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人饭碗,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堪比谋财害命。这个民间谚语的含义是,破坏或阻止别人获得财富或机会,就像伤害了他们的父母一样严重,是一种非常不道德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小说【况公案】里有句话也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呀,做得太缺德啦」。缺德的不止小说里虚构的情节,现实中也时有发生。
3月28日,张家界某区农业部门的一纸封条,将该地区制茶的一个小作坊封停。封条封死的不仅是小作坊的炒茶机,更是该茶农的饭碗。
封条事件引发舆论热议后,当地农业部门回应说,对茶农的小型炒茶设施采取暂时性的封闭措施,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鼓励莓茶产业向标准化方向升级,后续将落实办证事宜。
不可否认,食品安全大于天。茶叶作为全民饮品,其生产环节肯定需要进行有序的管理。小作坊式的加工点受生产设备环境卫生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自然参差不齐。从这一点来看,当地查封茶农的小型炒茶设施似乎并无不妥。
但问题来了,无论是强制茶农向标准化方向升级,还是为了群众的身体健康,这些措施的施行都应该是循序推进,而不是突然「一刀切」。
时下,正是产茶地区茶香之时,农业部门的做法却让该地茶农炒不了茶。新鲜的茶叶炒制不出成品就会很快腐败,这样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
3月29日上午,张家界市永定区新闻办就此事发布通告,称网络上关于张家界农业部门不准农民自己炒茶的视频,里面被贴封条的经营加工点,是因为未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查处。
网民一边倒的事件原来闹了乌龙,该地一直都容许茶农自己炒菜,只是前提必须办理相关生产许可证。
没有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肯定是不容许生产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我有个疑问,这次受到整治的这家小作坊加工点,之前农业部门有没有要求过他办理相关证件?是要求过他被置之不理后才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还是在相关「办证事宜」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就突然将茶农机具一封了之?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标准化起步较晚,很多地方的农民在加工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时,受产量、资金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都不具备整改厂房,增加相关设备,办理相关证件这样的条件。比如,养了几头猪、几只羊总不能开个屠宰场吧?
小农经济作坊式的加工点,其实一直都是农民在种植之外,额外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
再比如这次引发热议的制茶小作坊被封后,当地的要求是整改厂房,增加相关设备,办理相关证件,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都需要大量资金,有多少农民能拿的出这个钱?我想,凡是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加工点就不是小作坊了,而是大企业。农民也不是农民了,而是大老板。
所以,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中,凡是没有可调剂空间的「一刀切」整治,都是砸人饭碗,断人财路的举措。
最后,我想说的是,315曝光的制售梅菜扣肉的企业有没有办证?他们办了之后,为什么还需要央视下场曝光?
办证从来不会万事大吉,没有更多的日常监管只是懒政。
如果当地农业部门有心培育茶产业,除了加强日常监管,更应该为不具备整改厂房、增加设备的茶农想办法,让有加工资质的茶企提高收购茶农鲜叶的收购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应该对茶农的小作坊一封了之。
砸人饭碗,断人财路,不如给农民找条增加收入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