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今天水稻亩产1200公斤,明天就突破1300公斤,造假放卫星又来了

2024-02-21三农

近日,半月谈发布了一则文章【一测就破记录,农业测产谨防数据失真】。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提到,今天这里水稻亩产达到1200公斤,明天那里也许就突破了1300公斤,各种「纪录」不断刷新。

同样是水稻,难道短短一天时间就能够实现100公斤以上的增产吗?难道在不同的地区,水稻的产量区别有那么大吗?

其实在水稻主产区亩产都大同小异,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夸张的数据,就是因为一些测产机构或者研究机构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

农业测产造假触目惊心

对于农业数据造假,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有一些企业的造假行为可能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而且手段五花八门。

比如在华北某地一家农业企业试验田里面,他们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并不按常理出牌,而是故意把水稻的间距留得很大,等到水稻成熟收割的前几天,他们就偷偷把在其他地方播种的相同品种水稻移植到这个实验田里面,扎到这个水稻的间隙当中。

通过这种操作方式,水稻的亩产一下就直接飙升,本来亩产只有900公斤,可能通过这种异地移植之后,亩产就可以达到1200公斤了。

还有的企业更明目张胆,为了应付测产,他们会偷偷的把一些水稻藏在沟渠、收割机或者地布里面,等到测产的时候,他们就趁人不注意把这些提前藏好的水稻混到测产水稻当中,一下就大幅提高亩产量。

当然有些企业相对比较规矩,他们不会掺假,但为了片面追求测产亩产量,他们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选用优质化肥,使用增产剂,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看管等等。

这种操作虽然可以提高水稻的亩产量,但投入产出明显不成正比,并不具有实际推广的意义。

看到这个造假现象,让大家突然想起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放卫星现象。

比如河南逐平县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3530斤;湖北谷城县星光社王民进实验田小麦亩产4353斤;河南省西平县城关镇和平农业社两亩小麦试验田亩产7320斤。。。

福建省闽侯县莲坂农业社2.6亩早稻实验田亩产5806斤;湖北省应城县春光农业社生产队长甘银发种的水稻亩产10597斤;广东连县1.73亩试验田亩产60437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中稻亩产130435斤。。。

对于这些农业放卫星行为,大家都知道给我国农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不顾实际的数据造假,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

原以为这种放卫星的行为只是在历史上发生,但没想到在信息高度发达透明的今天,仍然有些企业出于各种目的还在继续放卫星。

为何大家钟情于数据造假?

很多企业之所以不顾实际的造假,肯定各怀鬼胎,从实际情况来看,无非就有几方面的目的。

第一、骗取科研经费。

现在从事农业研发的很多研究机构都有专项科研资金,为了拿到更多的研究经费,有些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就开始明目张胆的造假。

第二、骗取农户的信任。

任何农业研究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际的农业生产服务的,比如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作物抗虫,抗旱,抗涝能力等等。

而现在有一些研究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所以造假,片面吹嘘亩产量,其实就是为了骗取农户的信任,让农户多购买他们的品种。

第三、追求政绩。

对于一些地方负责人来说,农业也是重要的考核目标,农业科研有成果了,对他们的政绩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那些农业负责人来说,如果能够在某一个领域取得全国性的突破,对于他的升迁或者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各种目的,所以很多人才铤而走险,即便在信息高度发达,在监管越来越严的背景之下,仍然有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提高测产数据。

数据造假必须严厉打击,让农业回归真实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无论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农业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吃饭问题永远都是头等大事。

为了让大家放心吃饭,一直以来,我国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农业研发,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粮食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人均粮食也处于全球安全线以上。

虽然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左右,人均耕地面积在全球排名在126位以后,但我国的人均粮食产量超过490公斤/人/年,人均粮食产量排在全球第40名左右。

而我国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我国一直加大对农业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亩产量。

可以说农业科研是提高我国农业自给自足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任何时候农业科研都不能忽视。

但农业科研也必须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片面的追求数据而造假,否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农业科研经费,还会给农业研发造成误导,给农民造成误导,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对这种农业造假行为,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把农业研发关进牢笼里面,让大家对农业研发产生敬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科研的发展,让农业研发回归到到科学的道路上面,而不是在造假的道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