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锐评|这场「爆改」里,藏着「知识+」的能量

2024-02-02三农

云南大理古生村,鸳鸯洲上的千年白族古村 。古村古韵,古色古香,而今则因一群研究生们的到来和「爆改」,成为众人眼中的「网红村」。

据报道,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里长期驻扎着100多名学生、40多名老师,他们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同致力于「洱海保护、乡村振兴」。在日常,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有的翻垃圾桶、测水质,将垃圾变为有机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的教村民开民宿,吸引众多游客,订单持续紧俏……在他们的协力帮助下,仅2023年,古生村就全面增收600万元。

把学问做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由衷为这样的知识反哺高兴。 而类似这样的科技小院,目前在整个洱海流域已有约15家。驻扎在这里的研究生们,农闲时和当地阿姨一起跳广场舞,农忙时挨家挨户去帮忙,随着与村民生活的步步拉近,他们的所见所闻更加鲜活,所思所学也更接地气。而他们的加入,不仅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营收,无形之中也助力了科学认知、现代治理等思维方式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事实说明, 科学研究不只是书斋里的冥思苦想,更不是浮于纸面的「惊人之言」,其生命力和创造力都来源于实践。 「太行赤子」李保国,生前每年扎根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农民院士」朱有勇,住着茅草屋、穿着迷彩服,扎根边陲山村数年,带领当地走上致富路。他们用行动写就「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标杆。而反观当下一些科研人员,有的自恃学历高,不愿脚下再沾泥土,有的取得一定成果后就与基层渐渐疏离,甚至成了「社会活动家」,暮气沉沉,弊病重重。

今天,我们身处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新发展热火朝天,新课题层出不穷。广袤大地,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科研素材。恰如袁隆平先生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好水稻必须下田」。 现实中多元丰富的「变量」,是闷头于实验室所无法模拟的;思维灵感也好,实验数据也罢,也都离不开实践的修正优化。 至今不少人还津津乐道于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张庄村的合作。40多年前该大学组建研究队伍,将张庄村当成实验站、服务点,誓言治不好盐碱不回北京,如今「草都不长的地方」已年年丰产。而这片荒芜的盐碱地,也贡献给研究人员无数科研课题,先后走出两任校长、三位院士、50多名教授。

在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学生日志中,有一天被大家视为「重要日期」。那天,他们收到村长邀请,去村长家吃了一顿饭,「非常开心」。 以心换心、互相靠近,在乡土中国深处,知识的价值得到最大化认可。直观而鲜活的获得感,也让学子们清晰看到何为「读书的意义」。 「社会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期待更多这样的最美奔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田闻之

流程编辑: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