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中国人治沙有多高?荒漠养出「虾兵蟹将」, 旱地产出内陆海鲜!

2024-05-26三农

中国人在沙漠里养海鲜,青蟹能长1斤重 ,全年卖出4亿元!这是怎么做到的?

新疆海鲜这四个字一出现,许多人直呼「地理学不存在了」,新疆有海吗?

有的,面积高达33万平方公里,比渤海湾都大,它的名字叫塔克拉玛干,是一片金黄色的沙海。

新疆人是怎么在塔克拉玛干这样的流动沙漠里养出海鲜的?

其实塔克拉玛干并不是没有水,从2002年开始,我国就在向塔里木河进行生态输水,现在的塔克拉玛干周边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沙塘。因为塔克拉玛干有很多盐碱,淡水一进去就变成了咸水,调节咸度以后就可以模仿海水了。在沙塘上面加上塑料大棚,阻止水汽的蒸发,这样一个蟹塘就诞生了。

当然了,新疆养殖的不光有青蟹,还有虹鳟鱼。这种鱼的肉质和三文鱼很像,虽然不属于大西洋鲑,不过在新疆天山脚下独特的冷水环境中养殖出来的虹鳟鱼,口感比大西洋鲑还要好。

新疆虹鳟鱼的养殖不是近些年才开始的,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天山脚下的尼勒克县就在水库里养殖这种鱼了,不过产量很少,近些年改善了虹鳟鱼种苗,加上宣传力度上来了,「新疆版三文鱼」才火出圈。

新疆虹鳟鱼的生长环境很奇特,整个湖面上层水温能达到20摄氏度以上,而水下3米深的水温降到了5度以下,再往下就接近0摄氏度了。尼勒克县的冷水原自于天山的冰雪消融,水层温差大,养出的虹鳟鱼肉质非常紧实。

现在尼勒克县每天可以产出虹鳟鱼50吨,当地政府官员对采访的记者介绍,未来他们的目标是在全县打造一个年产5000吨的虹鳟鱼养殖基地。

除了利用天然湖泊养殖新疆版的三文鱼以外,当地养殖户还在隔壁圈起了人造鱼塘,从高山引水到鱼塘里养虹鳟鱼。

养殖基地还与冷链公司合作,利用现代化的加工和运输手段,在虹鳟鱼出水后,加工、包装、运输,从新疆的天山脚下,到达上海消费者的餐桌只要24小时。 这种高端的海产品通常用飞机空运,使用先进的保鲜技术,确保鱼肉新鲜。

现在新疆的海产养殖业百花齐放,还有养殖海虾的,在养虾的同时还把盐碱水给利用上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红旗农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地势低洼使其成为了盐碱水的汇聚之地。

由于地下水位高且盐碱含量大,这里的水质ph值普遍超过8,这些盐碱水在农业和其他产业中难以得到有效利用。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严重影响了当地土壤的肥力,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农场找出了解决方案,从我国海南引入南美白对虾种苗,之后放入添加盐碱水集装箱里进行养殖。 当然纯碱水肯定是不行的,农场对这些碱水进行了调配,制造出了人造海水,这样一来农场周边的盐碱地就能利用起来了。水里的钙离子被虾吸收用来造壳,盐碱水会越来越淡,直到可以排出去,等于变相的用海虾来过滤盐碱。

因为近几年才建成虾场,目前该农场的白虾产量还不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一亩集装箱虾塘产量才400公斤,比不上内地的淡水虾塘也情有可原。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还有养殖澳洲大龙虾的,这个难度就比较高了,水不是问题,主要是澳洲大龙虾不耐凉。而且这种大号龙虾是要过冬的,否则产出的个体太小。

在山东水产专家的帮助下,当地摸索出了利用保温大棚来让大龙虾过冬的方法,延长了大龙虾的生长周期。去年,最大的养殖场卖出了3吨的澳洲红螯螯虾,每公斤价值高达260元,总产值有80多万。

新疆的海产品当下非常抢手,不光卖到内地,还远销到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价格比海里捕捞的还要贵。

日本的核污水排放污染了整个海洋生态体系,好多人不敢再碰海产品,这倒是让新疆的海鲜迎来了机遇。 去年新疆的海鲜,仅在电商平台上就卖出了4个亿,这个数字预计在未来还会大幅度增长。

新疆养殖的这些「虾兵蟹将」也在改变当地的环境,以前农民们最头疼的盐碱水,现在被利用起来了,直接变废为宝。

据专家介绍,未来新疆还会探索生态养殖模式,养鱼虾先养草,利用海藻来净化盐碱水,调节盐碱水的ph值,然后再把这些海藻加工成饲料来饲养鱼虾。另外还会探索光伏电站、治沙理沙漠与养鱼场结合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