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转基因来了!要转正了吗?农业部:已安排5省20县,百姓同意么?

2024-01-26三农

转基因真的来了!

1月23日农村农业部就记者答问「中国是否开放转基因大豆、玉米种植?」总结以下几点关键信息:第一这件事国家高度重视,已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并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依据1号文件要求,正有序稳步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扩大试点范围,规模化种植。第三2023年试点范围已经扩张至云南、内蒙古、吉林、河北、四川5个省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

第四转基因品种,较传统品种,更具增产节本。

第五已向26家企业发放准许玉米和大豆种子的生产经营许可。以上便是1月23日通过梳理的关键信息。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将有大量转基因玉米大豆问世。

同时,向我们所有人传递一个信息:中国转基因时代已经来临。

商业化转基因种植,将全面开启一个时代。

转基因一旦扎根,再无回头路。

更意味着集约化,规模化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种子公司,将全面把持种子使用的权力,农民在这个历史的舞台被逐步取代。这个方向到底好不好?时间会验证一切。

我的观点是:既然趋势已成,我尽量自己开垦一片净土。

那么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不遗余力推广转基因?

中国转基因作物发展历程,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美为首的「先驱者」1996年率先实现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标志着转基因正式走向世界舞台。仅仅3年,该技术推广至11个国家种植,总面积达0.40亿公顷。

单从面积看不多,各国对这项技术仍保留态度。

第二阶段,转基因开启加速,也就是2000-2010年10年间,该技术应用国家和种植面积明显提高,种植国家扩展一倍多达29个,面积达1.48亿。相较0.4亿10年间的变化增加了1亿公顷,从固有面积看,各国对这仍保留态度。

第三阶段,转基因步入成熟期,到2019年全球面积达1.9亿。

那么总体看,这个增速并不快,如果说转基因是一次跨时代的飞跃,助推人类食物得到大大改善的话,从1999年到2019年近20年发展历程,这1.9亿公顷种植面积是很小的。

全球200多个国家,这个进程不算慢,但也不快。

那为什么不再扩大面积呢?

中国在这三个时期,紧跟时代趋势,也在研究转基因,大致经历1980起步阶段、1990-2018初见成效阶段,2019至今的再进一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转基因5省20县一旦试点完成并投入商业,可以预见,中国未来转基因种植面积会在一定程度上跨亿行列。

根据【世界农化网】2023年3月16日2021年发布内容数据:

2021年中国粮食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约17.64亿亩,从整个趋势看玉米种植面积约6.5亿亩,豆类1.52亿亩。这项数据表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是巨大的。同理转基因玉米大豆一旦普及全国,那这个种植市场将非常广阔。

也就是说全世界用20、30年时间,积累起来的总种植面积。

我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赶上,甚至反超。

为什么要大力种植呢?从各项数据和专家解释看,第一增产节本,第二专家认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第三满足国内供不应求的局面...

其他专家认为:农村城镇化后种地人少了,粮食安全危机,农作物单项产值低(具体什么产低没说。)

既然转基因专家说的这么好,历程也久,民间为何两极分化?

保持警惕是必要的。就像温教授说的,转基因要用三个三十年来证明他的安全性,不能盲目的,不经长久时间验证就投入市场,要对人们健康考虑。这担忧确实没错。我们必须做万全准备,在保障人们健康的同时,也要保证种子安全。

对于转基因种植,应该允许农民自由选择种植品种的权利。

目前市场售卖的转基因粮油,相信公众自有选择。

这件事的本质,是公众心里有顾虑。专家很少有正面的通过科学方式为公众解惑。另一个疑惑是粮食自给率。

大河财立方官方网站1月23日消息:2023年我国粮食外补约1.6亿吨,增长11.7%,其中打豆豆占大头9941万吨。另一个数据报道是,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9年稳定1.3万斤以上,人均49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口粮远大于需求,有保障,水稻,小麦共计增加。

需求较多的玉米也增加较多,供需明显改变。另外大豆扩种也大幅增加,粮食库存消费远高于联合国提出水平线17%-18%。这说明什么,说明粮食自给依靠我们固有种植,已经能满足自产自销。 为什么偏偏是大豆?

这也是多数人想不明白的原因。

依据部分说法,大豆是人体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内大豆种植产量无法为巨量的市场提供足够的大豆。除人们吃豆制品外,更重要的是以它为原料的豆粕,是提供畜牧业动物食料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除人们食用,更重要是支撑庞大的畜牧养殖。

那么问题是,中国每年补给大量大豆,都去了哪儿?

依据华夏时报:市场饲用豆粕持续增加,是大豆供给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一大豆为原料的食用油。如此一来,中国每年外补如此多的大豆,以至于在国内推行转基因,其中一项重要因素是,产量不高,满足不了内需。

从人们自用大豆来看,占有量并不多,国内自产大豆基本得以满足。

满足不了的是庞大的畜牧业生产饲料的量。

如此一来,大致明白大豆去向。

前面也说,转基因从研究到成熟,共经历的时间堪堪不过30年,中国时间较早从1986年规划(863计划)时间也才37年,从成熟到应用时间并不长。

要如何验证对人的健康保障性?需要更进一步探索。

如果是为了满足畜牧业发展,尽管豆粕是饲料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探索一条替代或者类似的植物种植,满足需求了?这条路虽然漫长总归让人放心。

从目前总体粮食外补结构来看,中国粮食除大豆外,还有多数粮食是出口的。

整体上,中国粮食自己率,是可以满足人们需求。

从各项数据看,我们似乎对转基因大豆的感知过于感冒。如果用于满足畜牧饲料,完全可以集中一两个地区,集中种植大豆用以满足需要。

我想的可能比较理想,仅作个人看法。

此外我们还要想一个问题,大面积转基因化后,农民该怎么办?

这似乎是一道无解的题,第一个问题是农民自留种该怎么办?可以自己留种吗?目前多数人对转基因还是持观望状态,也有农户种植种子公司的种子的情况。

2023年5月11日农民日报,发表一片文章标题为【转基因作物能留种吗?农民日报:转入常规作物中即可留种】。

另外一个涉及【种子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利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及其它科研活动,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这两种情况可不必支付经费。

二十八条规定:完成育种单位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独有权,任何单位个人不经植物新品种授权,不得生产,繁育,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搬出这两条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天,种子公司出手转基因种子,农民是每次播种买新种子呢?还是用其留作自留种?会不会涉及相关法律问题?

从长远看,育种权利掌握在农民自己手里非常有必要。

同理种子公司的种子,这些种子又从何而来?是自己培育还是国外供给?或者用我们自己的转基因种子?那么转基因种子的专利发明属于谁?

这里说一个典故——管仲楚国购鹿计。

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堪称当时的智慧败兵。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一方,楚国当时经济富饶,兵强马壮,齐桓公认为要击败楚困难重重,管仲说,不妨高价向楚购买特产梅花鹿,用最大的诚意。

楚国国民得知这一好处,纷纷弃田,养鹿去了。

这时,齐国再大量向周边买粮,边国发现齐国出价高,都纷纷卖给他。楚国因为落荒,粮食一定时间不能自给,最终齐大败楚国。 这件事道理很简单,就是经济命脉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依托他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综合来看,转基因扩展种植这件事,国家层面有考虑,同样的民间百姓也有考虑。目前这个趋势已经形成。我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数据,其实只相说明一个问题,转基因或许能帮助我们提高产量,解决供需关系,不再严重依赖外补。

但是,我们也需得谨慎,任何一样新事物出来前,都需要一个长期验证过程。

老百姓有担忧是人之常情,科学实验最终的目的,不也是为了造福百姓?所以百姓声音才是最真实的声音,如果必须到了必要推行的时候,也应首先解除公众疑惑。否则即便我国转基因技术有别于他国,但是因为科学解释不到位,也容易误解。

还是那句话,多听听大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