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今天开始闰中伏,老话「中伏闰一闰,立秋多一顿」!是啥意思?

2024-07-25三农

导语

夏至后跟夏天有关的「三伏天」中,如果出现了两个中伏,那我们就将这两个中伏称之为「闰中伏」。

在闰中伏这一天,我国民间有一句老话「中伏闰一闰,立秋多一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立秋这一天可以多吃一顿饭。

闰中伏。

在我国有「三伏天」的说法,这个名字并不是取自周礼,而是沿用了西周时期的历法,那时的「三伏天」则是以最热的伏天最多的一个时间来命名的。

在春天,有「三九天」的说法,三伏天与三九天则是我国古代人对于天气的观测与记载。

东汉时期的【镜花缘】这本书中曾经有一句「伏日三十日则伏尽矣」,可以看出古代人对于伏天的考量是以天为单位的。

然而在东汉时期,伏天的一个时间随着积年的累计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于是古代的天文学家们在东汉时期又提出了一种伏天的观测指导方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于是根据春夏两季各分出10天的时间,然后在分别在春夏两季的时间中将春分和夏至这两个节气之后十天的每一天都写上甲乙丙丁戊这五个名字。

于是在每个名字下方编上了一些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一天中的24个时辰,而这10天的时间则被称作「伏天」。

这10天的时间中,除了甲乙丙丁戊五个名字之外其余的都是天干的前五个,也就是庚辛壬癸甲,于是我们就可以将其中的「十天有几个庚日」来判断现在正处于哪一个伏天。

庚日是天干的第七个,其实也就是天干的倒数第二个了,所以当扔进去的时候最多有两个庚日。

晋代人葛洪在他的【神仙传】中就记录了他对于庚日的观察,据他观察到的结果来看,在东汉时期夏天的伏天中,一次只能找到一个庚日。

所以在东汉时期每一个伏天只有9天是伏天,后来到了唐代司马扎对于天文上的研究就更加的深入,他发现庚日并不是稀有物,而是相对比较普通的现象。

并且庚日的出现是与节气之间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根据司马扎的研究,对于伏天的定义就有了新的一种方式,并且这个方式也是我们现在常用的。

司马扎在研究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于是他将伏天分为了初伏、中伏、和末伏,他研究发现在伏天之中无论是春伏还是夏伏,第一个庚日之后的那个伏天往往是最热的。

所以像我们这种现代人用来计算伏天的方法就是在阳历6月下旬的时候等着这三十天之中出现庚日,然后结合这个庚日来判断明年的伏天是不是在这个时间段内。

在夏至到了立秋之间,时间普遍都在35-40天左右,所以一般来讲伏天一出现就距离下一个伏天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但是在庚日出现在中伏期间,这意味着在闰中伏这个时间段,夏天的总时间比我们平时多了二十天。

在古代差不多每个人一天吃两餐,那么古代人的饭量就能看出来他们一顿饭的份量比我们一餐要多许多,所以在闰中伏这一天「立秋多一顿」其中的「多一顿」不是表示他们要吃两餐,而是他们要在一顿饭里多吃一些,这句话有「贴秋膘」的意思。

在古代,古人们一般是天不亮的时候起床,等到了天黑之后就要上床休息了,而且他们都很忙碌,再忙的时候一般也不会超过晚饭时间,所以古代的人们不需要非常非常有早餐来支起一天的精神。

在古代,一般人都是要吃饱了一整天的工作,因为古人们常说「饭吃七成饱,七成饱吃酒」,所以他们喝酒的时候就只是微醺,而不会非常非常醉。

所以古人们平常最多就是留条腰带,因为古代的男装下均是有腰带的,所以留条腰带就能避免一顿小饭过后腰带松掉跟跌到地上的尴尬。

腰带松的太厉害了,也就是吃得太撑了,吃得肚子太鼓了,然而这种是非常非常夸张的情况了,一般人腰带松掉跟小肚子淘气没人会说什么。

但是在那个时候就被看做是非常非常有钱的人才能享受的乐趣了,那个时候的有钱人在生活上可谓是多么的快乐,不用担心吃穿住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因为吃太好身材走形。

「贴秋膘」。

古人们为了防止自己饿着,所以古代的人们一般都要喝热粥,这样粥一热热的,能填饱肚子,而且时间能长些。

粥能够帮助古人在饿的情况下维持全身的体温。

在我国古代,一天要吃两餐饭,一餐吃一些菜,一些肉什么的,另一餐一般吃一些粥菜,粥菜什么的。

所以在古代,一般人们一天至少要吃一斤半的米饭,所以说如果想在立秋吃一斤的米饭的话,那饭量差不多得翻番,所以「立秋多一顿」才是指的多吃的。

现在人们可能养成习惯一天吃三餐,于是每一顿饭里面的饭量一餐不如古代人一餐的一半,这样一比的话,其实古人们多吃饭这件事并不是过度的。

在2021年的夏至后出现了庚日,这就意味着今年闰中伏,但是天气具体会如何,有没有另外的表述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立秋这天的天气,立秋可能大部分地区都不会刚好那一天就开始刮风下雨,开始穿秋衣秋裤,但是夏天的炎热势必是会慢慢过去的。

像在江南地区的一些地方,有时候甚至会一直持续到伊始的几天,根据我国古代的纪年经验来看,一般我国广大地区的气温在立秋这天之后就会平均下来,也就说会慢慢降温,反正肯定不会再继续热了。

所以在夏至后出现庚日,是夏季的伏天,但是因为在伏天这个过程中,庚日出现在中伏,这就说明了接下来的气温不会比中伏的时候更高,相对上升的问题并不会再发生。

但是一般气温升高的时候也就是夏季了,而夏季又跟立秋的时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说明了今年的秋季来得较晚。

所以今年的闰中伏相比其他年的话也是出现了问题的,这就说明了今年的秋季来的晚,这在古代的人们看来,因为夏季迟迟不过往秋天走,所以就等着那天一下凉一下冷就特别的着急,然后就开始「贴秋膘」了。

其实这句「贴秋膘」的意思并不是说为了过夏天的时间迟迟不到的时候古人们就等不及开始养自己了,而是夏天待时间过去较长的时间了,就要步入秋,夏天的向秋天转变的时间感受着就在这期间,于是就通过这个时间点来吃一顿饭,来帮助自己度过夏天。

回归古代 合理膳食。

现代人吃三餐是把朝食午食晚上餐一天的能量平均分成三份,反而去更适应夏秋冬春四季身体的变化。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应当能充分利用这自然的变化来完善自己,将饮食搭配得更加适宜。

尽管今天我们没有庚日这种方式来判断凭借自己对于气候的把握这个时候的饮食习惯是适宜还是不适宜,但是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吸取古代人的饮食习惯。

尽管现代人已经开发出了更加丰富的食材,各种美食也花样百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人要高出许多。

但在古代没有什么营养保健品,人们的身体对这些辅助食品的依赖其实是低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即便是寿命更加长,但其实在健康方面一定程度上却不如古人。

所以我们可以从古代人的膳食习惯来反观自己的膳食习惯,我们的身体是要靠身体的素质去面对未知的困难的,而维持人体素质的基本就是饮食习惯。

古代人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而且在夏天的最后一天中多吃一顿,总除肚子里多留一些吃的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睡前再吃一顿也能让人睡得更加饱,睡饱了精神自然就好。

但是睡觉之前吃饭,身体的消化系统就会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于是就会耽误人长血肉的时间,睡饱了精神也不一定好。

古代人的这其中的习惯大约是在南北朝这个时候兴起的,南北朝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持续的时间很长,大约有五百年的时间。

这个时期的历史中,战乱年代频频发生,这就导致了人们为了能够在战乱的年代中多存活一点饭吃,从而产生了一种习惯,就是一天吃三餐,早饭吃一点,午餐吃一般,晚餐吃多。

这种餐饮习惯在我国历史上被传承了下来,直到现在依然有人在坚持这一套,但是这种吃法显然已经不适合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了。

所以我们不妨尝试回归古代人吃饭的习惯上,又能够避免现代人大吃大喝之后就要躺在床上靠着电子产品睡觉,让我们既能有充足的时间睡觉,同时又能让我们的身体多动多活。

结语

闰中伏并不是因为天气变暖了,而是因为气候在变暖的时候来得较晚,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总是会多吃一顿,以应对未知的困难。

这种从节气中来的饮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并没有被我们抛弃,而是我们回过头去观察古代人,他们的饮食习惯是如何的,我们应该吸取他们的哪些习惯,来丰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