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云南嵩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2024-01-12三农

近年来,云南省嵩明县杨桥街道黑营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村情民情,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产业兴、农村强、农民富」为目标,多业态、多领域、多层次拓宽发展路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目前,社区每年集体经济收入103万元,手工编织业带动居民增收2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相比换届前增长约95万元,增速大幅提高。

立足资源禀赋,激活发展动能

土地流转,土地「活」起来。社区「两委」班子通过入户走访、深入开展「民情恳谈」活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最终决定在土地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本社区土地集中、地势平整、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等优势,党总支牵头将土地集中流转,出租给环境污染小、脱离地表种植的花卉、蔬菜种植企业。撒马坪小组党员带头流转114亩土地用于种植大花蕙兰,每年不仅可以收取土地租金,还给群众提供就近务工的岗位,一片土地双份收入,很快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村」。截至目前,社区共流转土地1444亩,群众增收251万元,集体经济增收14万元。

精准计量,水源「用」起来。探索建立「党建+用水合作社+种植企业」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技术、信息、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建立起在党组织引领下的水费收缴精准计量机制。经社区党总支、用水合作社组织召开农业水费协商会议,与辖区种植户达成水费收缴协定,实现辖区1500亩土地农灌用水精准计量,并已成功取代辖区30余个地下深井,更好得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集体经济每年增收约18万元。

积极谋划,大棚「建」起来。为彻底扭转社区运转经费靠「补」、公益事业靠「讨」、基础设施靠「要」的无力局面,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申请上级财政扶持资金595万元,自筹资金110万元,建设高端花卉大棚60余亩并成功对外出租,每年集体经济收入约71万元。

兴旺花卉产业,迈向规模种植

规划片区,蕙兰「聚」起来。以麦塘、撒马坪、花箐居民小组为重点建设大花蕙兰种植基地,黑营盘社区「大花蕙兰」产业逐步向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辖区种植「大花蕙兰」企业18家,总面积达860亩,栽种量约180万盆,每年开花苗约40万盆,大花蕙兰年产值达2800万,带动辖区170余人就业。2023年成功创建为云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致富多肉,产销「旺」起来。建设多肉种植基地100亩,种植多肉约5000万盆,成立电商直播团队,淘宝直播间在多肉类目中排名全国前5名,逐渐形成集种植、销售、包装、发货等为一体的销售模式。多肉畅销全国各地,同时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常年为60余名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百花齐放,日子「美」起来。紧紧抓住鲜切花相较于传统盆栽花卉具有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周期短、病虫害风险较小、利润高等特点,调整360亩土地招募8家鲜切花种植企业入驻,种植百合、桔梗、洋牡丹、喷泉草等,每年可种植2-5季,为斗南花卉市场供应鲜花1.5亿枝,产值达1300万元。由于鲜切花种植时效短、快,对种植、采收、包装等岗位需求越来越大,让社区100余名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手工编织增收,拓宽致富渠道

赋能成长,巧手「编」起来。积极探索居家群众增收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帮助居家群众增收致富。邀请辖区手工编织能手进行编织教学,发动辖区未就业人群及残疾人学习编织技能,组建编织队伍。编织队成员已编织手工艺品4000余件,平均每天每人可编织1-2件。通过编织花篮、果盘、背篓等手工艺品,让「马上能上手、立即就能干、在家把钱赚」的手工活走进群众家中,助推妇女、老人和残疾群众居家增收。截至目前,举办手工编织培训2场次,70余人加入编织队,队伍仍在不断扩大。

线上线下,钱包「鼓」起来。探索建立「党组织+编织户」模式,把群众组织起来,让「零散化」的编织品销售集中起来,以统一工艺、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的方式,把群众「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把庭院经济「小篮子」做成产业发展「大文章」,为居民「编织」一条增收致富路。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销售,线上开通网店,拍摄短视频、微信微博宣传,线下建设集展览、销售于一体的手工编织展览室,参加杨桥街道慈善义卖、嵩明花博会展销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20余万元,让广大居民不离家、不出村、学手艺、稳增收,让他们用巧手「织」出幸福生活。

下一步,黑营盘社区将继续立足资源禀赋,拓展优势产业,做优布局、做强产业、做精品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增收,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通讯员 嵩小融)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