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全国6000万亩小麦收割,机械化率达97.8%,农机轰鸣「麦」向丰收

2024-05-31三农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迎来新的变革和突破,农业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智能农业、农业机械化等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机遇。

在我国的小麦等夏季作物收割季节,人们或许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那就是繁忙的「三夏」时节,但如今却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只见农机不见人」,这样的场景或许会让人眼前一亮。原本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如今已经有了智能农机和农业科技的助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这无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鲜明注脚。

一、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平台助力夏收

当下,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平台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无论是播种、施肥,还是田间管理,甚至是收割等环节,都可以看到各种智能化的「黑科技」在发挥作用。比如,在小麦等作物的收割过程中,智能收割机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作物的自动识别和智能收割,不仅效率高,而且还能保证收割的质量。

除此之外,智慧农业平台也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便利,通过对农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业生产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农时、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成效

可以说,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智能农机、无人机、农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农机作业监测终端、5G技术、北斗系统等的应用,也为农机作业的精准施工、智能调度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一些主产区,特别是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区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智能农机的普及率和利用率并不高,农业生产还是比较依赖人工,这也成为了制约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一个瓶颈。

三、「十四五」期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展望

面对当前的形势和问题,我国农业农村部也已经有了明确的部署和规划,未来的「十四五」时期,将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其中包括推进作物的耕种、收获等全程全面机械化,推动农机与农艺的相互融合,提高农机的智能化水平,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特点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

可以预见的是,在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下,未来的农业生产将会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从播种、管理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都将由智能农机和机器人来完成,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空间。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未来的培训和技术普及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广大农民真正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他们才能更好地运用智能农机,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的机械化作业对土壤、水资源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农机农艺的结合,推广生态友好型的农业机械装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国际合作也对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国可以在农业科技、机械装备研发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国际化发展,实现技术和经验的共享。

结语

综合来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它不仅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还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推动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智能农机的研发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满足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农民则需要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主动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与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探索适合本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机械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才能够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只见农机不见人」的美好画面,也能够品尝到由智能农机和科技助力生产的绿色农产品,让科技的力量为我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