木氏土司帝国正值权力顶峰的辉煌阶段。身为其深谙政治手腕的管家瓦赫嘎加,每逢岁末年初之际,必定会陪同各方亲朋好友及臣民浩浩荡荡地前往苏打河畔进行狩猎活动。

为了更精准地捕获猎物,他常常在河畔的山崖之上搭建一座简易的棚屋,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瓦赫嘎加悠然漫步在苏打河畔,突然被眼前这片富饶的土地深深吸引住了目光。

于是乎,一股无法言喻的冲动驱使他立即采取行动。当天夜晚,在烹制晚餐的过程中,瓦赫嘎加顺手将米中的几粒谷种播撒在清澈的泉水周围。

或许他仅仅是抱着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却未曾预料到这个不经意间的小动作,竟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

翌年的秋天,当瓦赫嘎加再度踏足这片土地时,眼前呈现出的壮观景象令他瞠目结舌——只见那些原本不起眼的谷物已然长成了丰满硕果的谷穗,随风轻轻摇曳。

满怀憧憬的瓦赫嘎加迅速返回丽江,向当地的纳西族人民热忱地分享了他的新发现以及宏伟蓝图。

最终,一群深受感动的丽江纳西族人齐心协力,共同来到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峡谷之地,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引入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从此在此扎根繁衍,建立了自己的家园。

俄亚大村应运而生,成为了纳西族人世代传承的精神家园。

自此以后,这片土地便承载着纳西族人的梦想与期望,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与无尽渴望。俄亚大村因瓦赫嘎加的这个意外契机而得以存续至今,生生不息。

在俄亚大村,那独树一帜的「一妻多夫」伙婚习俗,正是源自于此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严酷的生存条件。

俄亚大村坐落于高山峡谷之间,四周群山环绕,交通极为不便。虽然距离木里县城仅有短短200余里的路程,然而前往此地需要整整8天时间,返程亦需耗费同样漫长的时光。

于是乎,作为绝大多数的村民们,自出生之日起便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一生之中所能够走出去的最远距离,仅仅局限于邻近的几个乡村之间。

这里长年被严寒笼罩,土地的肥力匮乏,收成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避免有限的资源与劳动力进一步分散,当地的人们独具匠心,创新性地创立了「一妻多夫」的伙婚制度。

在这样的伙婚家庭中,丈夫们必须来自同一家族、同宗同姓的亲兄弟群体。他们共同迎娶一位妻子,齐心协力地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妻子在家中的地位尊崇无比,家中的大小事宜皆由其一手操办,丈夫们必须无条件地遵从。

这些丈夫们会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协作,一人外出闯荡,另一人则坚守农田,共同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有时候,一个妻子甚至可以同时拥有三位丈夫,共同相伴育儿,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家庭联盟。

正因为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劣以及生存压力的巨大,俄亚大村的纳西族人民才会独创性地发明了这种独特的婚姻习俗。对他们来说,伙婚不仅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富和劳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保证家族血脉的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时至今日,伙婚家庭在俄亚大村依然盛行,大约有七八十户人家坚守着这份古老的习俗。由此可见,这一文化传统早已深深地植根于当地,历经风雨洗礼,稳若磐石。

在俄亚大村的伙婚家庭中,一条独特的规则世代相传——妻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话语权。

每个家庭都会为妻子单独准备一间卧室,而丈夫们则分别居住在不同的房间,互不干扰。以年加这位典型的「一妻两夫」家庭主妇为例,她在21岁那年便嫁给了同胞、年龄相仿的两兄弟,共同构筑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两位丈夫在家中各司其职,一人远赴他乡从事马帮生意,负责维持家庭经济来源;另一人则全力以赴投入农业生产,辛勤耕耘。

他们将年加所生育的三个孩子视为己出,亲切地称之为「大爸爸」、「二爸爸」,彼此之间充满了关爱之情。

有时候,两位富有责任感的丈夫会为了彼此体贴,精心策划一些别出心裁的安排。例如,每当那位驰骋草原、为家庭带来丰厚收益的跑马帮丈夫归家之际,令一位善解人意的丈夫便会自觉地迁居到偏远农田中的简陋居所,从而避免产生无谓的争吵及矛盾。

年加对这样双雄并立的婚姻生活感到满足且无比喜悦。在她眼中,两位丈夫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使得整个家庭事务得以有序进行,生活质量也随之显著提升,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尽管最初他们的家境颇为拮据,然而随着三个英勇果敢的儿子逐渐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劳动力得到有效补充,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也逐渐摆脱困境,走向繁荣富强。

除此之外,在俄亚大村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还有一些更为独特的"一妻多夫"家庭,如次玲的母亲就拥有三位丈夫。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次玲早已习惯了三位父亲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生活方式。

当家庭内部出现纷争时,她的母亲这位家庭的最高领袖总能以智慧和耐心化解矛盾,使三位丈夫都能听从她的公正裁决。

在这些独特的伙婚家庭中,礼仪规范、谦恭有礼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男子若是对某位女子心生爱慕之情,便会选择在深夜时分悄无声息地"走婚",悄悄来到女方的闺阁,但务必确保不会被女方家人发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直至女方怀孕后,双方家庭才会郑重其事地商讨婚礼事宜。

2010年,连接俄亚大村与木里县城的公路终于顺利竣工通车,这无疑标志着俄亚大村迈开了现代化发展的崭新步伐。

曾经需要耗费8天时间的漫长旅程,如今只需短短8小时即可抵达县城。交通的便捷性极大地拓展了俄亚大村的视野,使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

一些思维敏捷的年轻人开始怀揣着好奇心与憧憬,勇敢地踏上前往异乡打拼的道路。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电视机、摩托车等现代生活必备物品也开始在俄亚大村普及开来。即使是那些年过花甲的村民们,也逐渐学会了接纳和使用这些新鲜事物,生活方式正经历着潜移默化的变革。

然而,对居住于俄亚大村的居民而言,马匹以及骡子仍旧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交通出行方式!当马帮们穿越崇山峻岭,满载而归之时,整个村庄立刻被喧闹的吆喝声以及那清脆悦耳的马蹄声所瞬间包围,宛如从宁静的梦境中被唤醒而来!

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腹地的神秘之地——俄亚大村,虽然已经受到现代文明的逐步渗透,但那些曾经在这里占据主导地位的「一妻多夫」伙婚家庭仍然在逐渐减少。

如今,部分家庭已经开始接受并遵循合法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例如次玲的哥哥以及年加的小儿子便属于此列。

然而,即便如此,俄亚大村的独特风俗以及生活习惯依然在顽强地坚守着。那些古老的石板路蜿蜒曲折,民居依然保持着如同蜂房般紧密相连的分布状态。

只是,在某些家庭的门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棉被和簸箕的身影,这无疑预示着这里正悄然发生着一场无声的变革。

时光荏苒,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这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却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自己深耕已久的文化与传统。

尽管现代文明的力量无比强大,但它终究无法在这片土地上彻底抹去历史留下的深深烙印。

俄亚大村依然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之处踌躇不定,努力寻求一条能够兼顾两者的发展道路。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神秘之地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以何种姿态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