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校园霸凌研究者:接触三所乡镇学校「施暴的坏孩子」后,我发现了他们为何霸凌

2024-03-23教育

极目新闻记者 沈外 唐佳燕

2018年,为了完成博士论文,雷望红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广西一县城,在一个乡镇访谈当地三所初中的师生。

她原本是为了调研乡镇中学的发展状况,没想到在一次和初中生的访谈中,第一次接触到了施暴者。一位初中男生直白地告诉她,自己打过其他学生,不觉得打人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雷望红研究校园霸凌的开端。经过这位男生,雷望红随后联系上了男生的「好哥们」等一帮参与过霸凌的学生,并一一进行了访谈。这些人都是当地三所乡镇中学的「后进生」,都不同程度地打过别人,部分人在学校是其他学生不敢惹的存在。

多年以来,雷望红用与学生们聊天的方式,了解霸凌的孩子们,并试图探寻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他们为什么施暴?

令人惊讶的是,说起自己打人的事,这些学生往往直言不讳。雷望红发现,经过学校的宣传,很多孩子已经知道校园霸凌是不对的,但不认为自己打人是校园霸凌——「我们只是玩玩」「就是看他不爽」,这是孩子们嘴里最常说出来的话。

打人,是他们中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雷望红(受访者供图)

引发施暴的矛盾都极微小

在雷望红的印象中,尽管这些年国家正对校园霸凌重拳出击,出台各种整治措施,但目前乡村学校中霸凌现象相当普遍,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至少在当时,雷望红所调研的三所乡镇中学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校园霸凌的情况。而问及他们打架的理由,几乎都是「好玩」,还有的是必须打架才能加入「圈子」。

有的学生将「戏弄」「打斗」产生的刺激感作为快乐的源泉。因为平时很少学习,他们通过寻找一些「乐子」进行娱乐消遣,以此打发无聊的校园时间,还有的同学是为了释放青春期无处安放的气力。

因此很多时候,引发施暴的矛盾都极微小,有的学生会「主动找茬」。在论文中,雷望红记录了一些施暴者提及的个案:有一位男同学因为看起来很傻,班上的同学就以欺负他为乐,在他睡觉时把臭鞋子放在鼻子上,如果反抗就打他,有时候趁他睡着用被子捂住头揍他一顿;一名叫小强的学生,把女生用的小皮筋悄悄戴在小恩手上,小恩很生气,叫来兄弟把小强揍了一顿。

还有孩子打架是迫不得已,不打架就加入不了小圈子。雷望红回忆,团队曾两次访谈了一个已从初中毕业的「大哥」。访谈进行到一半,团队才发现「大哥」原来因为帮别人打架坐过牢,而他的小弟们把坐牢当做是「兄弟感情的彰显」。

令人惊讶的是,在霸凌者的访谈中,也有几个孩子向雷望红表示,自己其实也想要学习,但是跟不上了,所以才会打架。

雷望红曾经追溯过一位初中小「天王」(当地称混混头为「天王」)的小学生活经历。对方告诉她,自己小学四年级时成绩其实很好,英语最高还能考到96分,但是他确实比较调皮,爱与同学打闹、恶作剧,老师看不下去,就经常骂他,他内心开始排斥,也就无心学习了。五年级时,老师将所有调皮学生放在一个空教室,结果这批调皮的学生结成了联盟,荒废了几年之后升入初中,课程完全跟不上了,他很绝望。「想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路上走不下去了,只能呼朋唤友」。

「他们拥有大量的时间,却毫无目标」。尽管在论文中,雷望红未提及这些孩子的家庭构成,她却发现,因为缺乏家庭管教和关爱,一种空虚感在乡村孩子中蔓延。

「很多青少年其实是孤独的」,雷望红在调研中意外地发现,很多初中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他们不认同成年人的价值观,在网络世界构建自己的社群,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在他们的同龄人中传播最快的内容,也是刺激、血腥和偏执的内容。还有很多孩子伴随有其它心理问题。

「做出霸凌行为时,这些孩子可能没有责任心,没有敬畏感,更没有所谓的罪恶感。」雷望红说。

成绩好的学生也可能成为霸凌者

邯郸学生遇害案中,校方否认校园霸凌,校长李安敬曾向媒体表示,「3名嫌疑人中的1人,在班里的成绩排名是十多名,成绩比较好,能做出如此恶性的事情,完全出乎意料。」同时,李安敬还提供了被害人生前与3名犯罪嫌疑人在校园内的视频监控截图。「他们四个人经常一起玩,未发现有霸凌现象。」

雷望红则分析,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可能是觉得好玩加入欺凌者的行列,也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在被欺凌过后,可能加入到欺凌者的行列中去。这是因为优秀学生最初很容易成为被校园欺凌的对象。

雷望红曾接触过一位小学生小光,他原本成绩排名班级前十,但经常被班上一个男孩小宝欺凌。小宝逼迫成绩好的学生在学校厕所里吸烟,还经常将小光按在地上打头、逼在角落里打、骂小光父母,单单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就打了有4、5次。后来小光为了不被欺负,索性跟着小宝混,开始欺凌别人。

在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案例后,雷望红发现,校园霸凌已经出现残暴化、隐匿化、蚀优化、低龄化的趋势。

在邯郸案中,校园暴力的隐匿性尤其突出。雷望红分析,很多在老师眼中关系很好的学生,其实是「小弟关系」,他们表面上关系很好,但实际上关系却并不平等,且存在霸凌行为。但这种关系外人极难发现,也难以定义。

因此,很多老师可能不易发现发生在校园内外的霸凌行为,而实际上,乡村学校霸凌的数据是惊人的。

「网络上报道的欺凌事件,其实只是冰山一角」,雷望红写道。

家庭和学校两道防火墙需要重新构筑

「以前,我们的社会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抑制有多重防火墙,第一道是家庭、第二道是学校、第三道才是法律」,雷望红分析,校园霸凌之所以难以治理,原因是如今家庭和学校的防火墙功能被削弱,对犯错孩子的惩戒机制严重缺乏。

雷望红曾跟着学校一起去学生家里家访,劝辍学打工的学生回来,校方工作人员「非常卑微」,甚至需要解决孩子回来的路费。她走访的学校一直在尽力宣传拒绝校园暴力,但越是宣传,很多孩子却越偏要跟学校对着干。

雷望红接触的老师们纷纷表示,现在学生打架了不敢惩罚,如果惩罚导致他们闹辍学,还要跑到他们家里去求爷爷告奶奶,他们不来上学,就要天天去求。

比如,南方一所乡镇中学,有七八个男生将同班一个男生打骨折了。学校要处分他们,在国旗台下念处理意见,结果这七八个男生直接不读书了。后来,老师们怕学生被处分后辍学,再也不敢严厉惩处了。

「学校既不能开除学生,也因害怕学生辍学而不敢惩戒学生,而校园欺凌者反而借助这些保护变本加厉,如果老师因为他们实施校园欺凌把话说重一点,他们就会以‘辍学’相要挟」。雷望红指出,因为禁止体罚和严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学校失去了惩戒资源和权威,也难以找到其他有效的惩戒手段。

「如果说家庭和学校这两道防火墙不重新构筑起来的话,完全依靠法律,我们国家未来的这种恶性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雷望红认为,必须从小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家庭和学校应该合力「管教」孩子。

雷望红还建议,不应在发生校园霸凌时将责任全归咎于校方,或者简单粗暴地将校方责任人革职处理。「这会让学校陷入推卸责任的思维方式」,雷望红表示,应该给学校一些空间去探索。

在走访中,雷望红发现一所学校探索出了自己的方式。这所学校原本是当地出了名的「乱」,但后来竟然成为老百姓口中的「口碑学校」,也成了很多「坏」孩子喜欢的学校。这是因为校长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还让在人群中有威望的孩子成为学生会主席,让他们自己办活动,这些有威望的孩子也能够帮助调解学生中的矛盾,因而减少了很多恶性事件的发生。

(注:文中提及的论文为雷望红【重构时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与治理策略】,发表于【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