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探秘!26层高楼养石斑,1立方水出鱼70公斤

2024-07-13三农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在武昌区一栋大厦的26层,有一个小型高科技「空中鱼厂」。

养鱼,为何选在26层高楼?7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带着好奇和疑问一探究竟。

「瞧,这淡水池养的是铜鱼小可爱,海水池是霸气石斑鱼……」「90后」刘帅抓起一把鱼食,轻轻撒入蓝色池子,水面瞬间沸腾,百余条鱼儿跳跃不止。

场景恍然置身于海洋馆的这一幕,出现在武昌区数创大厦的一个办公区,距离地面近百米。建在云端的这两个鱼池,是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生态」)的循环水养殖池。

刚步入实验室,一个金色牌匾就映入眼帘:湖北省水生物种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0后」刘帅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的技术员,也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

他说,高楼「养鱼」实际上是企业的实验,探索「工厂化水产养殖」「海鲜陆养」。记者在现场「看起了稀奇」,刘帅却习以为常,「这里的养殖池主要用来做实验和参观展示。科技养鱼,在哪层楼都一样」。

这两个养殖鱼池,每个直径足有两米,深达一米。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养殖池背后,多个大小各异的蓝色「大罐子」有序排列。这些「大罐子」表面,嵌有显示着红色数字的计时器,不时产生轻微的震动声。

刘帅介绍,这些蓝色容器分别是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生物床等设备,也是养殖池的水循环系统。

通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以及紫外线杀菌等步骤,整个养殖系统中的水,能够实现每小时循环并净化一次,实现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达95%以上。

大屏上,两套系统的运行状态可实时监控、远程监控,指标数据一目了然。水质一旦超标或者发生停电,仪器便会自动报警。

安装这一装备后,传统的露天养殖场就变成了「集成工厂化养殖」。中科生态总裁杨琳介绍,通过在「空中鱼厂」一年的实验,1立方水体鱼类产量达到70公斤以上,对比传统水塘3到5公斤的产能,提升了20倍左右。规模化量产后,也实现了批次产出规格一致。

产能提升只是第一步。从前年开始,中科生态又开始了新尝试:高楼里的「海鲜陆养」实验。

以往,在内陆环境下精准模拟海水的生态环境,企业需要从沿海地区购买海盐卤水,再进行淡化处理,成本高昂不说,效率也不高。

中科生态破解了这一难题。科研团队通过超膜过滤的纯净水,加上杀菌浓缩海盐等,成功将内陆淡水转化为与海水成分高度一致的环境。

「除了盐度,水温也是关键。」刘帅补充说,通过设备控制,空中鱼池里温度稳定在28℃左右,为石斑鱼这样的海水鱼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鱼池里有个「鱼马桶」,专门用来收集和分离鱼的排泄物。研发人员进行了改造,把直角结构改成圆弧形或锥形,有效避免鱼粪便的堆积,从而保持水质的清洁与稳定。

采用这样的「海鲜陆养」,与传统空运相比,海鲜无需经过长途运输和暂养环节,新鲜度和口感得到了保障,成本降低近30%。新鲜活鱼直送餐桌,全过程不超过2小时。

据介绍,中科生态是依托中国科学院系统改制成立的,曾先后发起省市三个创新平台,今年7月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湖北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中科生态前几年已挂牌新三板。

「节水、节地的一系列绿色发展实践,不仅破解了‘海鲜陆养’难题,更让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成为可能。」杨琳说,技术设备等已走出武汉,在贵州、都江堰等地产业化落地应用。

(文/图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刘晋宏)

【编辑:丁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