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爷爷的葬礼取消一项不必要的开支,省下5000块钱,祖辈乡俗成历史

2024-01-18三农

(本人所有文章头条原创首发,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发现抄袭搬运或洗稿到其他平台者,追究到底,绝不姑息)

讲述人:张海阳/文字整理:锋语兼诚

爷爷是今年的1月9号去世的,享年83岁,他去世的那天,天气寒冷,北风呼啸。

我们这里是一个山村,全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十几二十年前,每到了冬天,虽然天气寒冷,可只要有太阳,大街上随处可见,三一群五一伙的人聚在一起聊天。

小孩子的脸蛋冻的通红,穿着开裆裤,露出屁股,他们一点不觉得冷,四处奔跑打闹。

大人嗑着自家炒的瓜子,聚在墙根底下,说着张家长李家短。

虽然村庄里的人口不多,可到了年底,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小小的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样的景象难得一见了。

年轻人向往美好的生活,有的考上了大学,在城里安家落户了,没有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人,也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农村,去大城市打工,拼搏几年后,不管有没有条件,也都在城里买了楼房,不愿意回到村庄来了。

村庄里剩下的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那些在外面发展的年轻人,有了重大事情还是要回来的,比如结婚要在村里办喜事。

有些老人和儿女生活在城里,去世后也要回村办葬礼。

十几二十年前,乃至更久,村里有了红白喜事,来帮忙的人是很多的,不管那户人家平时的人情怎么样,只要有了事情,很少有人看笑话。

即使因为盖房子、土地边界这些农村人很重视的事情产生过矛盾,可有了红白喜事,一般人都能做到忘记前嫌。

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有句话叫「夫妻没有隔夜仇」,在我们村子里,可以这样说,父老乡亲之间,不管多大的矛盾,过了一两个月也就忘的干干净净了。

民风淳朴是外人对我们村最贴切的形容。

有了红白喜事,就要有人主事,在我们这里把主事的人叫做支宾。

支宾的人是由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

支宾要管的事情很多,也要熟悉婚丧嫁娶的礼法和禁忌。

除了有一个负责全部事务的大支宾,还有负责具体事务的小支宾,大支宾统领全局,小支宾各管一摊。

有的小支宾负责采办各种物品,当然了,不是小支宾亲自去买,婚丧嫁娶需要的种类多,小支宾会把任务分配下去,让前来帮忙的人去买。

比如让张三买烟酒,让李四买熟食蔬菜。

有的小支宾负责管账房,有的小支宾负责招待宾朋。

一般情况下,一场婚丧嫁娶下来,要有三四个小支宾配合大支宾,才能让事情圆满结束。

我爷爷有文化,当过村支书。他十几岁的时候,哪家有了红白喜事,爷爷就去帮忙,干些杂活。

他结婚后,一天,村子里的李大爷找到了爷爷。

李大爷德高望重,只要村子里有了红白喜事,李大爷都是大支宾。

李大爷对爷爷说:我也老了,担心去世后,村子里没人能担得起大支宾的这个责任,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年年有,没有大支宾怎么行?我想从当过小支宾的人里选一个接班人,可没有合适的人选,你肚子里有墨水,说话办事也稳妥,我看你合适,跟着我学,我去世后,你就是村子里的大支宾。

从此,村子里再有了红白喜事,爷爷就跟在李大爷身边,学习当大支宾。

四年后,李大爷去世了,爷爷就成了大支宾。

不管是哪家有了红白喜事,也不管那户人家姓张姓李,只要家里有事情了,男主人都会拎着两瓶酒来找爷爷,请他过去当大支宾。

那时,农村人家以种地为主,想出去工作也没有门路。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大量的工人,农民也有机会找到工作了。

有力气的去工地打工,有门路的去工厂上班,有头脑的去县城去市里做买卖。

爷爷跟着进城务工的大军,去了建筑工地,当了农民工。

中青年都出去工作了,村子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哪家再有了红白喜事,不但来帮忙的人少了,也没有人愿意当支宾了。

在我们那里,一般的结婚和葬礼需要三天,这三天东家管饭,不给报酬,都是白帮忙的。

以前大家没有工作,那时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平常日子里没有好吃的,赶上哪家有了婚丧嫁娶,来帮忙的人很多,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过来帮个忙,走了人情也能吃几顿好饭。

可自从农民也可以找到工作,再有哪家有了红白喜事,没人愿意来帮忙了。

有的在工厂上班,请假不好请,有的在工地打工,请假没有工资,那些做买卖的,有成本有房租,更不愿意损失收入。

有一年,村子里的一个老人去世了,因为没有几个人帮忙,年龄大的老人抬不动棺材,老人的儿子没办法,去县城的工地,找到了村子里的几个年轻人,答应给他们工钱,那几个年轻人这才回到了村里,把老人的棺材抬到了墓地。

从此后,养成了不好的风气,哪家有了红白喜事,要花钱雇人来帮忙。一般帮忙的人,不是支宾,刚开始是十块二十块一天,后来年年上涨。

给支宾的还要更多。

要想把一场大事办下来,没有十几个帮忙的人不行,光是这项费用,就要花费成百上千,成了村里人的一项负担。

李大爷去世后,爷爷开始当支宾,那时还不需要花钱雇人帮忙,但也有几条不成文的规定。

1:每天给每个帮忙的人一盒烟。

那时帮忙的人多,少的二三十人,多的五六十人,光是烟钱,就是不小的开支。

2:事情办完后,比如葬礼,葬礼结束的那天,晚上要请所有帮忙的人吃一顿,美其名曰答谢宴,意思是感谢大家的捧场和帮助。

结婚也是如此。

3:对大支宾和其他小支宾,要格外对待,事情办完后,东家要拿着烟酒亲自登门感谢,感谢为了东家操心费力。

李大爷去世后,爷爷开始当大支宾,一切乡俗延续了下来,后来因为离开村庄的人多了,还又加上了一条,花钱雇人来帮忙。

爷爷也想过,这样的乡俗不好,一切都要钱说话,没钱什么事也办不成,爷爷考虑过把不好的乡俗废除,他尝试过,以失败告终。

那是村里的老马家娶儿媳妇,老马找到了爷爷,爷爷去当大支宾,他在村子里的大喇叭里广播了,帮忙是人情,想来帮忙的人不要看重钱,东家不给钱就不来帮忙了,这样的风俗要改一改。

来老马家帮忙的人没有几个,来的这几个都是和老马的关系非常好的。

人手少,忙不过来,老马没办法,我爷爷也无计可施,老马最后还是花钱才雇来了帮忙的人。

为这件事爷爷一直头疼,苦于没有解决问题的良策。

几年过后,也是大家都知道了,这样的乡俗实际上没有意义。

今天你家有事了我去帮忙,你给我一百块钱工钱,明天我家有事了你来帮忙,我也给你一百块钱工钱,不过是把你给我的钱还给了你而已。

这样折腾没有意义,谁也没有因此增加了收入。

爷爷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已经是村支书了,一年过年,初三那天,男女老少都在家,晚上有大秧歌。

那时文化活动少,看大秧歌的人很多,几乎所有人都来了。

秧歌开扭前,爷爷说了一番话。

爷爷说:花钱雇人帮忙,不但显得没有人情,今天你给我,明天我给你,翻来覆去的就是穷折腾,越折腾越穷。谁家都有红白喜事,有工作有买卖不是不帮忙的理由,别人家有事你不帮忙,你家有事没有一个人去,你怎么想,事情怎么办?

最后爷爷说:从今往后,废除花钱雇人帮忙,有工作有买卖的,村里哪家有事了,能请假的请假,实在请不下假的另当别论,有买卖的别因为钱六亲不认,能放一放就放一放。如果不是及其特殊的原因,你不来帮忙,你家有事了,没有人去帮忙你别委屈,别说村里人看你笑话。

从此以后,花钱雇人帮忙,不花钱就没人来的现象才没有了。但每天给帮忙的人一盒烟,事情结束后,晚上要有答谢宴的乡俗保留了下来。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在外面有工作,可大家都知道,婚丧嫁娶这些事,谁家都有。

结婚还好说,可以在市里举办婚礼,不用回乡下来,可一个人去世后,还是要埋到老家来的,葬礼还是要在老家举办。

人情要走动,不走动没有人情。

因此上,不管村子里哪家有事了,在外面打拼的人,只要知道了消息,能回来帮忙的都会尽力回来。

虽然我们的村庄不大,但办事情帮忙的人却不少,赶上人多的时候,能有三四十人,甚至五六十人。

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难得一聚,借着帮忙的机会见一面,叙叙旧,有些人甚至希望村子里有事,好回来帮忙,见见老家人。

我爷爷去世的消息,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在外面打拼的乡亲们都知道了。

我爷爷当了几十年的大支宾,每家每户他都帮忙过,有的人家甚至帮忙过三四次。

能回来的人都回来了,足足有七十多人。

大支宾是村长,在他的指挥和合理调配下,七十多个帮忙的人,各司其职,我爷爷的葬礼顺利结束。

我们想按照乡俗,晚上宴请帮忙的人,感谢他们的帮助。

我父母算好了,七十多个帮忙的人,加上本家家族的人,还有几个没走的亲戚,一共有96个人。按照7个人一桌,要准备大概14桌,一桌按照300块钱的标准,要4200块钱,加上烟酒,差不多5000块钱。

父亲找到村长,给了村长5000块钱,让他按照14桌准备。

村长说:其实我早有一个打算,取消答谢宴,一顿答谢宴,没有几千块钱下不来,都是乡里乡亲的,挣钱都不容易,现在的日子都好过了,没人在乎一顿吃喝,以前你父亲在世,他是大支宾,我是二支宾,他是我的长辈,不好意思否定你父亲的决定,现在他老人家走了,我是大支宾了,从你家开始,以后不管谁家办事,不管婚丧嫁娶,一律取消答谢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村长的决定,为我家省下了5000块钱,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和好评。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家都说,答谢宴早应该取消,事情办完结束了,还要再花几千块钱实在没必要,多此一举。

祖辈传承下来的答谢宴,随着爷爷葬礼的结束,彻底成为了历史,是我们这个村庄的一件好事。

有些乡俗是好的,应当继承,不好的乡俗废除掉,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