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村级蔬菜交易市场年成交额5.7亿,全靠它→

2024-01-05三农

一个村级蔬菜交易市场的规模能有多大?

位于沂南县苏村镇北于村的北于蔬菜交易市场给出了他们2023年的答案:年交易量3.4亿斤,年成交额突破5.7亿元。

菜农有序排队进行称重,现场没有一位市场工作人员。(资料图)

「在临沂市同级别的蔬菜交易市场中,我们这个市场规模位居行业第一。」作为北于蔬菜交易市场的管理方,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伦说,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苏村镇开展的「校地企」合作模式。

在2020年之前,北于蔬菜交易市场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市场,年交易额不到一亿元。郝伦回忆,那时候,他每天处理最多的就是菜农与客户之间的结算价格不统一、菜款拖欠等纠纷问题。

「北于蔬菜交易市场遇到的这些难题,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我们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当时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和高校对接,研发一种通过技术、大数据等手段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东西’」。苏村镇党委书记高燕妮说。

2021年,恰逢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第一书记工作队到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苏村镇党委政府和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对接上了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三方一拍即合,达成「校地企」合作发展框架。

按照合作发展框架,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依托优势学科,面向产业需求,为当地开发一款蔬菜交易系统,帮助企业提高交易效率,为当地蔬菜产业提供科学种植指导;企业借力高校研发力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定位企业发展目标;地方政府牵线搭桥,搭建舞台,整合资源。

校地企三方合作签约仪式。(资料图)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三方积极合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所有可能影响市场经营管理的因素逐步纳入数字建模,合作开发了「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农作物产量及价格预测系统」,创新研发了全国首家产地批发市场「商易通蔬菜电子交易系统」。

电子交易系统推行后,北于蔬菜交易市场每天蔬菜交易量达到170万斤,同比翻了一番;单个农户的平均交易时间缩短至5分钟,而且能准确定位农产品源头;解决了传统交易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管理模式粗放等问题,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纠纷。

记者在北于蔬菜批发市场看到,菜农们不用往返奔波,一个二维码就可以搞定全程交易。菜农们通过云平台生成的即时交易二维码进行称重、议价、交货、去皮等全程交易,蔬菜的称重交易数据通过DTU物联网设备自动生成。

「现在来这里交易比以前方便太多了,一张二维码就能走完所有流程,而且马上就能拿到卖菜的钱,一点都不拖欠,放心多了!」苏村镇大安村蔬菜种植户李军政说。

郝伦跟记者介绍「商易通蔬菜电子交易系统」的优势。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崔立真全程参与了这一系统的研发,据他介绍,这套系统还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通过分析历史交易数据,为农民提供有科学依据的种植指导意见,避免跟风种植、扎堆种植。

2023年10月,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易通蔬菜电子交易系统」代表山东参加了2023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腾讯等国有企业和大厂同台竞争,并获得大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伦(右二)在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上获奖。(资料图)

为了表彰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在模式上的创新,苏村镇党委政府重奖该企业165万元。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尹君 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