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老砖井的记忆

2024-02-03三农

文/牛文全

村头的那口老砖井,是什么年代修建的已无可考证,约2米圆的直径,从地面井沿到井下底盘深约十多米,井内的砖上长满了青苔,水质清澈甘甜,养育了几代家乡父老,几乎半个村子的人同饮一井水。

这口老井,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六十年代初期,大雨沥涝,人们在井沿可用瓢子舀水。我的记忆是小时候用扁担提水担水,约两米长的扁担能提上水来。后来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光靠一根扁担够不着水了,聪明有心的人用直直的柳杆做了和扁担相挂钩的一节叫「拔杆」,延长提水,水位的下降增加了人们提水的难度。

那时,人们十分珍惜对井的保护,井台的砖掉下去会有人再用砖砌上,下雨冲出的沟沟壑壑会有人及时用土填平,有的还用四边形或圆木框镶嵌在井口。井底的淤泥多了,生产队组织人力,支上辘轳,挖井淘井,即增长了水位,又清理了井底污泥。每逢春节,在除夕这天有的户家还要在井旁烧上香,祈祷井神护佑乡亲们平安健康,水(财)源不断。

乡里乡亲,和谐共生,和睦相处,一口井是共同的生命之源,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各户各自到井上提水,担满自家的水缸供一家老小,以及所喂养的家禽家畜饮用。因这口井的水质好,每年腊八日,全村的人都来这井担回一担水,从记事时就听老人说这口井的水熬煮的腊八粥又烂又甜。那时各户的水缸里都会养上几条鱼,而且常年或几年不死,大人们经常抱着孩子喜看缸内畅游的红鱼成为一种乐趣。

再后来,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一根扁担加上一节「拔杆」也提不上水了,又使用了长长的井绳,水源越来越少,有时可见井底。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砖井水彻底枯竭,祖祖辈辈吃砖井水的历史结束了,村庄的改变建设,那口老砖井已不复存在了。二号浅机井替代了砖井,水质口感也不如过去的砖井水好喝,时代虽然进步了,水资源匮乏和污染成了当今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为解决北方严重缺水的现象,进行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百姓们才饮用上从雪域高原滚滚而下的长江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