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鱼儿「上岸」换新家 「一只智慧桶」产鱼超4000斤

2024-01-11三农

鱼儿离开了江河湖海塘,选择「上岸」换新家;「智慧桶」里进水排水一体化,能养4000-5000斤鱼……这些乍一听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在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农场园滩分厂的兴恒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循环养殖基地里得到实现。该基地打造的陆基桶式循环流水养殖颠覆了传统养鱼模式,走出了一条节能增效的现代渔业发展新路子。

1月8日,记者走进兴恒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循环养殖基地,直径6-8米,高2.25米的「智慧桶」整齐排列,桶内水流不断却不见鱼,一旦落下渔网,则有成群鱼儿不断在网中翻腾跳跃,一条条长势喜人。

「‘智慧桶’也叫陆基循环圈养桶,因其智能化特点,我们便给它起了这个昵称。目前基地有‘智慧桶’44只,其中24只桶养殖马口鱼,20只桶养殖鲈鱼,年产成鱼约26万斤左右。」 兴恒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绍文告诉记者,自己在涨渡湖农场从事种养殖工作,在新洲区农业农村局、涨渡湖街道的支持和帮助下,确定了陆基养鱼的养殖模式,在四处考察研究后,决定投资300多万元建设水循环养殖基地,2022年7月投入使用。基地里养殖的鲈鱼和马口鱼属于高蛋白、高营养、高价值的特色鱼类,养殖要求较高,市场需求量大、市价高,很受欢迎,早早地就被湖北省内客户预定了。

基地的「智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实现一只桶产鱼4000-5000斤?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着公司技术员李国康探寻基地神奇之处。李国康一边观察水流、鱼的进食与活力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桶装养殖零排放技术。李国康介绍说:「基地主要由增氧系统、排污系统、水质监控系统、水循环净化系统、恒温系统等部分组成。‘智慧桶’作为鱼儿的生活区,里面配有流水设备和增氧设备,桶下有收集粪便、饲料残渣装置,通过相关设备进行过滤和分离,养殖尾水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没有污染。同时采取温控大棚技术,可以保证鱼在最舒适的环境里成长,基地两年可以出产三批鱼。」

「智慧」不仅体现在养殖技术上,技术员的监控也同样智能满满。只见李国康拿起手机,随手点进应用APP,每个水桶内的水体温度、溶氧量、氨氮、亚盐含量、电能质量和安全用电等数据一目了然,手指轻轻一点便直接远程自动控制换水、增温等操作。养鱼新模式让李国康从传统养殖业向生态渔业转型,实现了技术能力升级和增收渠道拓宽。

目前基地有3名技术员,都是本村有着养鱼经验的渔民,技术员年收入6-7万元,随着基地的生态渔业技术能力逐步提升,如今每只桶年产值能达到5万元,水循环养殖基地年产值能达到220万元左右。

汪绍文告诉记者:「基地除了养殖鱼类,还进行蔬菜、瓜果、谷类、豆类的种植,下一步,我将再用两年时间争取把基地打造成为一个花园式、浓缩版的多元化的农业种养殖园区,找到农业发展兴旺新路子,推动传统种养殖业向现代化种养殖业的有效转变,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 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