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一流父母提示:三流家长常把3句话常挂嘴边,会让孩子越来越脆弱

2024-07-28教育

导读: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呼吁 每一位 父母 教育孩子过程中所说 每一句话 应经过思考 ,因为根据对 全球儿童调查数据 显示, 80%经历过父母语言暴力 孩子或多或少 出现了 心理扭曲 超过90% 孩子 因父母一句话陷入「镜中我效应」 性格、三观大受影响 ,甚至 长达一生

「没错, 我就是不行 我就是蠢货 」,明明只是 批评 忘记在试卷上写名字 的小聪, 提醒 他「 下次不要忘记 」,然而 孩子 却如此 直白 否定自己 ,令身为 2年级班主任 黄老师深感惊讶 。要知道, 小聪平时成绩 基本都能 在全班前3名内

所以,黄老师连忙 安慰他 :「小聪, 老师知道你只是这次忘记写名字 而已, 答题并没有问题 ,下次咱们记住就好!」然而,小聪还是 十分消极 恳求 她:「黄老师,你 可不可以不要将这件事告诉我爸妈 ?不然我 肯定又被骂 了!」

看着 孩子 有些 惶恐 的模样,丝毫 不见成绩名列前茅的自信状态 ,黄老师 耐心询问 后才知道,原来他 每天 基本都 活在被父母「打击」 状态 。如他若是 考试得了第1名 ,父母就会跟他说「你 这次虽然考了第1 ,但 也只是题目简单 而已」。若他 只是考了第2名 ,父母则会 严肃批评 他「你 怎么只考了第2,太笨了 」、「 我们对你感到失望 」。

还有 日常生活 中,他 想与小伙伴们出门玩耍 妈妈 一般会回他「 不行,太阳太大,你会中暑 」、「 太冷了,你会感冒 」。当他 想爬高 时, 爸爸 也会 第一时间 说「 你不能爬,太危险 」、「 你这么笨手笨脚,肯定摔下来 」等。

听了小聪的诉说, 黄老师 当即 决定抽时间与他的爸妈进行沟通 。毕竟,不管是 教育界 还是 儿童心理学界 ,有 3句话 公认 常见于父母教导 孩子心理「毒药」, 其中便包括 不断否定孩子 的话语。

有3句话,父母千万别对孩子说

育儿圈公认的一流父母们(也就是教育孩子比较出色的),一致认为,三流父母(经常责备孩子、教育不上心的父母)经常跟孩子说下面的三句话,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希望你一句也没说过。

第一句话:「你不行」

孩子做什么 都会得到 父母 的一句 「你不行」 ,就像大家都批评男星 杨烁 【一起出发吧】节目 里, 对儿子杨雨辰处处「挑刺」 的举动。哪怕只是 普通的走路 ,都能 被他从路线、速度上大肆批评 。以致于明明 十分懂事聪明 孩子 变得胆怯 内向。

还有 孩子想做什么事业 被父母阻止「不可以」、「我们不同意」 。殊不知,就像 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 提出的 「白熊效应」 ,即 越是向实验者强调不要想象白熊的样子 ,他们 越是控制不住大脑进行联想

Tips: 父母越是强硬管束孩子不要做某些事情 孩子 也会 出于好奇、叛逆心理 等, 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

第二句:「你一定能做到」

腾讯育儿 联合 几个教育机构 上千名孩子们进行调查 后发现, 孩子 压力主要来源于父母、家庭 超过70.2% 孩子 父母极大的期望感到「透不过气」

同时, 孩子们 表示 每一次父母对他们说 「加油」 、「 你一定能做到」 等看似 鼓励 话语 ,反而 让他们觉得 我做不到的话,爸妈就会失望 」、「 我不得不做到 」。

不难看出,虽说 父母的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可以 增加 他们的 自信心 ,但若是 一直强调 ,很可能 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

第三句:「你快点」

【AERAwithKids】杂志 日本众多家庭进行调查 的结果显示,几乎 8成的父母每天 或多或少催促孩子 你快点」 ,如 早上催孩子起床洗漱吃早餐 晚上催孩子写作业、洗澡、睡觉 等,似乎在 父母眼中 孩子 就是 「无催不行动」 的状态。

然而,这些 催促的过程 往往会 带有贬义话语 ,如「你 怎么这么磨蹭 」、「 没有我们催你 ,你 肯定做不了什么事 」等,这不仅会 增加孩子 心理负担 焦虑感 ,也会 让孩子不断否定自己 。同时, 习惯 任何事情 有父母催促 后, 孩子 也会 失去自我思考、安排 主动性 ,养成 事事依赖他人 的习惯。

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 认为:「 孩子出现 性格、能力缺点 ,都 源自童年时期的错误教育 。」而 心理学家马丁·泰彻 更是提出, 孩子 性格、为人处事 方式 等都 受到父母任何话语影响, 甚至可以 影响他的一生。 所以,父母在 教导孩子 时, 任何话语 都应 慎重开口

与孩子交流,一流父母的做法值得参考

心理专家王纪琼 在讲座中 与其他家长分享 了他的 亲子经历 ,如 儿子考了90分 ,很 忐忑 地问他:「爸爸, 我没考到100分 你会不会不高兴 ?」而他看着 前一刻还面带笑容 儿子 ,回道:「 爸爸看到你很高兴 爸爸也很高兴 。」

这个回答 无疑 让孩子明白 父母 不会只在乎 是否考得高分 ,而是 接纳他努力后 不理想成绩 尊重他的情绪 想法 ,如此才能让他 感受到自由 自身价值 不会感到太大压力 ,只要 坚定、勇敢 学习 付出自己 努力 任何结果 有意义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提出:「正如植物需要水分,孩子成长过程需要得到鼓励与肯定,但不包括敷衍或不正确的鼓励。」

正如 【正面管教】 一书里提到, 正确、有效 鼓励 应以 尊重 作为 前提 充分考虑孩子能力 情况下,提出 具体 鼓励 ,而 非单纯 的以 「加油」、「你可以」 作为鼓励的话语。

如「你 对待学习很细心、认真 ,所以我们都 相信你可以凭借这些优势战胜难题 」,即 肯定 孩子 优点 ,也 引导 以何种态度应对难题 。如此也能 避免 出现 对孩子的否定 ,如「 你虽然能力不足 ,但 爸爸妈妈还是相信你可以做到 」,这样的话语只会 加强孩子对自我 错误认知 否定 还没开始努力 就已经 产生「我不行」、「我能力不足」 观念

【向往的生活】节目 里, 宋丹丹 儿子巴图 原本是 想给妈妈煮几个水煮蛋 ,但因 对烧火并不熟悉 ,不仅 被烟熏 ,还 迟迟未能将鸡蛋煮好 。而 宋丹丹 十分心疼儿子, 说出的话 充满 嘲讽 ,如「你 这鸡蛋是煮不好了 我还是不吃了 」、「就像 参加你小时候的家长会 没有一次是让我开心 的」等,令 巴图十分不快

当节目播出后, 许多网友 纷纷 吐槽 自己的 父母 也是这般 「刀子嘴豆腐心」 ,使 长期生活在语言攻击 的他们 哪怕成年 后,也 无法平复当时心灵受到的伤害 一想起 便 感到难过

可见, 父母与孩子相处 时, 正面表达对孩子 爱意 关心极为重要 。不仅 关乎亲子关系是否亲密 ,也能 避免孩子 无形中 受到「语言暴力」 内心缺乏安全感 之余,也一直感到 难过、郁闷

那么,到底怎么跟孩子沟通呢?一流父母会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既能教育孩子,还能起到鼓励的作用,让他以后的行为,慢慢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到底怎么做呢?可以参考【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这本书也是我的枕边育儿书,经常会拿出来翻看,每看一页,就能学到不少知识,得到不少感悟。

孩子常见的13种情绪问题,书中有明确话术建议,让家长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其实,我们家长有时候,很爱孩子,也很希望自己的教育方式,可以起到效果。但总是用错了劲儿,努力错了方向。明明是希望孩子能洗完澡早点睡觉,但脱口而出的是:「快点儿,现在去洗澡!」结果呢,孩子更抵触了,不想照着做,即使真的去了,也非常不乐意。

到底该怎么说呢?可以根据孩子当时的情况,进行引导。比如在看动画片,可以说: 「等你看完这集动画片,就去洗澡,怎么样?」 或者在玩玩具,可以说: 「咱们再玩5分钟,就去洗澡,争取早点休息,让大脑好好歇一歇,怎么样?」 孩子都能很好的接受,并且照着做。

经常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不做控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有利的。比如,我们认为孩子需要营养,让娃必须吃饭。

实际上却忽视了,孩子可能身体不舒服,或者正对其他事情感兴趣,并不想吃饭。这种控制型的父母,很难教出优秀的孩子!

在每一个章节,还有具体的方法,告诉家长,如何跟各种时期的孩子进行沟通。并且有思考题,让家长总结一下,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是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有方法有总结,还发愁教育不好孩子吗?

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每天都可能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有些可能处理起来,不是那么应收。 可以借鉴这本书上的做法,让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和谐,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枕边育儿寄语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 认为:「 人类 心理、言行十分复杂 孩童时期 需要通过 观察、学习获得成长 。而 父母 言行 会在 潜移默化 影响孩子 。」也就是说,如果 父母对孩子说错话 负面影响超乎想象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