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现在不讲「成分论」了,「斗地主」也成为游戏了

2024-01-11三农

1979年1月11日,中央出台【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这好像冰天雪地大冬天里,忽然透进来一道温暖的阳光,从此,「成分论」成为历史,虽然个人学习工作履历表中,仍有「家庭成分」一栏需要填写 ,但是不再很讲「家庭成分」了。

但是在此之前,讲成分是很厉害的。这应该从开始土改开始的,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阶段。

那时候,农村的成分划分为「地主、富农、上中农、中农、下中农、贫农、雇农」,这样的标签贴到身上,就不容易揭去了。我们村上有几户地主,开大会上总是挨批斗,像掏粪坑、扫大街等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干,都是夹着尾巴做人,说是阶级改造。他们原来是剥削人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把他们改造为劳动者。

过去,他们高人一等,可是现在,他们则被人看不起。

当时,我正上小学,填写表格时,都有家庭成分一栏。爷爷交待我,咱家是「下中农」,特别强调「下」。看到有同学填写「地主」「富农」成份,大家就嘲笑他;而一部分同学填写的是「贫农」,大家就都高看一眼。

我们看的电影,像【闪闪的红星】【白毛女】【苦菜花】等,里面都有地主的形象,如胡汉三、黄世仁等,看了之后,对地主更加仇恨了。

「地主」「富农」都是高成分,当兵、上大学是过不了政审关的,不但如此,连媳妇也娶不上。我们村里几个家庭成分高的青年,长得挺排场,脑袋瓜聪明,但就是娶不上媳妇,不得已找了四川过来的女子。

后来,不讲「成分」了,大家就拿「成分」开玩笑,问是什么「成分」,说是「箩筐盛粪」。又兴起了「斗地主」,不过已经是一种扑克牌游戏了。玩这样的游戏,有人还特别爱当地主。

有的村民租种了村里的几百亩地,别人笑称他是地主,他还挺享受。

说起来也怪,那些地主家的后代,虽然当时受歧视,娶不上媳妇,上不了大学,后来,政策放开了,地主家的后后代们,不光做生意在行,成为村里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盖起了楼房,娶的媳妇长得漂亮,而且孩子上学也非常优秀。

近些年的影视剧中的地主也开始以正面形象出现了,如【白鹿原】中的白嘉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