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猪价格过了8月份21元的高点之后,就开启了一路震荡下跌的模式。截止到目前,全国生猪均价已经跌至19元/公斤。养猪的盈利水平也由之前最高时的800元/头,降至现在的500元/头左右。
当下的养猪利润来自于行业红利,并非自己的能力!
客观来说,500元的头均盈利水平,对于生猪养殖来说已经算是难得的「高利」。但是养殖户的担忧来自于,这种「高利」行情恐怕不能持久。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进入9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已经累计下跌了1元/公斤,养猪的利润空间眼看着在一点点变小,甚至在不远的未来,养猪可能又会重回「亏损」时代!
据官方数据显示,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24年4月跌至最低的3986万头之后,从5月份开始已经连续增长了3个月,到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了4041万头,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5%。而能繁母猪存栏量对应的是10个月后的肥猪出栏量,由此可以推算,明年5月前后的生猪出栏量依旧处于高位。
此外,从新生仔猪数量看,过去几个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量也连续3个月高于4000万头,这直接决定了未来4-5个月内的生猪出栏量。 由此推算,今年四季度一直到明年春季后生猪市场会持续放量,供应压力较大,叠加春季的消费淡季特征,可以预期,明年的猪市又是竞争激烈的一年!
但是像牧原这样的头部企业已经提前做出了应对,就在前不久的行业会议上,牧原直接 提出了11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所以,毋庸置疑,养殖竞争的核心永远是——降本降本降本!
诚如牧原董事长秦英林曾提醒养猪人的那句话: 当下的养猪利润来自于行业红利,并非自己的能力! 那什么是养猪的能力?
「猪价低于成本线,企业成本有1块钱的优势,那就比别人少亏1块钱。猪价高于成本线,企业比别人就多赚1块钱,这就是养猪的能力!而降本的核心是提高效率!」
硬件+管理!大猪企的降本之道
但是养猪还能从哪些环节提高效率实现降本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先清楚当前影响降本的最大阻碍。
秦英林曾说过,在众多的降本因素中最关键的是疾病,同时,疾病也是影响基因表达的最大障碍!
数据显示,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有10.7%的场能实现一次性拔牙成功,猪群损失5%以内, 平均每头肉猪损失50元以上; 在蓝耳病防控方面,如果蓝耳阴性场出现蓝耳流行,受胎率降低8.89%,窝均产活仔数降低4.81头,窝均产健仔数降低2.33-8.2头;哺乳仔猪成活率降低25-40%,通过封群、驯化、保健各种措施变为阴性稳定场, 平均到每头肉猪损失100-150元。
而在原料、精准营养方面,按照业内人士的测算:
原料价值采购: 通过价值采购使吨均饲料成本降低200-300元,斤成本降低0.25-0.33元,折算到每头肉猪造肉成本降低60-80元。
母猪阶段精准营养: 综合可以提高仔猪断奶窝重3.6kg以上,每头仔猪断奶成本降低14.4元,按PSY28估算,每头母猪带来400元的收益,折算肉猪斤成本降低0.06元,头均成本下降14-15元;
肉猪阶段精准营养: 综合降低肉猪斤成本0.12元,每头肉猪成本降低28.8元。
很容易看出,疾病是对成本影响最大的「变动项」!
而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猪病对成本的影响,牧原建设了「天网工程」旨在抵御151种病毒、181种细菌和27种寄生虫,构建起高健康水平的猪群。除此之外,包括牧原的在内的很多大型猪企都建立了应对非瘟的「空气过滤系统」。据行业媒体调研,截止目前,TOP52猪企中有33家已经装配空滤系统,覆盖山东、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非瘟发生的高风险地区。其目的就是防范非洲猪瘟等各种病原体通过气溶胶传播,降低猪场疾病感染风险。
而在包括饲料技术创新、种猪育种进步、健康管理和养猪生产管理提升等多项降本策略中, 健康管理是利润挖掘潜力最大的领域 ,占据了创新挖潜的54.5%,而生产管理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那么,除了安装「空气过滤系统」等硬件措施,对于更多的规模场来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降低疾病风险,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和 生产管理水平 ? 从模式上来看, 批次化生产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批次化生产,是生产模式更是高效管理手段
母猪批次化生产以母猪的生理周期为依据,主要通过生产管理的调节和生殖激素的合理应用,做到批次配种、批次产仔和批次断奶。母猪批次化生产同时依据母猪群的规模和猪场的生产条件,按不同类型的模式计划组织母猪分群生产来实现处于同一生长水平的生猪进行集中饲养,使得生猪能在同一段时间内依次完成配种、妊娠、分娩、断奶、疫苗接种,同步转群和出栏,并进行集中肥猪销售,实现「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从而实现提高猪场生产水平这一最终目标。
那么批次化生产模式是如何帮助猪场有效降低疫病防控压力的?又是如何帮助猪场实现高效健康管理的?
1.种源和育种方面
种源和育种是猪场的重中之重,在引进种猪时结合批次生产管理的理念制定符合本场生产情况的计划,使后备猪快速入群,减少非生产天数,提高后备猪利用率。在批次时间安排下,提前制定育种方案,在育种数据记录、选配和测定工作上充分发挥批次生产的管理优势。
数据显示,批次化生产模式下,做好后备母猪的科学管理,将后备母猪配种日龄从常规240-260日龄缩短至220日龄配种, 可以使得后备母猪头均降低450元左右的饲养成本。
2.猪场环境和疾病防治
批次生产管理做到全进全出,空栏时间一致,可实现对圈舍彻底的清洁﹑消毒﹑干燥,从而杀灭和净化病原微生物,降低疫病传播风险、阻断疫病传播。同批次统一免疫接种,批次内猪群免疫抗体整齐度高,避免交叉感染,对疾病防控更有利,减少保健用药。批次生产中每个猪群中猪的情况基本一致,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对猪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4.饲料、饮水和空气方面
各个阶段的猪群对饲料种类、饲喂量和饲喂次数等要求不同,对饮水和空气的要求也不同。通过批次生产管理将每个阶段的猪分群后,统一同一区域猪群对饲料、饮水和空气的要求,对饲料、饮水和空气进行精细化控制,实现精准营养,提高饲料利用率,以提高猪场效益。
5.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员工福利
与连续生产相比,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流程化管理使查情、配种和接产工作时间更集中,可减少查情和配种工作量,减少夜间接产工作量,也有利于免疫、去势、保健等工作安排。
6.在数据管理方面
批次生产管理对规模化猪场的数据记录和管理高效且详细,有利于后期数据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生产活动。
从猪场收益角度出发,合理、科学的批次化不仅不能增加成本,反而可以创造利润。 批次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模式,更是一种管理手段!
但是,批次化模式在应用中如何更科学、更高效?后备母猪如何做到早期精准入群?如何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到底是18天批更好还是28天批更好?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升人效?这些和批次化生产效率息息相关的专业问题都需要科学的解答。
基于此,猪好多网、北京猪好多科技有限公司将携手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集团猪企、规模猪场等,将于 2024年11月27-29日,在江西南昌举办「2024母猪产业大会暨第二届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 围绕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形势、母猪高效繁育策略、批次化生产技术创新与高效应用等话题,汇聚行业专家、一线生产实践专家、企业代表,共同分享真知灼见,与规模猪场、一线养猪人聚势共进,助力猪场实现持续盈利!
后记: 在非洲猪瘟和各种传染病的压力下,批次化生产是更符合当前国内猪场的管理模式,利用批次生产的规律,全面提高各个环节的生产水平,充分发挥批次生产管理在规模化猪场的巨大优势,为猪场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