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德钾盐:补齐土壤肥力,镁添动力

2024-07-04三农

肥料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肥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另一方面肥料的施用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推动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良好条件」的农业发展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肥料生产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在国家减肥增效政策大背景和一控两减的要求下,市场急需能够补齐土壤肥力,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效益的高效肥料。

德国钾盐集团一直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提供环境友好的肥料产品。除了运用静电分离的物理分离专利技术提纯生产天然天然钾镁肥,在肥料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 新型肥料的应用推广方面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目前,生物肥料、复合肥、有机肥料以及水溶性肥料代表着国内肥料生产工艺的主流技术 。同时,增效肥料、各种功能性肥料也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耕地缺镁严重,据原农业部2016年及国际镁营养研究所2018年发布的全国土壤交换性镁(土壤有效镁)分布图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土壤缺镁或严重缺镁,根据植物营养学三大定律之一最小养分定律,如在施肥过程中不进行镁肥的施用,镁就成为我国多数耕地镁养分供应的短板,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土壤缺镁的制约。而大量研究也证实了镁肥的正确施用能够提升氮磷钾肥料效率,减少肥料用量。如何将镁肥融入到这些肥料的生产工艺中生产含镁肥料产品,实现1+1>2的植物营养吸收效果已经逐渐成为业界共识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全国土壤交换性镁(土壤有效镁)分布图


复合肥的生产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入中国以来,也在不断提高并日臻成熟。近年来,中国在复合肥的生产技术上在大肥功能化方面如在硝硫基复合肥的生产,含镁复合肥的生产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由于镁肥原料易于在生产过程中与其它复合原料进行反应而难以实现在复合肥料生产中的足量添加,从而制约了将复合肥作为一个有效载体广泛进行作物镁的缺失弥补的进程。德钾盐通过与业界各复合肥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结合各种复合肥生产工艺的特性,筛选出适合的镁肥原料并不断进行生产工艺的改进,成功地实现了镁在包括高塔、滚筒及挤压等各种复合肥造粒工艺生产中的足量添加,降低了氮磷钾的使用量,大大提高了氮磷钾元素的利用效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很大提升,实现了减肥增效的效果。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和精细化发展,水溶性肥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水溶性肥料是可以通过灌溉系统直接施用的肥料,这种肥料可以快速被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镁作为植物营养所不能缺失的一种必须元素,正在通过科学的配比和精确的控制,将其融入水溶性肥料中,进一步提高水溶性肥料的效果。

随着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大肥特肥化和特肥大肥化已经成为趋势,将镁肥复配在各种氮肥生产工艺中如生产含镁尿素、含镁硝硫酸铵、含镁硫铵等产品,及适用于掺混肥料的镁肥颗粒原料都已见突破。

有机肥料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有机肥料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动植物粪便,通过发酵、提取等工艺生产出的肥料。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肥力。将镁元素融入有机肥料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肥料的效果,并同时解决由于土壤中缺镁而导致的植物营养缺素问题,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菌种,通过发酵、提取等工艺生产出的含有丰富有益微生物的肥料。这种肥料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肥力。在生物肥的生产过程中将足量的镁元素螯合融入生物肥料中,同时解决植物营养缺素及实现生物刺激的作用将会极大地提升作物的产量及质量。德钾盐通过跨界的生产工艺已经在这一领域实现有效突破,产品在作物提质增产上的表现也非常优秀。

我国农业仅凭施用常规肥料增产增收的阶段已经过去,已进入「养分均衡—土壤作物环境」综合调控的新阶段。2023年,农业农村部提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战略,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及市场对持续研发和应用的推广,未来肥料生产的发展趋势将是向环保、增效、智能化方向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研发新的环保型肥料。而镁作为植物必须的一种营养元素,又是一种经过科学和实践验证的高效增效元素,以复合肥,氮肥,生物肥及有机肥为载体将其大范围地带入肥料施用领域,可以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化肥的用量,为我国农业的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发展路径,为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

编制 | 雅 茹

审校 | 童 玲

监制 | 陆 璐

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